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戏时刻 | 缤“芬”人生:一念执着,用14年守护的导演梦

武汉传媒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有戏时刻 | 缤“芬”人生:一念执着,用14年守护的导演梦

武汉传媒学院

斩获小镇奖,几登戏剧节

她在无数个酷暑寒冬坚守排练室

满腔热情,搭建表演系

一念执着,实现表演梦

她诠释了责任与不羁的完美结合

武汉传媒学院

一方黄土搭建出来的排练室

自2007年从中戏毕业后,杨哲芬老师决定来到武汉传媒学院任教。她开玩笑说:“算是从一方黄土开始吧。”那时候的武汉传媒学院表演系几乎没什么教学设施,甚至连一个专业的排练室都没有,她反复比对灯光设备、自己绘图制作排练道具、选地板,带领学生们“一砖一瓦”地改造出了第一间排练室。

武汉传媒学院

这十年里,杨哲芬老师全身心投入教学生活中,陪伴孩子们度过一个又一个四年。她认为自己一直都在学习如何做一个好的老师,将自己的时间都奉献给学生们。她的个人创作被深深埋在心里了。

然而在仅有的休息时间里,她也没有停止自我充实的步伐。她在职攻读了研究生,创办了喆·艺术工作室,参加了2016年乌镇戏剧节的嘉年华活动……当被问及是否有过疲惫与低谷时,杨哲芬老师反复强调说,这是对表演对舞台的热爱,努力后的成果换来的是满满的幸福与满足。正如伟大作家鲁迅所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在梦想的鼓舞下,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武汉传媒学院

严寒酷暑里走出的小镇奖

“第一次看到2017第五届乌镇戏剧节组委会的主题海报“明”的时候,创作的种子就已经在心里发芽了,然后创作了《花吃了那女孩》这个剧目。”

武汉传媒学院

杨哲芬老师介绍道:“因为在武传的时间里要以教学工作为主,能够集中注意力的创作时间只有寒暑假,所以我带着4个姑娘选择了假期留校。”

《花吃了那女孩》在第五届乌镇戏剧节上斩获青年竟演单元最高奖“小镇奖”,这其实是杨老师没有想到的事,谈到获奖时,她谦虚地说是运气。但这次获奖也是她们的积淀与付出应有的回报。

戏中激烈的打斗场景真实感之强,深深震撼了观众们。杨哲芬老师说,这是经历了上千上万次的排练之后所得的成果。在保护好演员安全的情况下,通过不断排练所形成的肌肉记忆。“我认为这就是一个演员在创作中的最基本的本职工作,用大量练习形成舞台上的‘下意识’,演的自然,才能让观众入戏,让人物鲜活起来。”

令主创们更振奋的是,这个剧目完成后的不久,国家对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了大幅度修改,首次定义了“校园霸凌”。谈到这个,杨哲芬老师的神情也激动了不少,“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莫大的鼓舞,也是我们作为社会一员的一种责任。”

武汉传媒学院

错过了的花期,在舞台上重生

在第五届乌镇戏剧节结束后,杨哲芬老师受邀台湾表演工作坊,编剧并执导由赖声川导演监制,丁乃筝共同创作话剧作品《花吃花》。该作品由台湾当红影视歌明星——孟耿如、简曼书担纲主演。于2019年在台湾地区完成了12场巡演,2019年8月底至9月内地巡演8场,共20场。

“校园霸凌这个现象,不止是发生在某一个地区的单一现象,这是个全国乃至全球都会发生的社会现象。”所以在扩容到120分钟的《花吃花》版本的基础上,主创们还根据巡演城市的文化底蕴差异,为各个城市的观众们做了独特的设计。

武汉传媒学院

杨哲芬老师回忆说,那一年寒假排练,恰逢寒潮来临,卫生间的水龙头全都结上了冰柱。排练结束,大家离开排练楼时,雪地里全是大大小小的脚印,看着特别的幸福。

与赖声川导演结缘后,杨哲芬老师还受邀担任了赖声川导演话剧《幺幺洞捌》的副导演,主演倪妮、樊光耀。对杨哲芬老师来说,这不仅是份工作,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武汉传媒学院

在创作的路上,杨哲芬老师从未局限在《花吃了那女孩》的范畴之内,2019年还与吴彼老师一道,作为中国青年导演代表受邀参加了莫斯科契科夫国际戏剧节。当被问及在异国他乡排演有什么困难时,杨哲芬老师依旧笑着说:“这些对我来说并不苦,反而我十分开心能和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导演们一同排练、一同创作,我更开心我还能继续表演。”

