策划 | 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
编辑| 党委宣传部
【2022年第286篇 总第2314篇】
匠心、专注、理性、传承
探索未知“信息”世界
砥砺前行“电气”四射
从“芯”出发,“智”造未来
在这里,有“顶天”“立地”决心信心
面向战略需求,面向人工智能
我们会不断激励和发挥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拥抱青春梦想,书写人生精彩
欢迎报考黑龙江工商学院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
成为新时代追梦人!
学院简介
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2022年招生专业为6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学院成立于2020年12月,由原电子信息工程系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合并组成,是黑龙江省师德先进集体、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注:学院教工党支部荣获黑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注:学院组织第十二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
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教职工86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45%以上,双师型教师占比约35%。学院设有40个门类实验(实训)室和具有千余台计算机的公共机房以及工程训练中心;依托长三角和黑龙江省现代制造业知名企业,建立28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学院坚持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实施“立足产业、多元培养、学思文创、融合产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推进教学改革、深化产教融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工程技术类人才。学院持续开展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研究,并在“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等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20余项,省级奖项100余项。
报考学院的理由
基于校企协同的育人机制,全面推进人才培养质量:传承“依托行业、服务企业,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办学传统,学院聚焦学科交叉融合、实践创新能力,构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和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学院,与企业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全面开展产学研系列活动,确保毕业生能在应对智能应用领域较为复杂问题时,提出具有科学性、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全面提升就业能力:学院强调“万物互联”、知识融合、技能跨界,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双创”能力的培育。学院内建有专业科创协会和智能机器人队、机械创新队、“蓝桥杯”竞赛队等多个学科竞赛团队,通过积极承办和参加各类竞赛,企业冠名校内技能竞赛等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形成“时时有赛事、人人都参与”的学科技能竞赛氛围。
注:学院充分发挥学校长三角产教融合园区在政校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桥梁纽带作用,院长带队奔赴长三角地区把学生简历递到企业“家门口”,并把企业请进校园,组织“线上线下”企业宣讲和校园招聘,确保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引领“学、思、文、创”思政育人特色:学院始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院以“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为引领,突出“双团队”建设,即以先锋团队建设引领教学团队建设,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德育元素,推动课程思政,让育人成效与课程质量双向提升;面向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形成了“学、思、文、创”思政育人特色。
往期推荐
校企合作丨黑龙江工商学院与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举行校企深度合作推进会
黑龙江工商学院就业专题丨学校“搭台”网上“牵线”,理工类校企对接洽谈会暨网络人才招聘会举行
黑龙江工商学院校长刘来祥致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5G技术大赛获奖师生的贺信
院长寄语:有缘来“信”,彼此来“电”
苏健民
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教授,研究生导师,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带头人,省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省计算机学会嵌入式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智能控制、信号与信息处理。
主持和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及横向科技服务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主持省教改和省规划项目2项,主编教材3部,发表论文40余篇。11次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2次“三育人”奖,省科协“科研先进个人”,省教学质量管理奖等。
亲爱的高考学子们:
有缘来“信”,彼此来“电”,欢迎报考黑龙江工商学院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
为国铸器,智造未来。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以先进制造和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为特征的智能制造,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标志。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所开设专业均为现代制造和信息服务领域中的热门专业。我们坚持以“立足产业、多元培养、学思文创、融合产出”为育人理念,持续推进教学改革、深化产教融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了专业链对接产业链、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的人才培养特色。学院重视工程实践能力和“双创”能力的培养,建有现代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和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学院,全方位、高标准打造在智能制造领域具有新时代“工匠精神”应用型人才。
同学们,我们真诚的期待你在最好的青春,遇见一所理想的大学。将要陪伴同学们四年的哈南校区,花草繁盛、风景宜人,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重重绿荫中教学楼和工程实训中心、图书馆翘首相望;兴隆湖波光荡漾、倒影旖旎,湖畔公园绿树成荫,荷花别样红;学生公寓条件舒适、智慧便捷、冬暖夏凉,餐厅饭菜质优味美;室内外标准化运动场馆功能齐备、完善齐备,这里处处体现育人、处处服务育人,是大家成长成才的沃土。
同学们,成长的价值在奋斗!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期待你的到来,让我们一起逐梦,一起奋斗,一起追求卓越,一起面向光辉璀璨的未来,也一起成就每一个青年学子、家庭幸福美好的明天!
