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在线上举行。湖北文理学院3支队伍入围年度总决赛并全部获奖,其中:由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专业2019级研究生邱金星等设计的作品“骨盆辅助式步行训练机器人”(指导教师:秦涛)荣获一等奖,机械工程专业2020级研究生任鹏等设计的作品“鼠笼转子双头自动铰孔机”(指导教师:秦涛)荣获三等奖,机制1911班本科生杨舒康等设计的作品“海上漂浮式多能互补平台”(指导教师:秦涛、高成慧)荣获三等奖。
获奖证书
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是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的重要赛事之一。本届大赛大学生组有650所高校、研究生组有114所高校报名参赛,参赛团队15830个,提交作品12149件。经过校赛、省赛选拔,共有305个院校的800余个团队进入国赛角逐龙鼎大奖。
本次大赛自3月份启动以来,我校机械工程学院师生积极组织、广泛动员,通过校赛选拔入围省赛并取得决赛资格。参赛团队在指导教师的精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参加了赛前集中培训,经过刻苦训练,最终在年度总决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机械工程专业2020级研究生任鹏等设计的作品“鼠笼转子双头自动铰孔机”(指导教师:秦涛)
厚积薄发
小编采访了此次获奖的师生团队,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参赛心声吧。
学生邱金星
机械工程专业2019级研究生邱金星作为团队的“大师兄”,他总是敢为人先,在团队中起到了良好的表率作用。他设计的作品“骨盆辅助式步行训练机器人”荣获一等奖,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只要你肯踏踏实实地干,一定会有收获。”
学生任鹏
机械工程专业2020级研究生任鹏有个好习惯,就是及时做好笔记。“创作灵感来了,我会立即在手机的备忘录上做好记录,然后回实验室再进行整理。”他每周会做一个比较详细的周计划,规划一周的学习和实验。
学生刘鹏
机械工程专业2020级刘鹏是个阳光帅气的小伙子,性格开朗活泼,是团队的开心果。他对学习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我喜欢查阅文献、阅读相关文章,多看书、勤思考,是学习和实践必备的两种重要技能。”
学生余伟伟(图右)
机械工程学院2021级余伟伟是团队中年龄最小的队员。他说,“在备赛过程中,指导教师帮助我们确定项目、审核每个阶段的成果、引导我们进一步核准数据。此外,我跟着师兄们一起写材料、做实验,大家严谨求实的态度深深感染了我,我从竞赛中收获特别多。”
副教授秦涛/访谈
01
如何发掘在竞赛方面有能力的学生?
首先我是采取“传帮带”的方式,通过高年级带低年级,介绍优秀学生加入团队。其次是在我指导的机器人协会中发掘人才。
02
如何选择团队的成员?有什么特别的要求?
我觉得因人而异,每一个学生擅长的东西都有所不同。有的学生文学功底较强;有的学生三维设计能力较强;有的学生能说会道,擅长答辩 。我会非常注意团队中学生的互补性。
03
在准备比赛时学生遇到的困难,是如何帮助他们解决的呢?
首先是研究方向不能有问题,这个需要老师把控;其次如果遇到技术问题,我会耐心的帮助学生逐一分析、各个击破解决;最重要的一点是在赛前要准备充分,尽可能多的指导学生模拟演练。这次竞赛省赛的头一天晚上,我对机械学院13只进入省赛的队伍一个一个的模拟答辩演练,一遍又一遍修改答辩ppt,指导讲解思路和答辩策略。演练的效果还是不错的,13只队伍成绩都在省二等奖以上。
04
如何看待学科竞赛与专业知识的关系?
对于我而言学科类的竞赛直接与专业知识挂钩,学以致用很关键。这次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就锻炼了学生的软件能力、设计能力、计算能力,包括ppt制作能力、答辩能力等。可以说学科竞赛就是一种专业的实践。
05
对于机械学院未来参与竞赛的哪些期望和计划呢?
希望以后能在互联网+、挑战杯以及国际性比赛上能够有重大突破。
秦涛副教授带领小编
参观机械学院学科竞赛墙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在和参赛的同学们与指导老师深度交流之后,小编了解到他们晚上十点钟之后回寝室是生活常态。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湖文学子科研路所走的每一步都扎扎实实。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一点一滴的坚持积累才是这些团队的获奖秘诀。
欢迎关注湖北文理学院视频号
推荐阅读
湖文机械学院秦涛:产学研用并进,助推学科发展
教学名师风采|湖文机械学院朱定见教授:用坚持赓续初心 用执着诠释使命
湖文机械工程学院师生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中获奖
来源:机械工程学院
采访、编辑:张程思薇 林梦园
初审:胡旭
复审:余芳
终审:秦军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