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伊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高校延迟开学,同时开启了本科课程全网教学的特殊模式。一不小心,无论老中青,几乎所有老师都成了传说中的“网络主播”。
法学院讲授物权法的王立兵老师是一名70后,在家人期待他“要成网红直播”的戏言中懵懵懂懂走进了“网课新时代”。他自己则战战兢兢,网红不敢想,但愿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不掉队。
尽管以前已经接触并偶尔使用钉钉,但主要是交流工具;尽管去年冬天刚刚接受过超星学习通的线下培训;尽管也常浏览包括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在内的各种视频课,但当各种线上培训答疑、神操作密集袭来,王老师觉得还是手足无措。
在经历了“漫长”的资源准备、熟悉流程、实际演练并备足应急方案后,王老师开启了他人生的网络直播首秀。
爱在理工,营造气氛
尽管此前,王老师作为课业介绍老师已经在新生入学时跟大家见过面;在新生认识实习时,王老师全程带队组织;王老师还担任了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通过微信群实时了解疫情期间及开学之初学生状态,但在课前,为如何出镜、如何开场、如何授课,他还是面临作为教师新学期第一堂课的不安。他深知营造气氛,拉近距离,事半功倍。通过微信群及私聊或者利用演练机会,虚心跟同学们交流,克服技术盲证,得到同学们的理解和支持。钉钉建群后,王老师分享了他不久前亲自拍下的理工西区正门的照片,柔和的灯光,宁静的校园,雪地上一个大大的心形,也许是理工人的倾心之作:疫情让我们分别得太久,但对校园却充满了无限的依恋,这里是我们的精神家园。踏进校园的一瞬即结下了一世的缘分,爱就在这里。
教学为本,备足资源
网络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最大特点就是容量超出你想象,备足资源是关键。
首先是自己的资源。王老师按照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结合多年教学科研积累,参考经典教材、专著、精妙的专题论文和法考生钟爱的“花脸猴”老钟的民法素材,精心编写讲义,基础性、体系化和思想性紧密相融;按照教学进度和内容,王老师借鉴实务上极具影响力的“天同码”、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和典型公报案例,用心编写了配套的物权法教学案例;讲义和教学案例都会提前下发。考虑到学生做练习方便,开课前,就将物权法练习题册电子版发到钉钉群,注重基础,选择题、判断题为主。除了开课前发给学生的资源,课后,针对新问题或者学生追问,王老师及时推送资料库中的专题论文,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其次是外部资源。网上资源丰富多彩,但也参差不齐,选择不易。王老师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特别是结合自己教学经验。除了选定的慕课异步内容,开课前,王老师在超星上下载并推送了《傅鼎生讲物权法》、《物权法精要——重点法条与案例分析》两本电子书,前者是已故华东政法大学优秀教师傅鼎生呕心之作,完全是课堂生动再现;后者则对应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法学学科特点,注重应用,二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此外,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推荐中国民商法律网、天同诉讼圈公众号、钟秀勇法考民法讲义、视频及疫情期间法学名家线上讲座信息,理论前沿、实务热点、法考技巧,应有尽有。
教学实施,初见成效
教学平台:
中国大学MOOC(慕课),钉钉直播,开课前二维码发群,欢迎督导进群指导。本课程网络教学实际操作中,学生仅需要使用钉钉,通过老师直播“屏幕分享模式”,视频共享慕课视频资源,免去不断切换之累。督导老师可以直接进入钉钉直播平台进行指导。
主要教学流程:
课前回顾→导入→视频资料→答疑解惑→补充拓展→理论及案例讨论→课堂总结→布置预习及作业
为解决慕课与实际教学课时不太相符、学生自学的个性化需求等问题,王老师采用了网络直播的授课形式,对慕课课程体系查漏补缺。
关于疫情的法学研究多涉及公法、合同法、商法等领域,从专业分工角度看,与物权法直接关联度并不高,但物权法教学内容也不能缺席,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法学思维和拓展问题意识。比如,方舱医院及物资征用、捐助等涉及物权变动与物权保护,既是宪法问题也是物权法问题;另外,疫情期间,《安家》电视剧热播,反响热烈。其中房地产交易是物权法绝对势力范围:房地产确权之诉、共有房产处分、不动产登记、无主物归属等,一部完美的物权法教学情景剧!同学们很多看了该剧,并对所涉物权法问题有了自己初步判断,学习起来,生动有趣,印象深刻。
网络教学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更直观具象,让00后的孩子很快融入情境,让看起来无生命的法律规范变成鲜活的法律关系,为此,教学安排上适当穿插图片和视频节选。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了解动态学习效果,物权法课堂利用群投票功能、随机抽取学生连麦回答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主动学习能力,也让教学有的放矢,提高了效率。尤其是群投票功能解决了大班合班上课讨论很难进行的尴尬困境,反馈神速,数据客观,极具优势。课下,通过微信、钉钉私聊与钉钉群聊,学生有问题可以及时提出,王老师尽力第一时间回复。对其中典型问题,王老师释疑后,再到钉钉群统一提示、说明,或者推送补充资料,巩固提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王老师课上倾其所有,课下收获满满幸福。逐一认真批阅作业,其中,最难的是案例分析和理论探讨,个性化批注是必须的,但也需要付出更多精力和时间。但是一切都值得,通过请求权基础思维培养、基本的学术素养训炼,部分学生开始主动思考,针对既有理论学说和法律规定提出了颇有见地的看法,甚至自信质疑。在他们身上,王老师对00后的孩子充满信心,他们堪当未来法治国家的法律人!