拼搏向上、踔厉奋发的学院领导班子:(左起)副院长李春晖、副院长刘松霭、院长苏健民、党总支书记邹玲玲、副院长张丽英、党总支副书记蔡秀丽
名师风采
刘松霭
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工程硕士学位。多年来从事Java Web开发和Python数据分析的教学和实训工作。
曾组织师生团队参与多项软件开发横向课题,主持省级科研课题3项,参与省级课题4项,发表11篇学术论文,实用新型专利4项,参与撰写教材7部。指导学生参加《蓝桥杯全国软件应用能力大赛》获得国家级二等奖、三等奖和多个省级奖项。
张丽英
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讲《传感器原理》《电力系统分析》等课程,主持教育部产教融合项目2项,主持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在各类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
参与研究国家电网总公司项目一项,国家自然基金二项,863项目一项,省级及横向项目若干,2019年在学校组织的教学方法改革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李春辉
副教授,硕士,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物联网工程专业教研室主任,高级物联网技术开发工程师,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讲授《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物联网中间件设计》等多门计算机领域专业课程。
近年来,主持、参与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项,省级课题3项,发表论文10余篇,专利3项,主编、参编著作5本,指导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各类比赛、竞赛,获奖30余项。
李光煜
教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带头人,主讲《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制图》及《机械系统设计》等技术基础课程,主要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理论研究。
任职期间主编《机械设计基础》教材,副主编及主审《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图学》等教材,主持或参与省市级科研和教研课题7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曾为校《机械原理》精品课负责人,曾获校级先进工作者和学校“三育人”先进个人。
何泽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带头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省级精品课程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数据库技术、信息系统集成、决策支持系统。
主持和参加国家“九五”重点攻关项目1项,主持和参加省部、市级科研项目10多项,横向科技服务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主持和参加省教改项目3项,主编教材3部,在国内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0余篇。多次获得优秀教师、学校“三育人”先进个人、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刘贵君
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独立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编写教材5本。获得黑龙江工商学院首届“十佳青年教师”二等奖;黑龙江工商学院师德师风先进个人;黑龙江工商学院教学名师。
主持参与科研立项:省教育厅5项,校级精品课1项,软件著作3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
李焕然
副教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师。自2007年工作以来,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成绩显著,主讲《电力电子技术》《微处理器与接口技术》等专业课程。多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主持并参与省部级课题5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参编教材3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电子大赛获奖10余次。多次获得“教书育人”“优秀共产党员”“学院师德先进个人”“黑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栾兵
副教授。电气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师。教授《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电子工艺工程实训》等理论课程与实验实训课程。
主持及参与省级课题3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表SCI论文1篇,其他论文10余篇。曾获校级教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优秀共产党员等。多次指导学生参加竞赛获省级以上奖项。
于洪
副教授,双师型教师,现任软件工程教研室主任。主讲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Java web开发、J2EE主流框架开发、软件测试及工具、数据库技术等课程。
主持、参与厅局级课题4项,其中重点课题1项;参与并完成省教育厅高教处横向课题1项;在国家级和省级学报、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10篇;在人民邮电等3家出版社公开出版教材4本;获得计算机领域国家级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项;指导学生参加竞赛、比赛,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10余项。获得“三育人先进个人”、“师德先进个人”、“就业指导先进个人”、“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王春明
副教授,双师型教师。主要讲授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 web开发技术和软件工程等10余门专业课程。
主持省教改课题2项,参与省级课题5项;以第一作者发表期刊论文6篇。指导学生参加蓝桥杯获得省级一等奖,国家级二等奖。
杨迎
副教授,双师型教师。讲授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专业核心课程。
参与省级教改项目5项,其中主持1项,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4项,教材5部,公开发表论文10篇,实用新型专利7项,两次获得校级教学成果综合类1等奖。
赵常松
副教授,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主任,通信工程专业教师。主讲《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DSP器件原理及原理》、《工业自动化综合实训》等专业课程和综合实训课程。
多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等诸多奖项,主持黑龙江省教育厅课改项目2项,教育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获得国家专利管理部门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表高水平论文6篇,主编教材2部。
董宏伟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带头人,副教授。教授《工程电子技术》《机器人技术》等课程,主要从事光电和智能机器人领域研究。
主持参与省级课题6项,参加市科技厅项目2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项,出版教材4部。发表SCI论文5篇,其它论文10余篇。指导学生参加竞赛,获国家三等奖1项、优秀奖2项;获省一等奖8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0项。
