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与自动化学院
机电与自动化学院下设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系(机械电子工程、自动化、机器人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目前在校学生2600余人。
现有教师83人,高级职称占51.81%,硕士、博士学位率达89.16%。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楚天学子1人、受省级表彰先进教师2人;拥有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
学院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建设)1个、省级重点(培育)本科专业2个、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项目试点专业2个、荆楚卓越人才计划项目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
学院已建成校企深度融合,集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包括机电实验大楼、智能制造工程训练中心,机器人工程训练中心及智能制造综合实训基地等,整个实验实训教学场地使用面积8356平方米,设备共2021台套,共投入4100余万元。
近5年来,教师承担和完成了国家级和省级教科研项目60余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4项,主、参编出版教材20余部,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学生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省级学科竞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16项。
毕业生就业率居学校前列,就业前景广阔,历届毕业生均以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突出的实践能力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和广泛赞誉。
专业介绍
机械电子工程
(本科,四年制,工学学士学位,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能从事机电产品、汽车、机器人、智能工厂、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领域的设计制造、控制开发、智能检测、应用研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核心课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机电传动控制、数控技术、机器人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
就业领域:广泛就业于智能装备和数控机床、汽车及零部件、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光伏和风电、铁路和港口、电子技术和医疗器械等行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科,四年制,工学学士学位,湖北省普通高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校级品牌专业,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面向电气工程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工程设计与开发、项目管理与运营、设备维护与调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电路理论、电机学、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电力传动控制系统、电力系统工程综合实践、电力传动控制系统综合实践等。
就业领域:电力公司、电力建设部门、电力生产部门、电力设计院、电力规划院、开关电源公司、变频器公司、新能源公司、工业机器人公司及其他电气装备或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研发及生产类企业、研究院以及具有电气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
机器人工程
(本科,四年制,工学学士学位,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实施专业,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实施专业,校企合作共建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机器人领域的机械、控制、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机器人机械系统设计、机器人视觉识别技术、自动机与自动线、工业机器人在线编程与调试、工业机器人工程仿真综合实践、机械制造工艺装备设计、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集成设计综合实践、机器人项目方案设计与管理综合实践等。
就业领域:除升学深造外,学生毕业后可广泛就业于机器人及先进机电设备的系统设计、智能技术集成服务、自动产线设计与运维等相关领域的先进制造企业或研究院所。
自动化(智能制造方向)
(本科、四年制、工学学士学位。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实施专业、教育部产教融合项目实施专业、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培养能够从事智能制造行业和自动控制应用等领域相关的产品设计、信息处理、系统集成、设备维护、运营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
核心课程:自动控制理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技术、工业大数据应用技术、机器视觉识别技术、工业现场网络通讯、制造执行系统技术及应用、物联网技术、工业机器人综合实训、智能制造生产线工程实践等。
就业领域: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智能交通、智能汽车、港口自动化等行业工作,尤其适合在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等领域从事智能控制的系统方案工程师、系统集成工程师、系统维护工程师等相关设计与开发工作。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智能制造方向)
(本科、四年制、工学学士学位。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实施专业,教育部产教融合项目实施专业)
培养目标:采用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模式,培养智能制造和工业信息化领域从事智能制造产品开发、智能制造装备应用、智能设备的设计制造、企业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机器人编程与仿真、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智能产线单元设计与仿真、智能制造生产线工程实践等。
就业领域:本专业毕业生能够在智能制造产品开发、智能装备制造和智能产品管理等相关行业领域从事智能产品设计及制造,智能产线的构建、数控机床的编程调试、工业机器人的设计和开发、智能化工厂系统集成、信息管理、应用研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电气自动化技术
(专科,三年制)
培养目标:面向电气自动化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工程设计、实施、设备维护与调试等较强实践能力的宽口径、复合型的“技术型”人才。
核心课程:电路理论、电机学、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工程基础、电力系统工程综合实践、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生产实习等。
就业领域:电力公司、电力建设部门、电力生产单位、开关电源公司、新能源公司及其他电气装备或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类企业。每年有较高比例的同学考取校内外专升本,其中的部分同学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
机电一体化技术
(工业机器人方向)
(工业机器人方向,专科,三年制,校企合作共建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机械、电子、自动控制等基础知识、技术与技能,具有创新精神,能在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含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相关岗位上胜任自动化设备(含工业机器人)的集成装调、运行维护、编程调试等工作的高端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与调试、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工程仿真、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机电传动控制、制造基础与生产管理等。
就业领域:除升学深造外,学生可广泛就业于先进制造企业、机电设备生产企业、机电研究院所、工业机器人全产业链领域布局的企业、工业机器人制造商、机器人集成服务商等。
求学首义,追梦圆梦
精彩人生,从此起航
我在武昌首义学院等你来~
来源丨招生与就业指导处
排版 | 曹博宇 王千禧
封面 | 刘时颖
编辑 | 代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