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涛,汉族,1969年11月出生。1993年6月于湖北美术学院雕塑本科毕业,2002年6月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任教于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系主任、副教授,中国雕塑学会理事;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曾获得《2002中国北京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优秀奖,《中国姿态第二届中国雕塑大展》,中国雕塑新锐奖等奖项。参加《“对话兵马俑展”欧盟与中国雕塑家作品提名展-武汉巡回展》、《中国·比利时当代雕塑作品展》、《st.art就地出发--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国际大展》等展览活动。代表作有·祥》、《女史箴图》铜像、《后花园》等。
张松涛是一个不断破茧重生的艺术家。在他近三十年的艺术创作生涯中,在看似一件件相对独立、形式上并不趋同的作品中,隐埋着迷人的线索。近日,校新闻中心学生记者在雕塑系办公室对他进行了专访。
忆与艺的契合
拥有一位喜爱水彩的父亲,让孩提时期的他便受到家庭氛围的熏陶,身与心、个体与艺术早已交融。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开始上小学的他就拜师求艺。张松涛说,“启蒙老师在我童年时期扮演着艺术导师与指路人的角色,教会了我绘画的基本功,也就是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养成了勤动手的好习惯。”
1989年,张松涛成为了湖北美术学校的一名学生。大学时光对于他来说是美好的、淳朴的。可怀念师生之情,可想当年之乐景。当时读艺术的学生不是很多,规格与现在也有不同之处,一个班只有6到8个学生,而老师有时候比学生人数还多。在与老师频繁接触的有利条件下,张松涛的学业与专业知识得到快速而有效的提升,无形之中,每一个老师的艺术风格与艺术技巧都带给张松涛以艺术启迪。
张松涛不禁感慨道:“藏在记忆更深处的是为雕塑老师在制作中担任助手的过程,看老师用一点一滴、一砖一块将石头、金属等硬质材料垒碶成一个物件,并赋予该作品新的内涵与生命。每一次我都会感到愉悦,体会到认真与情感。”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常常强调“干活”,“劳动”会磨练出技巧与思考,动手与劳动是雕塑必不可少的手段。张松涛说,“这些话我一直谨记在心,在创作中始终贯穿着手工技巧的影子。”他强调,“因为人的言论与智慧所达到的只是实物上的,必须将一个时空的横截面通过他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所以一定要通过具体的塑造、实体的劳动来锤炼技巧,从劳动中获得感悟与灵感。”张松涛坦言,对手工技巧的留恋类似于一种乡愁般的怀旧情绪,是回归家园的寻根的心灵欲求,为飘浮的失重的精神找到了归宿,找回重心的稳定。
时间稍纵即逝,大学的四年时光匆匆而过。忆起毕业时的心情,张松涛说:“临近毕业那一年,虽然心情有点复杂,但对于未来并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划与打算,当时只是想着眼于当前,就会水到渠成!”毕业后的张松涛也徘徊学校与社会的门外好久,这也许就是艺术自身的发展逻辑牵引着艺术家自由而自然的生长着的“结果”。
好漂亮的草 180×140×60cm, 铁丝 2009年
后花园 120×80×120cm,纸浆 2002年
华丽的柱(杭州) 石、锡合金 高300cm 2008年
坚持与等待的馈赠
在从事艺术这条道路上,经常会有人说从艺并不易,将艺术家的状态分为两种,一种是成功,一种则是失败。但张松涛认为,成功与失败并没有十分清晰的界限。人生总是一个阶梯连着一个阶梯,总会遇到各种瓶颈,更多取决于自我的处理态度。“我体会过失败的痛苦,成功的喜悦,但现在看来,没有必要一直涡旋在成功与失败的泥淖中,人总有自己到达不了的地方,在这些经历中我学会的是等待与坚持。”
正如张松涛所说,他曾悬空过,也曾经掉落地面,但对于艺术,他始终坚守。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弧度里面,艺术已经与他的生活相互交融,不可磨灭。当被记者问及“如果把雕塑或艺术比作一个物件,您认为像什么”时,张松涛并没有马上回答,他说“这个问题,在我那里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我找不出什么东西与艺术或雕塑相称。而无形之中,生活给予我的馈赠,我全部转换成为艺术的灵感。”