孙凤玲
副教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师。主讲《自动控制原理》、《电气CAD》及《微处理器与接口技术》等专业课程,主要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研究。
任职期间参与省级课题3项,发表学术论文9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出版教材2部,指导学生参加竞赛,获国家优秀奖1项,获省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多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并获得“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宋威
副教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师。教授《电路分析基础》、《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
主持及参与省级课题3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表SCI论文1篇,其他论文10余篇。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多次指导学生参加竞赛获国家级、省级奖项。
郝传永
副教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师。讲授《通信原理》、《现代通信技术》《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等课程。
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1项,校级课题1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论文7篇,编写教材3部。曾获省级一等奖,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等。多次指导学生参加竞赛获省级以上奖项。
魏娜
副教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师。主讲《EDA技术》《PLC原理及应用》等专业课程。
主持并参与省级课改项目6项,获得国家专利管理部门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教材3部。多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指导学生参加竞赛获得省级奖项。
李传娣
副教授,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教师。主讲《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等专业核心课程。
多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主持并参与黑龙江省教育厅课改项目多项,参与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协会项目4项,获得国家专利管理部门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7篇,参与编写教材3部。
王慧莹
副教授,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教师。主讲《光纤通信》、《DSP器件原理及应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EDA实训》等专业课程和综合实训课程。
多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等诸多奖项,主持并参与省级项目5项,编写教材2部,获得专利2项,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
往期推荐
黑龙江工商学院“初心”人物丨张丽英:踏踏实实教书育人就是我的真性情
师德模范奋楫争先 | 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于凯:修身正己 严爱相济
师德模范奋楫争先 | 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吕达:笃学不倦教学有方 精研潜思匠心传承
师德模范奋楫争先 | 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涵养高尚师德 着力培根铸魂 打造“五清”校园
学院2022年招生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专业概况: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校级重点建设专业。本专业师资配备齐全,2人获得黑龙江省高校“师德先进个人”称号。专业现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40余个、专业实验室23个、创新创业实践基地4个,还与海康威视电子有限公司、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中天钢铁集团、吉利汽车有限公司等百余家企业建立长期校企合作关系,为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高质量开展实践教学提供有力保障。学校设立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提供“学校+企业”的优质教学环境,为该专业集中打造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创新服务合作平台。近年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就业率均在90%以上,稳居同类高校前列,毕业生在电气工程行业领域具有较大竞争优势。
优势特色:本专业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坚持理论课程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专业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活动相结合、强电与弱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生产性课程、企业工程案例、1+X课程,鼓励引导学生考取职业技能证书,有效提升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契合度,同时也为毕业生就业提前做好布局。
培养目标:本专业着力培养掌握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电气控制、设备运维等专业知识,能够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工业配电、电控系统或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工程应用、运行与维护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职业能力:
1.具有运用基础和专业知识的能力,并用于发现、描述和分析电气设备制造、电控系统和配电系统等基础工程问题;
2.掌握独立完成电气工程相关实验、分析和解释数据的基本技能,具有初步工程规划、设计、运行、维护等实践能力;
3.具备选择与使用专业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并能够用于解决电气和控制系统的基本工程问题;
4.掌握电气工程项目管理、有效沟通与协调的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理解职业道德、专业伦理与认知社会的责任,以及持续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职业前景:毕业后具备成为电气智能工程师、建筑弱电工程师、变频技术工程师、注册电气工程师等方面的能力,可以从事企业供配电设计、配电系统运维、电气工程设计与施工、电气设备检修及安装调试、信息产业运营、工业自动化管理等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概况: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学校最早创办的工科专业之一,历史悠久,教学设施齐全,师资配备齐全,办学成绩斐然。专业拥有校内外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专业实验室、综合实训室等实践场所40余个,与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中天科技集团、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百余家企业建立长期校企合作关系,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高质量开展实践教学提供有力保障。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智能信息的获取和处理,特别是智能图像信号处理、智能语音信号处理方面具有突出的学科优势。