通过钉钉课堂讲授、共享慕课视频、多形式课余答疑等多种方式的有机结合,王老师也实现了从“站讲台”到“开直播”的“华丽”转身。
法学情怀,课程思政
对于法学教学而言,思政如影相随。法学是关于价值的学问,充满对国家、人民和世界的关爱。民法学人都知道,“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民法典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她呵护着每一个人的自由,让人安心生活。2020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法治进程而言都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即将带着新时代的印记荣耀面世。时代孕育了民法典,在某种意义上,民法典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终极梦想。法典镌刻时代,治理能力和法治水平则是民法典的助产士。民法典的出生是法律的成人礼,更彰显了一个国家光明而宽广的未来。
物权法法谚也告诉我们“有恒产者有恒心”、“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作为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权法和债法一起建构起传统财产权制度体系。仅就物权制度来讲,即将出台的民法典,对于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续期这一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毫不回避,做出了较目前《物权法》更为明确的规定,其中体现的法治思维与责任担当值得肯定。居住权入典对于保障民生也意义重大。学习物权制度,就是了解一部物权法(民法典物权编)伴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财产权保护的历史,就是增加对祖国、对脚下的土地那份深刻的理解和油然而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不忘初心,教书育人
法学院的孩子来自祖国各地。业余答疑解惑或问询催促时,王老师主动与学生沟通家常,拉近隔离时期物理阻隔的心理,特别关注新疆等少数民族、边远地区的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对于个别学生取得的一点进步,带动全群学生予以鼓励!网络的世界不是虚拟的,防疫时期,爱与友谊,触手可及,接续传递。
王老师认为,未来法律人的立足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取决于其精于繁杂的实务技巧,而是对于国家、人民的有温度的爱!而这除了家庭和亲友,首先来自学校和教师。播下爱的种子,收获责任心。25年前,王老师从教之初做班主任,带过一个当时引以为傲的班(非法学专业);23年后,王老师第四次带班。这次,班上来了个特殊的同学,其家长正是王老师初做班任的学生,如今已经是一名优秀的法律人!时光飞逝,单位调动,有生之涯,为两代人师,诚惶诚恐,唯有不忘初心,才不负家长和社会的嘱托。
学习法学的孩子相当部分受家人影响。网络直播,除了满足学生的求知热望,更要经受其家人亲友作为法律人专业的审视与质疑,因而不敢也不能丝毫懈怠。而民法学理论博大精深,实务复杂精巧,常见解不一,裁判相左。曾经因为诸多借口没来得及思考的新旧问题,这个时候,需要心无旁骛,苦心孤诣。除了日常起居,王老师一家三口各处一室,全身心投入,充实快乐。
网课开播转眼四周过去了,新鲜过后复归平静,习惯了直播的生活。居家的日子,走进“直播间”才能找到仪式感。为此更衣沐浴,课前及间揣分享00后孩子喜欢的歌曲,还建了个曲库,中外都有,涵盖了班上少数民族歌曲。教书育人,本质是是爱与尊重的教育。
王老师说,他特别喜欢武汉大学伍华军老师的一段话:威廉·麦克尼尔在《瘟疫与人》一书中告诉我们,先于人类就存在的传染病,将与人类始终同在,并一如既往,将是影响人类历史的基本参数和决定性因素之一。每遇瘟疫横行,个体总显得无比脆弱与渺小,让人感觉到无力与无助。但也正如加缪名著《鼠疫》所描述的,总有那些直面惨淡人生、逆火而行的真正勇者奋起抗疫,在恐惧与危难中,坚持真理和正义的英雄主义精神。这也是疫情给我们每个法律人上的最好一课。
王老师近日在紧张的研究生答辩工作后,难得有时间出去走走,顺便“帮”着孩子们看看他们曾经熟悉的校园。路边的丁香花还在积蓄力量,喷薄欲出;杨树狗狗憨态可掬,迎风摇曳,映照在夕阳的楼墙上;靠近征仪路的南区校园栅栏里,迎春花正吐露花蕊,见证理工的第一抹春色!他晚上发图到群里,寄语那些在家急切返校的学生们:春天是四季的青春,青春是人生的春天。充实自己,实力为王,见证自己的春华秋实。
愿一切安好,期待春暖花开,自由呼吸!
素材来源:法学院 教务处 党委宣传部
编辑:王 君
给“老王”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