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300期,万余师生见证这里的浪漫

华中农业大学招生办公室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十年,300期,万余师生见证这里的浪漫

这里,师生自由讨论、畅所欲言,“天马行空”中,究“天人之际”、谈学术创新;

这里,既有学术纯粹,又有科研故事,更有“激扬梦想,追求卓越”;

这里,老师是后盾,学生是主持、主席和主角,他们自发组织、自主张罗;

这里俨然成为农业生物研究领域青年科学家的“集散地”和“孵化器”;

既严肃、又活泼,他们喝着咖啡,吃着点心,聊着科学;

看似30平见方的小小沙龙,实则海纳百川、胸怀世界……

这就是JC学术沙龙,10载春秋、300期论坛、307名嘉宾、万余师生参与,共同亲历一粒种子成长为一棵新苗的故事。

华中农业大学招生办公室

· 大家一起天马行空去

“伟大复兴,青年的思考。”12月11日,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一楼报告厅,1位院士、5名教授、2位校领导、5个单位,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活动在这里开讲。

华中农业大学招生办公室

JC学术沙龙第300期特别活动现场(高俊 摄)

这个学术活动名叫Journal Club(简写JC),迄今已经举办了10年、300期。一如既往,即便是教授云集,也仍然由学生自发组织、学生担任会议主席。

这一宗旨,坚持了10个年头,遂成JC的特质。

故事要回到2011年,张启发院士提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生应该进行充分的学术交流和研讨,相互启迪智慧、碰撞思想。

这一点与刚回国的严建兵教授的想法不谋而合。他提出,JC的定位就是“自由交流、学术至上”“天马行空,谈一些‘不着边际’的话”……

2011年5月的一天,师生们说干就干。没有鲜花、没有领导、没有议程,JC在分子楼的一个小会议室开始了它的使命。严建兵教授即席讲述的科研故事让那一届的学生记忆犹新,用彼时的时新语言来说就是很“解渴”!

那时,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鄢文豪教授还是台下的一名学生,他说,当时听了严老师的故事,顿时“热血沸腾”,霎时“点燃了自己的青春梦想”!他说,10年前学生间的学术交流并不频繁,“白天下田、晚上实验,困了躺一下,再做实验……而有了JC,突然像有了精神寄托一样。”他回忆到,每到周五,“大家一起天马行空去”成了一种内心约定。

起于学术,而又不止于学术。JC的师生们提出,让嘉宾多讲讲学术背后的故事、科研背后的艰辛、人生成长的历程,“跳出学术看学术”“从学术背后看学术”,丰富学术交流本身的内涵与外延。

在300期活动开始前,狮子山广场中轴线两旁展出了十年来各期活动的海报。其中,不乏一批诙谐、俏皮、青春、文艺而又富含思想的学术报告标题。浙江大学的樊龙江教授分享“稻田江湖的基因组故事”;我校植科院的李霞老师交流“大豆‘减肥’的奥秘”;南京农大宋庆鑫教授交流“鬼吹灯之多倍体秘境”……让一代代师生记忆深刻。

华中农业大学招生办公室

▲2019年2月,校长李召虎在248期JC讲述科研经历

华中农业大学招生办公室

▲248期JC论坛,校长李召虎与组织者合影

兼容并蓄是JC的一个特质。不但让院士、教授讲,还让普通研究生讲;不但要校内人讲,还要请全国、全世界的学者讲;不但邀请“学术圈”的人讲,还要请相关公司人员进行分享。

这一切,只为改变学术论坛一贯的“呆板”“高冷”印象,用最走心的方式让科学变得有趣、变得励志。

华中农业大学招生办公室

·“没有你们干不了的事”

307,这是JC邀请嘉宾的人数,他们遍布五湖四海、国内国外。但要知道,这早就超出了第一批JC师生的设想。

“我们只知道要独自办学术会议,但并不知道怎么办,周围也没有模板可以‘抄作业’”,时任学生组织者鄢文豪回忆,“最开始的想法就是硬着头皮邀请学者,每个实验室‘出人’,找2到3个人来听。”

邀请嘉宾最棘手的时候,忐忑的鄢文豪找到严建兵老师“求助”。他早准备好了“挨骂”,但说明原委之后,严老师并没批评他,而是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临到结束,严老师对他说:“在这所大学,没有你们干不了的事情!” 鄢文豪说,这句话他将“终身不忘”。

华中农业大学招生办公室

▲思辨——同学在论坛上向彭少兵教授提问

这句话也给了JC所有组织者极大的鼓舞。他们开始尝试不用任何老师“打招呼”,自己去联系讲座嘉宾。“我很荣幸收到你们的邀请……”让他们高兴的是,一些名气很大的教授,会特别谦逊地接受邀请,来校讲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韩林倩说,每当看到他们的回信,心里总会流过一丝暖流。

渐渐地,同学们总结出一条“铁律”:“一个有情怀的老师,是不会拒绝来自一个学生的邀请的!”这成了他们工作的力量源泉。

为聚集更多的青年人,学术沙龙里准备了咖啡、水果,以轻松、愉悦,甚至休闲的方式交流科学问题。于是,越来越多人来到这里,一边品味美妙一边聊叙科研进展、交流人生、交流梦想,美好的时光定格在周五的夜晚……

