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
▽
大学是象牙塔,但 “裸条借贷”、“校园贷”、“套路贷”、“兼职贷”等各种贷款公司,却把魔爪伸向了象牙塔里的大学生。
有人说,是因为现在的大学生虚荣爱攀比,过于浮躁,才会让各种贷有机可趁。可是,他们的初衷只是为了兼职或创业,却被“套路贷”拉向深渊。
在武汉某高校读大一的齐晓东收到了来自同届男生的传单,上面写着学生可通过每月兼职分期还款预支现金或商品,没有任何“贷款”的字样。一个工时算10块,工时不够的部分按一小时13块还现金。
对于不爱社交的齐晓东而言,父母每月给的1500元生活费已经足够了。但他的室友却动了心,并鼓动一起去。
当然,也有人一开始就知道这是披着兼职外衣的校园贷,比如李欢。
对于性格外向的李欢而言, 2000块的生活费根本不够和朋友一起吃喝玩乐。自第一次使用校园贷后,他就开始过着以贷养贷的生活。年底,因急于还款,他想也没想就卷进了这个“无底洞”。
之后,齐晓东陪同室友在上面预支了3000元的现金,做300个工时,分12个月还清。算上利率和服务费率,需还款3450元。
协议中写道,借款人如能按时完成兼职、及时还款,年费率可作为奖励减免,否则,要以现金的方式偿还。
齐晓东细致地看过每一条条款,虽然对“借款人如有逾期,则自愿每天支付贷款金额千分之五的逾期费”抱有疑虑,但想着每月还300多块钱不难,犹豫几秒后还是在协议上签了字。
而大多数并没有仔细看过协议,都是被工作人员推着在5分钟内走完了拿着iPhone手机盒、协议和身份证拍照的流程,根本没时间细看协议。
李欢发现APP无法充值,无法还款后,他找到签协议的车库,发现办公室空空如也。之后李欢频繁收到还款8000多元的催债信息,还进入李欢班级QQ群,说他欠钱。
李欢等人经历着故意制造问题让人无法还款、再采用公开信息的方式催款”的“套路”。
借款学生之前拿着空手机盒、协议和身份证拍照的照片也被P上“欠钱不还”的字样,以邮件的方式发送给本人、家长和同学手上,有的还上在贴吧等公共平台。
李欢采取视而不见的方式应对催收消息,也有人选择前往派出所报案,但警方认为这种经济纠纷不好管,并提醒他们如果被恶意催收可以直接报警。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王梦老师与我们探讨
主持人:大学生记者团宋梓安
Q:您认为如今是什么导致越来越多大学生踏上这条不归路的?
A:一是贷款的时候想的较少,觉得来钱很快。二是可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会放弃眼前的利益。三是亲子关系,自己能够去借到钱,不需要父母的帮助,存在侥幸的心理觉得自己能够还上。
Q:我们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自己误入校园贷的岐途?
A:不要通过虚荣心满足自己的需求,通过合理的方式,校园贷的利率是30%,我们大学生要有经济意识与法律意识。自己要慢慢学习消化与积累。
就在前几天小编还看到有人给榜姐投稿说自己欠下了贷款,现在悔不当初。
相关公安人员提醒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不要盲目攀比,过度消费;
要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不要被小利和虚假承诺诱惑;
要珍惜自己的个人信用,
对需要提供身份证件和签署协议的产品要仔细辨别,谨防落入‘校园贷’陷阱。
或许有人是无意识地走进校园贷的圈套,
或许有人意识到这是个圈套,
但为了自己的冲动消费,还是毅然走进圈套。
温水并不“温”,大学不仅是象牙塔也是小社会,多一些忧患意识,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提升自我,做一只跳出井口的“青蛙”。
另外,想要勤工俭学做兼职,也要通过正规的渠道。
图/文:《in your life》栏目组
视频:大学生记者团 李明悦
编辑/排版:大学生记者团 颜淑娴
审核:耿湘
特别鸣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