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
探索浩瀚宇宙
发展航天事业
建设航天强国
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从长征竞发到北斗组网
从神舟飞天到嫦娥探月
中国航天的每一份荣耀
都有哈工大航天学院学子的身影
厚植家国情怀
实现自我价值
选择哈工大
选择航天学院
2021 哈工大航天学院见
1
# 2021 哈工大见 #
学院概况
哈工大航天学院是我国第一个以培养高级航天专门人才和从事航天高技术研究为主的学院,也是国内学科门类最多、规模最大的航天学院。1987年6月,经国家航天工业部批准,哈尔滨工业大学整合控制工程系、无线电工程系、力学系和飞行器总体研究室,组建了我国第一个以培养高级航天专门人才和从事航天高技术研究为主的学院---航天学院,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航天主干学科门类最多、规模最大的航天学院。九十年代,学校将激光和光学工程两个专业划入学院,并在航天部的支持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协助下,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卫星工程、飞行器环境工程两个航天类新专业和卫星工程、载人航天工程两个教研室。2009年,原无线电工程系独立成为学院。航天学院以致力于航天人才培养,解决航天科技挑战,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人类社会发展为使命。
2
# 2021哈工大见 #
专业设置
学院现有13个系、所(中心),建有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5个一级学科和15个二级学科,其中国家重点一级学科2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9个。这些一级学科均为博士学位授予权点并建有博士后流动站,其中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院3个学科位列A类,其中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位列A+档。
学院设立5个本科专业类,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8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3个,获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 47 项、国家级图书教材奖3项,教学和科学研究综合实力非常雄厚。
主要研究方向
重点科研实验室及研究中心
可调谐(气体)激光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特种环境复合材料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2011 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先进复合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快速响应小卫星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小卫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技术中心
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工信部重点实验室
微小型航天器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深空探测着陆与返回控制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卫星激光通信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国家级、省部级教学中心(基地)
力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飞行器控制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工科力学基础课程国家级教学基地
集成电路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
航天工程领域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航天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3
# 2021 哈工大见 #
师资队伍
学院积淀了浓厚的学术底蕴,形成了一支以著名大师和知名学者为骨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员工448人,其中教授157人,副教授154人,博士生导师183人。现有两院院士10人,其他各类国家及高端人才106人,其中:
● 两院院士10人
● 长江学者(含青年)19人
●国家杰青9人
● 973首席科学家 6人
● 国家教学名师2人
●国家高端人才23人
● 国家优青9人
●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10人
●新世纪优秀人才 28人......
优秀团队
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集体奖(全国10个)
“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
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
教育部创新团队4个
国防科技创新团队3个
科技部创新团队2个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4
# 2021 哈工大见 #
科研实力
“打造了一大批国之重器”学院面向国防、航空航天领域,结合国家重大需求,依托学科交叉,形成了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承担了大量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973/863、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重大科研任务,在先进复合材料、小卫星、空间激光通信、制导与控制、背景测量有效载荷等研究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近五年,年均科研经费 5 亿以上,获国家科技奖励 9 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5项,小卫星、快舟、激光通信、热防护材料6入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3项成果写入《航天白皮书》
航天学院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作出
了突出贡献
*第一个高精度五轴仿真转台及光学投影系统
*第一套下视光学景象匹配制导仿真系统
*第一套交会对接地面仿真系统
*成功发射自主研制的20颗小卫星
*“快舟一号”首创星箭一体应急空间飞行器
*成功发射国内首颗由高校学子自主设计、研制和管控的微纳卫星“紫丁香二号”
*成功发射全球首个独立完成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的微卫星“龙江二号”
*研制出航天热防护关键部件和热防护系统
*研制出航天用复合材料压力容器
*实现充气展开和智能材料展开结构的空间在轨应用
*国际首次高轨卫星与地面双向5Gbps高速激光通信
*国内首创石英陀螺接口ASIC芯片
*国内高校唯一的ICF高功率激光损伤实验研究基地
*解决了一批航天器振动控制与故障诊断问题
5
# 2021 哈工大见 #
人才培养
学院人才培养目标:
新型航天人才
富有航天精神的高素质从业者
国防航天领域具有科学家潜质的工程师
有历史责任感和国际竞争力的社会楷模
学院在读学生4000余人
博士生 1000余人
硕士生 1100余人
本科生 1900余人。
社会实践
“航天魂”:以思想引领和精神传承为核心的思想文化教育品牌
*宣传“新时期高级知识分子楷模”马祖光院士的感人事迹
*邀请航天专家、航天英雄来校作报告
*共建航天馆并全覆盖组织新生参观
*举办“航天人引领航天人”先进事迹报告会、航天科普展、航天知识竞赛
*认识航天、了解航天、热爱航天、投身航天
“启航”:以成长服务和成才教育为主体的教育培训品牌
*依托启航讲坛、启航导师计划、航天专家进课堂、名师支部行、“导航”师生早餐会、“启航”创业苗圃 、“航天杯”系列体育赛事、“小卫星杯”师生篮球赛、“春蕾之家”等文体活动和志愿服务平台
科技创新
参加的国际、国家级科创竞赛
国际大学生航天器创新设计大赛 (主办)
高校冰壶人工智能挑战赛 (主办)
全国科研类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
ICRA RoboMaster 国际人工智能挑战赛
亚洲区“飞向未来—太空探索创新竞赛”
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亚太赛区)
SAE国际航空设计大赛
国际青少年无人机大赛
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
全国空间轨道设计竞赛
“空天杯”全国创新创意大赛
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大赛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紫丁香学生微纳卫星团队
航院科创竞赛剪影
6
# 2021 哈工大见 #
国内外交流
学院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各研究院所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联合创建了我国首批航天新专业,建立了学生联合培养和实习基地,聘请了孙家栋、王永志等几十位著名航天专家为兼职教授。
学院与日本东京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和海外学术合作基地。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发挥对俄罗斯、乌克兰的传统合作优势,与俄乌一流科研机构和大学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经国家“111引智计划”批准,学院还建立了“宇航技术科技”和“网络化动态系统的分析与控制”两个创新引智基地。目前,学院已与美、日、俄、乌等二十几所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7
#2021 哈工大见 #
升学与就业
本科毕业生升学率一直保持在74%以上。
毕业生(含本/研)就业以重点高校、航空航天科研院所以及国内外知名企业为主。
8
# 2021 哈工大见 #
杰出校友
学院成立后培养和早期就读于院内各专业的毕业生,很多已成为国防航天领域的领军人物和社会各行各业的精英骨干,他们中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共和国将军、两院院士、大学校长、著名企业家,包括:
原国务委员宋健院士
原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上将
原解放军总装备部副部长胡世祥中将
原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院士
长征2F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刘竹生院士
广东省省长马兴瑞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工程大学校长周志鑫院士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杨保华 王海波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魏毅寅院士
载人航天工程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
天宫二号总设计师朱枞鹏
深圳海王集团董事长张思民
移动电影院创始合伙人兼首席执行官高群耀等
快来关注我吧
2021 哈工大见
推荐阅读
2021 哈工大见 | 叮咚!哈工大各省招生组咨询QQ群联系方式为你送达
2021 哈工大见 | @高三学子 哈工大 “院” 你成功直播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