优势特色:专业建设融合企业资源,合理设置企业方向课和实训环节,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各类科创活动和省级以上科研项目为载体,推行创新实践,深化实践育人,从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科研道德、人文情怀等方面全面塑造学生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着力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道德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可从事电子信息领域中系统和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应用、维护、管理等岗位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职业能力: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科学素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具有扎实的电子信息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工程创新意识,熟悉工程工具,具备判断、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交流与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和实施进行管理;
4.能够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行业竞争优势明显,发展后劲足。
职业前景:毕业后具备成为单片机开发工程师、嵌入式工程师、高级硬件工程师、高级软件工程师、通信技术工程、测试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算法工程师、运维工程师、项目经理等方面的能力,并在电子信息领域从事项目运维、工程维护和创新研发等工作。
机械电子工程
专业概况: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集机械、电子、计算机、控制于一体的多学科交叉专业,拥有一支素质过硬、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推进教学改革、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课程思政建设、实施产教融合培养等方面成果丰硕。建有工程实践中心、现代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实验实训中心,与丘钛微电子、中天集团、博众精工等3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长期校企合作关系,为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提供保障。
优势特色:本专业依托现代智能制造产业学院,采用校企融合方式,实施“立足产业、多元培养、学思文创、融合产出”的培养模式,形成“会识图、懂结构、知设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培养路径。专业对口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机电装备制造业需求为导向,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兼顾长三角典型机电类型企业需求,广泛采用实践操作教学、项目设计教学和开放型实验,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突出、职业准备充分,能够在智能机电装备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加工、装配、调试、运维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职业能力:
1.掌握机械、电子、信息、控制等基础理论及前沿技术,具备综合运用电子技术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智能测控知识体系和较强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2.能够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国际视野,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行业竞争优势明显,发展后劲足。
职业前景:工作5年后,能够在机械电子工程等相关领域从事机电工程师、机械设计师、机械加工工艺师、现场工程师、车间调度、生产管理和技术服务等相关职业岗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概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学校最早创办的工科专业之一,教学设施齐全,师资配备齐全,办学成绩斐然。专业拥有综合实训室(实验室)、校内外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实践基地50余个,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鑫联华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等建立长期校企合作关系,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高质量开展实践教学提供有力保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大数据、数据分析方向打造专业特色,并在同类院校中具有较强办学优势。
优势特色:本专业借助创新实践平台和合作企业,将企业级项目、教学科研项目、1+X证书培训项目转化为创新实践课程,将高水平教学成果转化为实训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理念、创新能力为目标,围绕“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蓝桥杯、数学建模等专业竞赛、创新创业竞赛,近三年累计获奖近100项。
培养目标:本专业围绕大数据、数据分析方向,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及相关领域的技术、方法和工具解决工程问题,具备数据处理、持久化、分析和可视化的开发能力。培养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领域从事设计、研发、测试、运维与项目管理等岗位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职业能力:
1.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计算科学基础知识解决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领域工程问题;能够运用大数据、数据分析技术和工程方法解决数据分析行业的工程问题。
2.能够运用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数据分析和大数据的方法、技术和工具,解决开发、部署与实施、管理与运维、测试的问题,并满足应用系统的技术需求。
3.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在计算机工程领域等多学科背景团队中担任负责人或普通成员等角色,完成所承担的任务。
4.能够结合文献研究和资料查询,将工程问题进行有效分解和明确表达,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能够获得大数据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职业前景:具备较强的数据建模、数据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运维能力,具备一定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取得项目经理、产品经理、ETL工程师和运维工程师等相关的职业和专业成就。
软件工程
