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圆满
——致2015届全体毕业生们
徐勇民
毕业季岁岁相似,毕业生年年不同。
回
顾大学生活,怎么看都像是重翻抽屉中的记事本,头几页必会写满新年或新学期如何计划打算怎样等等豪言。之后,写上字的页面多半是越来越少,再往后,余下好多空白页懒得续写,还一再宽慰自己说要做的事太多太多。待毕业时再记起翻看,自然也有虚掷了些许岁月的一丝负疚。当年的我们,大多如此。
艺术教育,教学相长。师生身份与各自的思维方式在校园中实现着隐性转换。吐故纳新是任何一种生命的体征。大学教育的成功之处,是尽最大可能地让学生们学会独立思考,用挑剔的目光去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属于自己的问题,乃至,去发现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比如,我们可以看到,尽管艺术形式已经开始以多元视觉表现手法解读历史与社会文化演变,但在今天,从学生到教师,我们仍会面临上世纪初蔡元培先生忧虑地意识到诸多创作与欣赏这类属于美育普及的问题。
在大学学习期间,除了课堂教学,同学们通过去美术馆、博物馆看古今中外大师们的作品,去建筑工地、实习工厂、实习基地采风以各种专业学习的方式了解社会的发展脉动,还了解名不见经传的民间艺术家们的作品,并不乏还可看到被捧为“大师”真假难辨的作品。也许,你们盯着屏幕欣赏作品的时间要远甚于看原作或实物,毫不奇怪,这完全取决于头脑与手指之间的选择。艺术教育的教学方式和观念在社会变革中发生应有的或不那么及时的变化。即便如此,我们仍然欣喜地看到同学们在文化的脉流中左右逢源如鱼得水,你们的毕业作品如春夏秋冬四季迥异的生机,别样映日。相信在未来,每位同学都会在多元文化样式的比较中,懂得专注懂得欣赏懂得判断也懂得如何创新。
文化多样性的传播已形成并持续影响着当下艺术教育的生态。每位同学在专业学习中都怀揣梦想,时而忙碌时而闲散。网络终端已将视觉艺术实体展示空间转换为虚拟的视觉体验,自我判断变得随时随机摇晃不定。教师和学生整日在新知中摸爬跌撞,既要努力尝试充满新意的视觉人文体验,又要实现以平凡的语言叙说心境的文化坚守。在中国高等艺术教育初现尚未成熟的面貌时,我们应警觉到视觉艺术传播载体应有的文化负荷,去注重形成理论思考与艺术表现在文化交融中应有的宽容姿态。
诚然,我们由衷地希望每一位同学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成就大业,但其实,毕业后的未来,同学们中的许多未必一定非要成为艺术家设计师或是批评家不可。知识的传播与接受,如同空气中植物花粉的飘移授受,出人预料的“种瓜得豆”也是教育特有的成果形式。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何番事业,同学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审美判断力,一定会贮存为强劲助力且与日俱增,在未来成为滋养、丰富和壮大人生事业取之不尽的智慧红利。
2015年欣逢我校自武昌艺专建校发展至今九十五周年,湖北美术学院成立三十周年。回忆当年我毕业于这所学校,有幸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后第一届(也是人数最少的)毕业生。2015届的同学们是我校迄今人数最多的一届毕业生,其间相距已三十多年。每一届毕业生们此时的心情,既有对自己顺利完成了学业即将融入到新的社会空间扑面而来的兴奋,同时,又难免不去抱怨读书期间这不称心和那不顺意。想想此刻,同学们的心情也会是如此吧?
反反复复的谆谆教诲、嘱托与勉励等等说不完的忠言,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你们听到了已经很多很多了。学习期间,老师们和所有的教学工作者管理者们,还有你们的家长以及社会不同的部门群体,为同学们健康成长也做出了很多很多。毕业之后,作为国家公民,你们应具备的品质将是不言而喻的。文化传承就是这样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链接起付出与回馈,使我们生活具有了文化的价值,也构成了我们民族记忆中永不褪色的精华。
一位刚退休的教师(也是位优秀的艺术家),在昙华林艺术区工作室对采访他的学生说,一辈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是一件奢侈的事。是的,将每一个平凡的场景中的平凡作为,一一累积集腋成裘,必定会折射出钻石般奢华的光彩。痴心事业,正直做人,坚持做你的年龄要求你应做的事,有什么能比这更令人愉悦的呢?
只要认定学无止境,脚步当然不应停歇。能将毕业时身边记事本的空白页从头到尾续写圆满,也是不容易的。我们的眼界会因心中存在的梦想而变得宽广,我们的内心会因为可以实现的梦想而变得强大。毕业之际,或是毕业后的某一时刻,同学们中的某一位也许蓦然会记起这样的一句话——别把自己给搞丢了。
我们的国家正发生为世人所瞩目的种种变化。我们的城市乡村、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家庭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正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种巨大变革会将使我们国家更加富强,我们民族的文化肌体更加健壮,同时,也将使我们每位同学的心中愿景更加引人入胜。
——祝福你们,可爱的同学们!
——谨以本文与湖北美术学院2015届全体毕业生共勉。
2015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