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黑龙江省发现确诊病例并于1月25日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后,多个城市先后宣布关闭景区旅游区、停止文化娱乐活动、饭店取消聚集性宴席。看着手机各个群里发出真假难辨的信息,出门要戴口罩,每天确诊病例都在增加,让不少人变得焦虑、憋闷、易怒。更有甚者会发生恐惧心理,彻底闭门不出。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主任杨艳杰教授认为,出现以上现象,都是得了不同程度的“心病”,需要进行自我疏导调解,更重要的是要科学看待疫情,对病毒传播有正确的了解,坚定会战胜疫情的信心。
过度恐慌型:从除夕开始就闭门不出
认为“空气中都是病毒”
只因为看到了病毒会“人传人”,从除夕开始就在家待着,而且连大门都没开过,认为“外面的空气中全是病毒”。杨艳杰教授说:“这样的人家,我就知道两个,我猜每个人都会认识至少一家这样坚决不出门的家庭。其实这是对病毒不够了解造成的过度恐慌。”
杨教授表示,病毒的传播需要宿主,在空气中没有宿主不会一直存活,所以不存在“空气中都是病毒”。这种因为恐慌带来的过度自我封闭,会让人情绪低落、焦躁,长期这种负面情绪也会让人免疫力下降,就算不出门不会被传染新型冠状病毒,也容易因为免疫力下降引发其他疾病。
还有些老年人过于恐慌,出现了一些咳嗽的症状,并感觉自己发烧了,可测量体温却正常。杨教授表示,这是负面心理太强烈产生的身体反应。“要多给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就是‘正能量’,如果负面暗示过多,本来没有疾病,也会感觉自己得了病。”
过于淡定型:出门不戴口罩
坚信“被传染比被雷劈的概率还小”
在疫情开始之初,很多年轻人都自觉戴上口罩,但让中老年人戴上口罩就不太容易。杨教授表示:“即便是连续多日铺天盖地的宣传工作,你仍然会看到有一些人不戴口罩,主要原因是他们不相信‘我会那么倒霉’,认为‘被传染比被雷劈的概率还小’。而这些人在平时也是不慌不忙、对自己要求也没那么多,俗话讲‘心大’的那种人格。”
杨教授表示,面对疫情没有必要恐慌,但也不可以太大意。“按照现有研究成果来看,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有较长的潜伏期,潜伏期可能传染,需要阻断传染途径。所以出门到公共场所去,戴口罩是必须的,还有洗手、不吃野味生食、家中消毒,这些主流媒体反复宣传的基本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阻断传染途径,防止疫情扩散。阻断了传染途径,你就是安全的,不在乎、不阻断,你被传染的风险就一直存在。我们每个人都要科学的看待疫情。”
看到负面信息太多 待的“五脊六兽”
也容易造成抵抗力下降
社会活动骤减,让人们在这个春节里待的“五脊六兽”,有的人情绪低落,有的人每天看了大量疫情信息,一整天都笑不出一次。还有人作息不规律造成黑白颠倒、消化系统紊乱,在杨教授看来,这些情况也需要调整。
“如果天天刷手机,一刷就是一周,会让人出现沟通障碍,就是看见人不知道该怎么交流了。如果生活作息不规律,黑白颠倒,可能会引起失眠、消化系统紊乱、抵抗力下降等一系列健康问题。负面信息看的太多,人也容易被负面和低落的情绪所控制,造成抑郁或者焦虑,需要及时调整。”
专家建议“超长假期”这样过:坚定信心
适当活动 作息规律
面对意外到来的“超长假期”,我们要怎样科学健康的度过?杨艳杰教授建议,要适当活动和外出、作息规律、减少刷手机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要坚定信心。
感到自己情绪过度焦虑、易怒,不知所措时,可通过练习呼吸放松等身心调节方法,稳定焦虑、紧张、恐慌情绪。人不能离开社会、断绝沟通,要时常通过电话聊天、写日记、网络社交媒体等途径增强联系,获得来自家人与好友的支持。
疫情期间,大家日常生活与以往有明显的变化。在当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外出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每天保证有充足的睡眠。不出门也可以在家做瑜伽、力量训练等运动,增强机体代谢水平,改善情绪,提高自身免疫力。在“超长假期”里还可以为自己设定一些小目标,比如阅读一些图书、做一些手工,学做两道美食等,让生活变得更加多彩而有意义。
杨教授表示,带着过度悲观的情绪去大量阅读负面报道,容易陷入不合理认知与恐慌情绪之中。要转变认知,既看到疫情严重的一面,同时更要看到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医务人员坚守岗位的一面。理性获取政府发布的官方信息,不信谣、不传谣。“坚定信心,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这是最重要的。”
感到焦虑怎么办?几个方法可以试一试
杨教授介绍了常用的两个简易情绪调节方法。感到焦虑、无所适从时可以试一试:
简易呼吸练习法:用鼻子吸气、嘴巴呼气,同时不必控制你的呼吸,让它自然地发生,并用心观察它,感觉一下此刻你的感受,观察在每一次呼气或吸气时,气息的出入。深吸气5秒、呼气5秒,尝试以这种方式呼吸三分钟。
蝴蝶抱:感到焦虑不安或失控时,双臂在胸前交叉,左手放在右肩,右手放在左肩,交替慢慢轻拍肩膀4-6次,同时关注当下的各种感受。然后做一次深呼吸,如果觉得有改善,可重复以上动作5次。
同时,黑龙江省疾控中心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排解心里焦虑、恐惧的情绪或者想了解疫情相关防护措施,可以拔打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电话寻求帮助。
黑龙江省:0451-12320(周一至周日24小时)
哈尔滨市:0451-82480130 (周一至周日9:00-凌晨1:00)
齐齐哈尔:0452-2739122,0452-2736734 (周一至周五8:00-17:00 节假日休息)
鸡西市:15636346118 (周一至周日,24小时)
大庆市:0459-12320 (周一至周日,24小时)
伊春市:18204589757 (周一至周五,8:00-16:30)
牡丹江市:0453-6228595 (周一至周日,24小时);0453-6238595 (周一至周日,24小时);0453-963111 (周一到周五,8:00-17:00)
来源| 转自人民网
编辑| 赵 凯
审核| 郑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