专业概况:软件工程专业是学校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学院的核心建设专业、校级重点专业。专业拥有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科学研究、教学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成果丰硕。专业拥有综合实训室(实验室)、校内外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共70余个,具备良好的教学条件。同时,依托长三角产教融合园区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方面的优势条件,联合东华软件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索尼数字产品(无锡)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实现校企联合培养。
优势特色:本专业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立足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学院,依托典型软件服务企业,将企业级项目深度融合到课程体系中,持续推进教学改革,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实践教学,使学生不间断的在“做中学、学中练、练中成”。借助行业内高级别实践教学平台资源和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激发学生参加“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等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能动性,形成了“知方法、懂框架、熟工具、会开发”的人才培养特色。学生在校期间就可考取程序员、软件设计师、Java开发、Web开发等专业相关证书,毕业生凭借良好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在入职国内IT企业方面具有优势。
培养目标:面向软件服务产业需求,培养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软件工程理论基础、应用软件开发能力、良好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竞争和团队精神,能够适应软件工程新技术发展,能够在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领域,从事应用软件设计、开发、测试、运维、销售和项目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职业能力:
1.具有良好人文素养、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能够综合运用软件分析与设计方法、主流前后端开发技术、主流开发框架和现代化开发工具解决Java开发、Web前端开发、虚拟现实应用开发等软件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具有的团队合作精神、组织协调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终身学习和适应岗位能力。
3.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等科学研究的能力。
职业前景:工作5年后,可从事产品经理、项目经理、软件工程师、测试工程师、前端开发工程师、运维工程师等相关职业,并可获得软件开发领域多项专业成就,有跨界能力。
物联网工程
专业概况:物联网工程专业是服务面向信息行业,集计算机、电子、通信等多学科宽口径专业。专业拥有一支素质过硬、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推进教学改革、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课程思政建设、实施产教融合培养等方面成果丰硕。专业拥有校内外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专业(综合)实验实训室共30余个,与遨博(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赛佰特科技有限公司、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中天科技集团、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百余家企业等百余家知名企业建立长期校企合作关系,为开展实践教学提供充足保障。
优势特色:专业实施“立足产业、多元培养、学思文创、融合产出”的培养模式,专业教育涵盖“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通过“智慧农业”、“智慧家居”、“智慧康养”等工程案例并设置1+X职业技能证书课程,培养“懂架构、会设计、能集成”的物联网专业技术人才。依托优质师资力量,借助高级别实验教学平台资源,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各类双创活动和学科竞赛中成绩骄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物联网相关的计算机、通信、传感技术等信息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物联网工程实践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在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事物联网应用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测试、系统集成和运行维护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职业能力:
1.具有感知、传输、处理一体化的专业意识,能够运用物联网及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现代工具,解决工程领域的复杂问题。
2. 具有物联网应用系统的分析设计能力和工程项目管理能力,能够胜任物联网及其应用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实施、系统集成、运行维护等岗位的工作。
3.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体现出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组织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较强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及策划能力,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适应角色转换。
4. 能够坚持终身学习,通过继续教育或行业锻炼,不断更新知识、提升能力,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变化。
职业前景:能取得单片机开发工程师、嵌入式工程师、物联网运维工程师、物联网测试工程师、物联网技术支持工程师、物联网售前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算法工程师、项目经理等相关的职业和专业成就。
联系方式
招生咨询电话:
0451-56890198 18796137666
0451-56890199 18751382666
招生咨询地点:
黑龙江工商学院招生办(哈尔滨松北区学院路群英街33号,第二教学楼101室)。
学校地址:
哈尔滨市松北区学院路群英街33号(松北校区)
哈尔滨市哈南第十六大道崇文路9号(哈南校区)
学校传真:0451-56890198
监督举报:0451-56890187
邮政编码:150025
学校网址:www.hibu.edu.cn
官方微信:黑龙江工商学院
学习强国号:学习强国-黑龙江工商学院
官方党媒号:党媒平台-黑龙江工商学院
极光新闻号:极光新闻-黑龙江工商学院
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
2022年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表
黑龙江工商学院官微
编辑审核 / 党委宣传部 张洁
欢迎提供:原创文字/摄影/视频/采访线索
投稿邮箱:hljgsxyxcb@hibu.edu.cn
原创首发稿件录用后有官微提供的礼物送上哦
“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一个越来越好的黑龙江工商学院”。官微将在坚持导向之中凸显思想引领力,在润物无声之际提升理论说服力,在潜移默化之间扩大舆论的影响力,在薰习浸染之中增强文化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