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院身边人 · 故事
校园里擦肩而过的他们,
也以自己的工作默默支持武院的发展和壮大。
本期故事主角:徐四勤
武汉学院保洁负责人
"有人的地方就有垃圾,有垃圾的地方就有人乱扔垃圾。"
那个周二,我初见徐四勤,30秒内已经坐在她电动车的后座,在武汉学院开启了一场风风火火的垃圾tour。
“那个垃圾桶满得要溢出来了,快处理一下!”“垃圾车马上就过来了,开走再冲地!”她风驰电掣地穿行在校园里,隔一两分钟就冲着忙碌的保洁人员大吼一句。
为了让垃圾学研修班的学员们对垃圾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特别邀请了徐四勤分享她眼中垃圾背后的大小事。
“我爹妈给我起的名字不好……‘勤劳’的‘勤’,命中注定要做这行,”50岁的徐四勤用一个玩笑开启了自己的分享。
18年前,从企业下岗的徐四勤干起了保洁和垃圾清运,做过又脏又累的医院、厂矿、火车站,也打扫过表面亮丽的商场、高端写字楼,现在负责武汉学院的保洁工作。
“咱们学校每天要运走8吨的垃圾,”徐四勤说。学校有13,000名学生,校内有2辆垃圾车,1个垃圾堆埋站,4个专职负责垃圾清运的保洁人员。
校园一角的垃圾堆埋站,右方深处有两个埋在地下的垃圾斗
而从寝室教学楼的角落,到散步的湖边,清理垃圾的队伍囊括了107个人──“宿舍二十多人,外围二十多人,教学区包括行政楼那边分配了五十多人,”徐四勤介绍说。
学校有分类的垃圾桶,但是大家并没有依照分类扔垃圾,“反正不管红桶绿桶蓝桶灰桶,大家就有一个概念,桶就是装垃圾的。”徐四勤说学校垃圾处理的一大难题就是大家不会“好好扔垃圾”。
冲刷地面是保洁阿姨的日常工作
“你们觉得丢垃圾很轻松,一扔,一甩,还‘投篮’,”她说其实垃圾里的汤汁油污很容易溅洒出来,污染地面。
而这种污染很难处理,保洁阿姨经常刷地,既费水又费人工,效果还不理想,只能减轻异味。“你们小小的一个动作(可能)会给清洁工人造成很大很大的麻烦。”
垃圾车刚刚开过,保洁大叔清理掉落在地上的垃圾
多年的保洁工作让徐四勤练就了几个职业技能:观察细致入微,脏和乱都逃不过她的法眼;嗓门大,多年前入行的时候她的师傅告诉她,要管理好团队,就要恩威并重。
做保洁并不像大家想的那么简单,不是光靠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就能做好的。
“你们发现没?每周一上课的时候白板闪闪发亮,到了周五白板都是黑黢黢的。”徐四勤向同学们发问。
同样的教室,同样的黑板擦,周中同学们自己擦,周末保洁阿姨擦。为什么同学们就是擦不下来?“还是有技巧的,我们全部打湿了,让它发一会儿,反反复复擦几次,就擦下来了。”
垃圾堆埋站满了,市政垃圾车就来一车拉走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保洁阿姨的大脑里都有一个巨大的资料库和迅速判断的能力,什么情况需要采取什么措施,是否需要药剂,用量多少。
徐四勤职业生涯中的危机时刻发生在2008年的汉口火车站,旅客滞留在“当春运遭遇雪灾”的火车站,吃喝拉撒都得在站内解决。站外大雪封路,站内迅速堆起了一座又一座的垃圾山。
堆积的垃圾在寒冬里发酵、发热…最后徐四勤和她的同事们,在解放军官兵的帮助下花了整整半个月才完成了清运和消毒的过程。
徐四勤说她对垃圾最真实的感受就是一个字:怕,“因为太难了……有人的地方就有垃圾,有垃圾的地方就有人乱扔垃圾。”
自嘲“命中注定”要做这一行的徐四勤说这是一个有苦难言的行业,她手下的阿姨们,年龄大多在五六十岁,月薪2100元,不包吃不包住:“拿着最低的薪酬,做着最脏最累最苦的活,还不被理解。”
但这是一个需要专业技能、能够保障社会运转的工作,“希望从你们这代开始,对我们这个行业的观念有所转变。”她在分享会中一再呼吁同学们的理解和配合。
毕竟,就像视频中徐四勤提出的灵魂拷问:要是保洁工作都没有人来做,再也没有人愿意做,那我们将生活在怎么样的环境里呢?“
点击阅读
关于@一丹大学教育基金会
一丹大学教育基金会(“基金会”)是一家非营利大学教育基金会。基金会以“共建最受尊敬的民办大学”为愿景,搭建专业透明的公益平台,专注为武汉学院的长远发展建设提供可持续化支持,探索中国民办大学和民办大学基金会公益办学模式和理论,助力武汉学院培育面向未来的国际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资助项目包括:武汉学院校园建设、奖助学金、企业合作特色应用型课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