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理工学院创建并实施大学素质教育“三二一”人才培养体系

武昌理工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武昌理工学院创建并实施大学素质教育“三二一”人才培养体系

华为“天才少年”张霁,荆楚楷模熊博文,新加坡shopee集团数据库总工程师张正,上市公司董事局主席卢伟坚,大学教授张新平、张孜仪、李锴、管乐......一所办学只有25年的民办高校,武昌理工学院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其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有何示范意义?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对武昌理工学院做了深入调研和采访。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略。武昌理工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全面推进和发展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入开展大学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2010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独立承担“创新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项目。武昌理工学院创建并实施大学素质教育“三二一”人才培养体系。11年来,举全校之力,持之以恒,不断探索和完善,成效显著,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示范效应。

何为大学素质教育“三二一”人才培养体系?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三”即三维素质培养目标,“二”即二条基本路径,“一”即一套评价系统。

三维素质培养目标,以提高大学生素质为根本目的,制订“通适素质教育为基础、专业素质教育为核心、创新素质教育为高阶”的三维一体、协同推进人才培养方案,实现“通适素质过硬、专业素质扎实、创新素质突出”三维素质培养目标。

二条基本路径,一是“全息场”德育,即德育主体通过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德育环境、德育制度四要素耦合成“全息场”,作用于德育客体,实现德育目标。二是“开发·内化·创新”教学,即开发学生潜质潜能,促进学生将知识内化、创新,形成和发展素质,实现传授知识向培养素质转变,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套评价系统,即以素质分为计量单位,运用信息化和大数据技术对大学生“通适素质、专业素质、创新素质”进行量化测评,构建“素质分制”评价系统。

大学素质教育“三二一”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示范效应。中央领导充分肯定,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发文向全国推广。刘延东批示:“武昌理工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有些做法值得推广。”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印发《武昌理工学院创新大学生素质教育模式》专题简报,向全国推广。全国政协、教育部、湖北省政府领导到学校召开落实刘延东批示座谈会,进一步推广学校素质教育典型经验。省教育厅印发专题简报,要求全省高校学习借鉴。

示范效应显著,影响广泛。500余名国内外专家学者、领导来校考察。10余所高校学习借鉴武昌理工学院大学素质教育经验和做法。著名教育家潘懋元、杨叔子、杨福家、李培根、瞿振元、顾海良等来校指导,给予高度评价。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国内动态清样》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武昌理工学院大学素质教育的典型经验和成效。

素质教育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整体提升。学生参加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参军入伍人数逐年增加,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从2010年的72%上升到2021年93%,居于全国同类高校前列。校园文明蔚然成风,校园卫生无死角,连续两届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湖北省文明校园”;到课率从2010年97%上升到2021年99.6%,考试违纪基本杜绝,基本消灭了课堂玩手机和“垃圾文化”现象,被评为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同武汉大学等名校一起被评为湖北省首届“十佳书香校园”。

学生身心素质持续增强。体质测试合格率逐年提升,从2010年88.01%提高到2020年93.89%,居于全国同类高校前列。没有发生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重大事故。

学生创新素质显著提高。学生在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互联网+”等省部级及以上专业竞赛获奖56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103项。获国际大赛德国IF设计奖5项、红点奖2项。获国家专利309件,发表论文725余篇,出版著作、小说等27部,创作电影5部,创新成果居于全国同类高校前列。

学生“三维素质”特别是专业素质明显增强。就业率连续9年92%以上,签约率连续2年位居湖北省属本科高校第一。培养了华为“天才少年”张霁、荆楚楷模熊博文、新加坡shopee集团数据库总工程师张正,上市公司董事局主席卢伟坚等3000余名优秀人才。

教师素质整体提高。全员实施“开发·内化·创新”教学,全员开展信息化教学,全员实行课程思政。教师潜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学生对教师教学满意度达98.75%以上。

执行编辑/王琛钰

责任编辑/胡力文 邓继立

审核/关莹

内容来源/武昌理工学院官网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湖北本科院校-武昌理工学院-微高校-院校号-武昌理工学院-武昌理工学院创建并实施大学素质教育“三二一”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