与很多人相似,张松涛也喜欢米开朗基罗《大卫像》等很多作品,但又不同于很多人,对于他来说,同一时期没有固定喜欢的流派,只是看想看的部分,来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坚持自己的艺术方向,坚持把握三十年来的艺术原则,创作出形式上相对独立并不趋同的作品,从多种材料上寻求可能性,通过塑造外物的形态领悟参不透的道理。创造的过程其实是寻找的过程,寻找作品自身所应有和本来就有的实在,找到它的发展规律就感觉到了灵感的来临,一种神至而意会、游刃自如的酣畅淋漓。
近期,张松涛携带其作品《一隅》访问了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北人(策展人)在《漫延的铁线描》中评论张松涛用“雕塑版的工笔花草”形容其近期作品的创新。他说:“张松涛沿着手工、结构、材料、场景、能量和精神的路径,从草丛中像我们走来,并向自然历史和生命哲学的远方转过身去。”
精 纸浆70×70×110cm 2001年
龙凤呈祥,200×160×60cm,铸铜
龙凤呈祥娃娃三 木雕 80×50×40cm 2011年
娃娃肖像 青铜 40×50×70cm 2013年
传承与创新的际遇
九层之塔,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身为艺术家和教育工作者,他语重心长地对记者说:“精、勤、敬、紧、静,是作为一位教师应该有的专业态度。我要对得起教师这个职业和称谓所赋予我的责任,不负众望,不负家长所托。”
张松涛表示,作为一名教师,要做到思想活跃,不仅要拥有精于创作的精神,还要具备勤于创作的自觉,要将创作的体验融入于教学工作中,达到无形之中教育学生的作用。“教师的本职是传道授业,但在纷繁复杂的大环境下,难免有的老师会受到干扰,无法做到一心一意,这就需要我们多一份自守与约束。希望我们的教师都能将这份旁骛之心表现在创作、教学中,释放能量,与学生构建交流的支架,通过教师将师生埋藏的艺术薪火传递给一代又一代。”
同时,身为雕塑系主任,张松涛也向记者提到了雕塑系的课程规划与创新。他说,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由于历史和大环境的原因,人们对于抽象相对缺乏了解,学院的雕塑作品偏于写实。直到21世纪时,开始向西方吸收借鉴,与时俱进,艺术风格也有了改变,雕塑作品的制作范围与技巧都得到延伸扩展,美感层次得到了大幅提升。张松涛表示,中国传统文化是雕塑作品的传统与基因,雕塑创作绝不能脱离传统文化,只有与中国文化紧密结合,作品才更能透露出中国人的自信与底气。现在,雕塑系虽然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外开放,但其实质依然是秉承传统,将传统教学体系向当代靠拢,在遵循传统的教学思路与学术传承中不断尝试前进,从而孕育出新的雕塑教学体系。
张松涛谈到,雕塑系在传统的基础上做了很多尝试,包括材料、实验课程、增加技法手段、创设实习基地等。因为雕塑本就是一种直观的造型艺术,过于单一简单或是千篇一律的材料很难让人感受到作品的独特性,更不用说感动人的思想。要想创作出一件好的作品,就要敢于借助多样材料呈现美,好的材料本身就能表达肌理的效果,材料的发展也必定会随着原有材料的基础而不断探索、扩展、解构。同时,雕塑系的课程体系创新也十分注重交流和借鉴,他进一步谈到:“我们在传统授课上加入了校内外教师讲学,聘请外教,开设长期的对外交流项目,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工作坊方案等等这些做法,我在学生身上看到了兴趣与认真,更有不少的惊喜。”
女史箴图80×60×90CM,铸铜
女史箴图 纸浆、木、锡 200×170×70cm 2004年
石痕 木质 组合约4m
石痕 石 1300 ×1000 ×100cm 2013年
采访结束,张松涛寄语广大青年学子:“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希望你们多走出去看看,将沿途的风景加入你们的人生履历。”
游丝-象(风地观)混凝土、电阻丝、220伏民用电‘120cm×60×50cm
玄武 木雕 100×120×200cm 2015年
玄武 木雕 100×120×200cm 2015年
一隅 铜、铁、锡、陶、玻璃 600×80×300cm 2014年
局部 180×140×60CM,木,锡合金2008年
种植计划-草 铁丝 200×180×50cm 2010年
责任编辑:王小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