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忠吉:教书育人,为了更好地治病救人

湖北医药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孟忠吉:教书育人,为了更好地治病救人

师者博学,医者仁心,立德树人,治病救人,双重身份,行远自迩,踔厉奋发,他在医者和师者的道路上谱写自己的华章。

—— 题记

艺考

孟忠吉教授本科毕业于湖北医药学院,先后在武汉医学院和同济医科大学完成硕士和博士学业。十五年漫漫求学路,不断雕琢、逐渐蜕变。2009年,孟忠吉在德国完成了4年博士后的学业与工作,他毅然选择回到祖国,回到家乡十堰,回到母校湖北医药学院,担当起医生、教师的角色,从开始做起,从无到有,虚心钻研,一步一个脚印。

艺考

艺考

教书有方真学问,育人有道好老师

艺考

作为教师,孟忠吉有《传染病学》和《医学概论》两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并创建了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临床流行病学》。“老师很和蔼,时常亲切询问同学学业的掌握情况”,听过孟老师讲课的学生这样评价他。

“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才能更容易融会贯通开展临床教学实践。”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孟忠吉着重强调知识理论的不断更新和教案知识的不断丰富。让学生结合具体实例,便于理解知识,孟老师以广博和专深的理论知识、流利的英语水平、睿智的学科思考,让学生自然而然“亲其师,信其道,乐其道”。

2005年2月至2009年3月四年间,孟忠吉在德国杜伊斯堡-艾森大学医学院深造,他的研究方向为抗病毒感染与免疫、乙型肝炎的基因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谈及读博期间,孟忠吉坦言:“读博的时间是漫长而孤独的,漫长的课题研究,使我不得不担心能否如期毕业。”在德国期间,孟忠吉主要研究乙型肝炎的抗病毒基因疗法和免疫调节治疗,在这个课题下,一次次漫长的等待实验记录和团队合作调节,不断挑战着孟忠吉的心理防线,巨大的压力笼罩着他。

艺考

艺考

“那个时候不是熬夜做课题,做研究,更多的是失眠,无法入睡。”孟忠吉回忆道,他凭借不懈努力,最终利用乙型肝炎动物模型详细研究了这种小分子rna对于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以及dc疫苗和其他小分子化合物的免疫调节作用和抗乙肝病毒作用,从基因和细胞水平探索出治疗乙型肝炎的新方法。“从成熟的实验室技术到临床使用,一般需要漫长的时间和巨大的投入,只要认准方向,全力以赴,无问西东。”孟忠吉教授还邀请了德国的Michael Roggendorf、Mengji Lu等多位教授,来我校开展学术讲座和科研项目的合作。

艺考

艺考

在培养研究生学习过程中,孟忠吉教授事必躬亲,尽心尽力辅导学生进行各项实验;在每周一次的课题讨论会上,各位学生汇报各自的实验进度,孟忠吉教授给予指出实验失败的原因,并优化近期实验方案;每两周一次文献学习,要求每位学生轮流英语讲述文献,既锻炼英语听说能力,又拓展科研视野;在学生开题之际,反复修改学生的开题报告,在学生发表论文之际,不仅自己付出很多时间修改,还邀请外院专家对论文提出修改意见;要求学生参与各种医学专业学术会议等等。

孟忠吉教授不仅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感染、引导学生,谨遵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有责任心和使命感,尽职尽责,确保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及时给予学生科研启发和指导;还在生活上给予学生充足的关系爱护,积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就业督导,更是培养出了众多优秀的临床医生及科研工作者。毕业后就业的研究生现在都已经在各自的岗位上成为业务骨干,优秀的临床医生,年轻代医生中的科研翘楚,指导的各个学生也斩获多项荣誉。“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孟忠吉始终以实际行动做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做科研需要足够的耐心,学会利用前人经验,这种专业知识的培养,自然就会水到渠成,马到成功。”这也是孟忠吉教授对学子的殷切寄语。

艺考

研者博学砥志善思,日积月累成果卓著

艺考

艺考

孟忠吉教授从医以来始终坚持把临床与科研相结合、成果与应用相结合,致力于医学难题的研究与攻关。

孟忠吉在华中地区率先开展DC-CIK和DC疫苗技术治疗慢性肝炎和肿瘤的临床研究。2009年,孟忠吉回国以后在附属太和医院建立了规范化、符合GMP标准的细胞治疗实验室,成功开展DC-CIK和DC疫苗技术治疗慢性肝炎和肿瘤患者1700余例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HCC特异性免疫细胞治疗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先后建立十堰市重点产业创新团队《免疫细胞治疗应用研究创新团队》和湖北医药学院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肝癌特异性的免疫细胞治疗》。