武汉传媒学院

武汉传媒学院

实际上,在水土不服、语言不通的环境下,短时间内排演出一个剧目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正所谓,不经冬寒,不知春暖,杨哲芬老师出色地完成了这个创作演出。如今回忆当初,她释然着说道:“其实我们一直都在地上摸爬滚打,那会儿真的是一身的伤,但是心里真的很开心。”苦难只是一时的,只要熬过去,我们总会到达理想的彼岸,去回味胜利之果。

武汉传媒学院

疫情停摆下的心态转变

参加乌镇戏剧节之后的三年里,杨哲芬老师还参与了许多话剧的编导和排练,其中就有贾玲导演的处女座《你好,李焕英》的同名话剧,由张小斐当担主演。这个作品作为电影的先行宣发,备受瞩目。但是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新冠疫情来势汹汹,此后的一年多内话剧行业处在一个低谷之中。话剧版《你好,李焕英》的演出也就此搁置了。

武汉传媒学院

杨哲芬老师回忆道:“当时最庆幸的是在疫情爆发前回到了荆州。”身处在疫情的重灾区,杨哲芬老师从刚开始的有很多话想要表达,慢慢陷入到不想表达的疲态。

在物资极其匮乏时期,为了保护好家人,住在老小区的她很快振作起来,她细心地发现同老小区内有很多老年人也遇到了缺乏物资的问题。杨哲芬老师想要为大家做一些事情,所以报名志愿者服务,开始挨家挨户配送物资,用双手为大家带去了低沉生活中的一丝暖意。在疫情后期,杨哲芬老师不仅认真准备网课、疏导新教师和学生们的情绪,还参加了蓝天志愿队,为更多相似的老小区带去帮助。

武汉传媒学院

对于志愿者服务,她依旧淡淡地说:“我的身份不仅仅是家里的子女,更是这城市里的一员,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罢了。”

武汉传媒学院

总要让生活喘口气

当被问及2021年第八届乌镇戏剧节的特邀剧目《图多盖洛与斯派克》与疫情是否有关联时,杨哲芬老师毫无迟疑地回答道,“可能不是一种直接联系,但是确实和我疫情时期的心态转变有很大关系。”

武汉传媒学院

杨哲芬老师坦言,自己有很久的一段独居时光,没有了像以前一样的邻里关系了。“其实独居的时候,人的听觉是很灵敏的,所有的声音都会被无限的放大,会想很多事情。”

加之疫情时的心态转变,她开始珍惜更多的东西,开始想要试着换种表现方式来表现一些自己的思想。于是,就有了《图多盖洛与斯派克》这个剧目,这是一次对独居时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探讨,也是她对自己的一次新的探索。

武汉传媒学院

自由与不羁的完美结合体

杨哲芬老师身上存在着一组反义词——责任与不羁。

在我们的聊天中,杨哲芬老师多次提到了“我认为这是我的责任”这句话。不论是作为老师、演员、导演还是社会的一员,在这几个属性特征不同的身份里,她总是坚持做好每一件事,做好自己的“本职”。

武汉传媒学院

但是杨哲芬老师本人却十分随和、自由。每一次的聊天和见面,总是和蔼的样子,笑眯眯和我们交谈,还细心的为办公室订制了桌布、各式饮水机,研究着办公室各种摆放,与我们扯着家常。被亲切的称作“杨姐姐”、“羊羊”、“咩咩”的她,身着宽松的白衬衫、牛仔裤加鸭舌帽,开玩笑对我们说,“别看我多仔细的想排练室的灯光布局,我家甚至还用着毛坯的灯,一直都没有换。”

武汉传媒学院

从不谈苦与累

却留下了一身的伤与痛

她总是默默扛起肩上的责任

用开朗掩去疲惫

以自由面对生活

END

图片来源于杨哲芬老师、融媒体新闻中心

文稿|郑欣妍

排版 |丁文翠

责编 |王雨玲龙小丽

审核|姜娜敏 乐毅

点亮在看 让更多人看见武传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湖北本科院校-武汉传媒学院-微高校-院校号-武汉传媒学院-有戏时刻 | 缤“芬”人生:一念执着,用14年守护的导演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