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通讯员 杨昌英 聂俊萍)高校如何搞好供给侧改革?生物与制药学院认为,提供优质教育服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加大合格毕业生的有效供给是突破点之一。作为地方院校,毕业生“适销对路”是硬道理,让企业用得放心,让学生在求职时有底气,人才培养才能算过关。
近年来,生物与制药学院坚持问题导向,瞄准产业需求,把培养工程实践能力作为提升工科专业教育质量的重中之重。学院依托安琪、人福、东阳光等行业龙头企业和宜昌市生物产业园,先后建立起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大力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和产业人才计划,逐步构建起“一体化·四共同”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形成了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的人才培养机制。
“五种工程意识”和“五种工程能力”
纲举才能目张。工程实践能力如何细化标准,充实内容?针对国内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标准过于模糊的问题,生物与制药学院借鉴国际CDIO工程教育模式,提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五种工程意识”和“五种工程能力”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五种工程意识”即成本和效率意识、创新与改革意识、简洁、专业和标准意识、全局和整体意识、以人为本的中心意识;“五种工程能力”即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信息收集与分析能力、协调与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并在具体上、中、下游技术中提出了具体应用标准。
生物与制药学院把“五种工程意识”和“五种工程能力”充分贯彻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构建之中。近两年,学院系统修订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发酵工程》《生物工程设备》《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工程设计》等核心课程教学大纲。与企业联合开发《工业微生物学》《酵母的生产与应用》《酵母生物化学》等课程,编写了《生物工程生产实习指导手册》,录制了中试放大规模的微生物接种录像、工厂布置设计录像等,增强学生学习的实景感和实际效果。
“一制三化”创新培养模式
创新型人才需要创新性的培养方式。作为校级试点学院,生物与制药学院打破以往的条条框框,让人才培养过程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办学规律。学院坚持“土洋结合”,让“洋办法”更接地气,探索出具有自身特点的大类培养与分流、“一生双师”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等培养模式。
从2014年起,生物与制药学院对新生按照生物资源与工程学科、化学与制药工程学科两个大类进行培养。第一学年结束后,学业成绩在30%的学生可在学院内选择专业修读,其他学生则可在大类内选择一个专业修读。这一制度实施后,学生基本不用再为选择专业发愁。
进入二年级后,学院通过双向选择为学生配备专业导师。专业导师既可以是校内的专任教师,也可以由合作企业的高级管理、技术人员担任,给予学生一对一、全方位的专业引导。学院聘请了湖北安琪总工程师李啸、宜昌人福药业总工程师李莉娥等一批知名企业专家担任专业导师,组成了一支高水平导师队伍。
生物与制药学院倡导主题式、案例式、讨论式教学方式,鼓励教师选择特色课程,大胆尝试翻转课堂,主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学院大力推动本硕贯通培养,积极为本科生搭建科研平台,引导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早进团队”,本科生跟着老师做课题在学院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四个一”打造“一体化”育人升级版
真学真干才能练就真功夫。一件高质量的工程设计作品、一项科技创新课题、一次系统的企业实践、一份完整的“互联网+”创业企划书,是生物与制药学院提供给学生选择的实训项目菜单。学院充分利用校企共建平台、校内科研基地,以国家级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大赛、“挑战杯”创新计划大赛、“互联网+”创业计划大赛等有影响力的学科竞赛为风向标,进行团队式、系统化的综合工程训练,并要求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两个以上实践项目,至少取得一项校级以上竞赛成果,使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向特色化、创新性、全覆盖延伸。
工程设计能力是专业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融入了生产工艺、设备设计或选配、车间设计、成本核算、生产运营、认证管理等要素,是对人才培养效果的综合检验。生物与制药学院瞄准这一目标,成立了工程设计协会,开设了《质量源于设计》素质拓展课,邀请企业设计专家共同参与,通过春季培训、暑期集训,指导学生完成一份药物生产工程设计作品,使学生工程素养得到明显提升。在第五届全国制药工程设计大赛上,学院参赛队从309支队伍中脱颖而出,包揽了比赛一、二、三等奖。
近年来,生物与制药学院学生的参赛率均达到50%以上。去年,全院共组织校级学科竞赛5项,参与4项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获得奖励20余项。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
编辑:刘晓阳
编审: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