逐渐,JC的“朋友圈”开始变大,在20到30期的时候,逐渐有了武大和华科的师生前来交流,在“学术圈”内已经“小有名气”。

2012年,学校获得全国博士生论坛举办权,经过老师们反复商榷,决定以JC为主,举办该会。60余家单位、200余名青年学者集聚狮山,这极大提振了JC组织者的信心。

华中农业大学招生办公室

▲2012年,张启发院士为JC学术沙龙题字

在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20周年之际,学术沙龙又举办了青年学者学术交流会。当时,鄢文豪忐忑地拿着水性笔和笔记本找张启发院士为JC题字。谁曾料到,张老师看后不但不拒绝还说道:“我给你找一支好笔来写!”于是,工整而隽永的“激扬梦想、追求卓越”八个字成为JC的精神符号。

2019年12月31日,师生在西运动场跨年,由JC组织的狮山欢乐节“六向拔河”比赛欢乐上演,师生欢笑的画面令人沉醉……这几年,在殷平、陈振夏、鄢文豪等年轻教授的带领下,JC不断延展,发展了JC Bioinformatics分支开展生信培训、在“哔哩哔哩”设立了“脑子有大泡泡”账号开展直播、开设了“学术沙龙JC”微信公众号……华农声音、学术精神播撒得越来越广。

越来越活跃的方式,赋予JC新的内涵。

华中农业大学招生办公室

华中农业大学招生办公室

· “想念坐在沙龙里的时光”

10年来,沙龙“孵化”出一批青年才俊,他们说,无论走得多远、飞得多高,永远是“JC粉”。“想念坐在沙龙里的时光”已经成为他们的集体记忆。

“这是一个收获学术和朋友的世外桃源!”JC组织者之一、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研究员王祥说,从研二开始到博士毕业离开母校,由最开始的听众到不自觉地“爱上这个组织”,从参与者到组织者,JC已经深深铭记在了心里。

华中农业大学招生办公室

▲234期JC论坛,王奉宇为师生分享“科学之大,不在实验室”(本文图片除标注外均为Journal Club提供)

“多么酷!你以为的科研深在实验室工作台,其实就在你的身边,一天、一年,你从未察觉。”JC的粉丝、云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姚垠颖至今对第234期主讲嘉宾、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王奉宇的讲座记忆犹新,他相信“科学之大、世界之大,不在实验室”。

而王奉宇正是王祥邀请来的JC主讲嘉宾,一次北京之行,他们谈得十分投缘,“索性把他邀请到JC来,让他讲讲化石,让大家开开眼界!”一次论坛,将三名不同领域的青年才俊的思维联结在了一起。

“研究生期间不知参加了多少次JC,周五晚上能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交流学术、享受科研,这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园艺林学学院博士后朱凯杰这样回忆与JC的情缘。第296期,他受邀来到JC,为同学们分享了题为“棕色的橙子——‘宗橙’的色泽变异研究”的交流。他说,这是一个梦想,是对JC的“反哺”。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肖英杰也是从学生成长到老师的JC忠诚“粉丝”,从博士生到博士后再到从教,从第14期、163期到299期,研究作物也从油菜转变成玉米,JC见证了他的成长,而他也陪伴JC一路壮大。

“狮山有沙龙,论道聚群雄。天南地北客,学术自由行。”第300期前夕,第129期主讲嘉宾、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孙蒙祥教授特别赋诗一首,表达他对JC的特别钟爱。当年,他的报告“大牛的科研漫谈”挤满了人,很多听众选择在讲座前席地而坐。

华中农业大学招生办公室

▲第300期JC学术沙龙(高俊 摄)

“300期是个不容易的里程碑。”“JC是青年人的良师益友。”“分享经历、分享学术、分享经验,让我们共同快速成长。”……彭少兵教授、郭文武教授、李一博教授等人也为JC发出了真诚祝福。

299-1期、299-2期,JC积攒起报告期数,为300期预留一个特别的“位置”。

12月8日,300期前夕,校党委书记高翅勉励JC“博学笃志、德厚术深、聚沙成塔、龙腾虎跃”。而就在稍早前,张启发院士留言鼓励JC道:“强壮志商,激励勤商,一步一升华,不断攀高峰。”

园艺林学学院果树学2019级博士生张苗说,这样的激励,给JC满满的信心!

华中农业大学招生办公室

▲严建兵教授在300期论坛上总结讲话(李科毅 摄)

也诚如JC创办者严建兵教授所说,“激扬梦想,追求卓越”八个大字早已成为实验室的核心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勇往直前。“如今学术沙龙更加成熟,希望以后也更加辉煌!”

未来,总是梦想的延长。鄢文豪说,希望JC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无极限地放飞想象。同时,利用新媒体和新技术,打造更高质量的、高度交叉的、更有意思的JC,“把这里的火烧得更旺!”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官方微信

(微信号:hzau_news_center)

编辑 | 王心韵

审核 | 招生办公室 张进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湖北本科院校-华中农业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华中农业大学招生办公室-十年,300期,万余师生见证这里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