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程学院
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始建于1958年。经过61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学科门类丰富、教学条件优良、师资力量雄厚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现有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物联网工程共8个本科专业。拥有本科生约3000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400余人。
学院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涵盖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8个二级学科;拥有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集成电路工程3个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2个国防特色学科。学院拥有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3个省级领军人才队;拥有1个现代传感技术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工12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51人,正教授2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为58%。经过多年的努力,学院拥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3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享受省政府津贴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龙江学者2人、省杰青2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省高校青年创新人才计划5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市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创业人才2人、校级名师3人、校青年学科百人计划10人。
学院科研实验室使用面积6000平方米,拥有科研设备6000余万元。近5年学院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项目40余项。科研经费2500余万元。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30余项。获得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研究成果在目标跟踪、信号处理、油田监测、高铁安全监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学院具有高水平科研平台。现有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信息融合估计与检测省级重点实验室,超构材料物理与器件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科技厅物联网感知层及传感网络关键技术创新平台、省高校校企物联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省高校电子工程重点实验室、省高校现代传感技术创新团队、省高校电子与信息工程研究生基地。
学院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派出多位教师到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新加坡等国家进行访学交流,近5年举办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5次,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100余次。
学院以培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工程型和应用型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紧扣国家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战略,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院在北京、江苏、吉林、哈尔滨等地建有十余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近五年荣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二等奖7项,获得省级电子大赛奖项89项,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华大九天杯”大学生集成电路设计大赛、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等专业类大赛500余项,极大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
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及用人单位的肯定与好评。多年来,学生就业率近100%,荣获学校“就业先进集体”。学院众多毕业生被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中国航天集团、中国石油、华为、中兴、创维、康佳、腾讯、百度、TCL等知名公司优先录用。每年有30余名硕士研究生保送名额,多人被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985、211重点大学免试录取。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宽厚的知识基础、开阔的国际视野、坚定的自强意识以及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创新性、复合型的高级微电子技术人才,能够适应国际化、工程化和实用化要求。培养在微纳米元器件、微纳传感器、MEMS技术、集成电路工艺、纳米材料等相关专业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微处理器原理与接口、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材料、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原理、微纳电子器件仿真、微电子工艺原理、传感器原理与应用、传感器接口技术、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MEMS设计、纳米加工技术、微纳电子器件封装与测试技术、微电子工艺实验、微电子技术专业实验等专业课程,以及电子实习、金工实习和认识实习等。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光电信息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能够有效运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原理,分析并解决光电信息或相关领域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能够在光电检测、光电信息处理、光通信与光网络、光纤传感、光电显示与存储、光电仪器设计及数字图像处理等相关领域企事业单位从事研究、设计、开发、运营或管理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以就业于光通信、制造与加工、传感与检测、发光与显示、光纤传感等行业。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统计物理、应用光学、物理光学、激光原理、激光器件与技术、光纤通信、光纤传感技术、光电检测技术等专业课程、电子实习、金工实习等实践环节。
通信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能够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尤其是网络运营、设备制造等信息通信领域,从事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维护优化、生产销售等多个层面的工作。毕业生可以就业于各大电信运营、设备制造商、研究机构和工程调测等部门,毕业五年后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达到以下目标:熟悉通信工程领域的法律法规与工程标准,具有创新思维和良好的沟通、交流与管理能力,能够胜任多学科背景下的工程项目,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文科学素养,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遵守职业道德、履行社会责任,通过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不断提升能力,适应社会与职业发展的需求。
主要课程:课程涵盖数学类与自然科学类、工科专业类以及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有高等数学A、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C、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信息论基础、通信电子线路、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微处理器原理与接口、综合设计实验、工程训练(电子实习、金工实习、认识实习、专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等。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坚实的信号与信息处理理论基础与实际技术,了解信号与信息处理发展的前沿和动态,能够适应我国经济、科技、教育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能够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教学、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电路分析、微机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原理、电子设计自动化、嵌入式系统、电磁兼容、电子测量、金工实习、电子实习等。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求,身心健康,具有道德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掌握必备的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可从事电子信息、通信及相关领域中系统、设备和器件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应用、维护、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课程涵盖数学类与自然科学类、工科专业类以及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数理方程、大学物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基础、微处理器原理与接口、算法与数据结构、综合设计实验、工程训练(电子实习、金工实习、认识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等。
物联网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融合电子信息、计算机、系统控制学科知识的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具备创新能力、专业学习能力、理论实现相结合能力的“重基础、强交叉”的高级研究与工程技术人才。对于“万物智能,泛在网络”的社会需求,专业重点培养信息与通信系统、计算机科学专业的高校科研机构高级研究人才。培养从事IT项目产品的研发、测试、运维、营销、管理的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数字电路、信息论与编码、通信原理、信号系统、数字图像处理、电磁场与波、高频电路、传感器技术、数据结构、离散数学、面向对象编程、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RFID技术、无线传感网络、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机器人、网络空间安全、云计算、IT产品设计与项目管理。
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健全人格、良好综合素质,具备电工电子技术、控制理论方法、智能信息处理、模式识别与检测、计算机软硬件等领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运动控制、智能控制、工业过程控制、仪器与仪表等方面的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管理与维护、生产与销售、科学研究和教学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电工学、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微处理器原理与接口、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应用、自控原理、计算机控制、电机拖动与控制、传感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与PLC、DSP原理及应用、过程控制、自动化仪表、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
集成电路设计与
集成系统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宽广的国际视野、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的高级工程师和管理者,能够适应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人才实际需求。毕业生可从事企事业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以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半导体物理、集成电路工艺、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VLSI集成电路设计方法、数字集成电路设计、ASIC设计综合与时序分析、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微处理器原理与接口、传感器技术与信号处理、SOC设计、专用模拟IC设计、数字信号处理与分析、SOPC设计技术、FPGA原理与应用、集成电路版图设计、集成电路CAD设计、VLSI可测性设计技术,以及电子实习、金工实习和认识实习等。
蓬勃发展的电子工程学院热烈欢迎你的到来!
咨询电话:0451-86608504
文案:电子工程学院
编辑:王子萱
审校:陈阳 迟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