孟忠吉牵头建立了湖北省肝癌精准诊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他带领跨学科团队,开展HCC诊疗技术创新与技术攻关,打造了一支顶尖的HCC诊疗人才团队,建立敏感特异的HCC早期筛查体系和精准诊断体系,推动HCC的规范化治疗,推进HCC免疫细胞(CAR-T)治疗的研发和临床转化。创建慢性肝病数据库系统,已纳入10000余例次慢性肝病患者,有利于病人临床资料、标本,检验检查结果的管理,病人的随访,提高患者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为临床科研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为大数据时代慢性肝病的诊疗提供平台。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2017YFC0908104)《肝癌相关肝炎/肝硬化临床队列研究》,主持2018年十堰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18K78)《靶向GPC3的肝癌特异性CAR-T细胞关键技术研究》。

孟忠吉以专业联盟为载体,推动医联体建设。他积极响应国家医疗卫生的发展方向,推动医联体建设,通过“太和肝病感染联盟”联合多家兄弟医院组成专科联盟。孟忠吉配合科室核心小组的统一领导,与同事们一起利用周末时间,经常深入到最基层的社区和乡镇,开展讲学、查房和病例讨论,其中联盟组织的在丹江口市人民医院的讲学和查房活动在CCTV报道。通过与其他医疗机构更广泛的联系,建立深度合作,共同服务广大群众,实现利益共享,提高了医院及科室的声誉度。牵头成立十堰市医学病毒学专业委员会,现学会影响力已经辐射到襄阳、陕西安康和五县一市,提高了本地的病毒性疾病的学术水平和诊治能力。

艺考

医者仁心济苍生,心系患者除沉疴

艺考

“从医犹如航海,既有浩瀚无垠的壮观,也有波涛汹涌的风险,只要你有博爱的精神和博学的态度,终有一天会体味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般的喜悦。”这是孟忠吉在教育年轻医生时的肺腑之言,而他20余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这种精神和态度。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谈及专业选择,孟忠吉教授直言:“2003年读博时,我的老师曾以SARS病毒做过具体的案例讲解,选择成为一名感染科的医生,是希望以自己所学的知识更多的做出实事,挽救生命。”2020年1月22日,十堰市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被转入太和医院隔离病房,孟忠吉教授临危受命,与他的团队奋斗在抗“疫”的第一线。

孟忠吉担任隔离病区治疗组组长,主要负责快速诊断、感染综合防控、重症临床救治等工作,连续奋战一线70多天。科学防控,精准施治,提出源于一线实战经验的预防医院感染西医联合处方,并通过国际肝病平台推送,为多数援鄂医疗队采纳应用。他还牵头成立了COVID-19危重症患者的免疫评估与免疫治疗专家组,制定了免疫监测体系和免疫治疗策略,提高危重症的治愈率。

作为十堰市新冠肺炎防控专家,他主要负责疑似病例的会诊筛查,参与十堰市的疑难危重病例会诊,指导郧阳区人民医院和定点医院新冠患者的诊治;协助制定茅箭区发热和密切接触者的分级防治策略,获2020年第一季度“十堰好人楷模”敬业奉献奖。

艺考

艺考

“穿上这身工作服,我就是个战士,这就是我们的职责!”孟忠吉教授与他的团队坚守在隔离病房,对于他们而言,疫情就是命令,岗位就是战场,时间就是生命。为了在“死神”手里抢人,每一分每一秒他都不敢浪费,时常穿着厚厚的隔离服不下“火线”,时常忙到一天只吃一顿饭,为了讨论治疗方案到深夜凌晨。

艺考

艺考

这何尝不是孟忠吉教授第一次面对这样的考验?从紧急调动到规范运作,科室工作的各个环节在实战中加速融合,在孟忠吉主任的严格防控规范、注重医护人员心理疏导和自身安全防护下,其所在的病区无一例医护人员感染情况发生。孟忠吉教授说:“在危重症死亡率非常高的情况下,让病人脱离危险,挽回生命,这是作为一名医生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安抚病人情绪,鼓励医护人员,孟忠吉教授始终矗立前线,发光发热,为无数患者带去希望和光明。

作为教师,“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他传道授业,桃李芬芳,言传身教为教书育人竖立典范;作为医生,“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他悬壶济世,妙手回春,潜心钻研为学科建设筑起座座高峰。师者育人,医者仁心,研者善思,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就是孟忠吉,在师者和医者的道路上谱写属于自己的华章。

湖医药每日一景:

廉洁文化长廊

艺考

— 全媒体中心 —

文案:董睿 肖雯

图片:孟忠吉本人提供

每日一景:李军

排版:王紫璇

编辑:鲍晓宇

审核:陈建龙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官方微博@湖北医药学院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3449980150@qq.com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湖北本科院校-湖北医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湖北医药学院-孟忠吉:教书育人,为了更好地治病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