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话
诚然,岁月的舟辑总是在不经意间承载着人们从阳春到盛夏,从金秋到冬雪。自然界的轮回有春夏秋冬,人生中的旅途有喜哀乐。
本次为大家介绍15级壁画与综合材料绘画系在校研究生陈翔宇系列作品
《文殊》 干壁画 50-50cm 2016年
Q:画面精致,画笔流畅,可以说说你对敦煌壁画的观点吗?
A:历来敦煌艺术都是作为壁画艺术的宝库而存在,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历史文化价值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珍视的。但是如果要让我来说的话,我最看重的是三点,第一是壁画本身艺术性,它的构图、造型、色彩都是大型壁画艺术创作典范,从宏观大局到具体的细节,它能巨细无遗地完整呈现给我们,这点是专业性上的了不起,值得深入学习;第二就是画面上所记述的经变故事、历史故事、以及各个时期背景下,这些壁画故事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服饰、礼仪生活用具等等,它是以故事为依托夹杂了大量真实背景的艺术呈现,有很高的文化价值;第三则是敦煌壁画背后的精神价值,因为信仰所以才有了敦煌壁画的伟大,才有了大家的关注,看着一张张精美巨大的壁画,虽然历经沧桑充斥着各种残损剥落,但也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能更为深刻的感受到文化损失历史湮灭的悲怆,才能重新反观自我,在精神上有新的认知,包括壁画本身也是画工们衔着油灯在深邃的洞窟里一点点地描摹而出,这种认真专注就已经是我们这些学习艺术的人终身奉行的。
《震》 壁画 75-120cm 2013年
Q:传统中国画所一直强调的“墨”也有“五色”之分,所谓“墨即是色,色即是墨;但在关于壁画研究的过程中,人们似乎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了对于画面本身的考证上,却忽视了其基本的色彩表现,能说说你是如何看待壁画的线稿和色彩稿呢?
A:首先墨分五色应该是最早在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所提出的,时期为中晚唐之交,对中国绘画由唐代的繁华绚烂到两宋的意境远淡水墨画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绘画理论依据。但是我们反观壁画艺术的功能是有公共性、装饰性、记叙性为主,更多的受众是普通社会成员,和后来两宋时期兴起的文人水墨有区别,所以壁画的艺术表现手法多看重构图造型,设色上也是多为浓郁的色彩,为的就让大众接受以及在公共的场所存在的时间长久的性。这点就和便于个人收藏观赏保存的水墨画有质的区别,也是两者侧重的不同所在的原因。
《闲望》 综合材料 90-100cm 2017年
Q:大家都知道徐悲鸿的马栩栩如生,这幅作品吸引我的不仅仅是这匹马,后面的背景也映入眼帘,像是马踩在七彩云朵上。
A:这是我个人的一些小兴趣爱好,因为不太喜欢过于具象的勾勒,就像做梦一样,既然要在虚幻里恍恍惚惚,那又何必再给它立各种规矩,把真实挪移再冠上其他的名字,所以我更喜欢在这种似梦似幻里留着一小段似假还真的存在。当然,这也是我个人一些不成熟的艺术思维和表现方法吧。
《绝地》 综合材料 80-190cm 2017年
Q:马的眼神和它健硕的肌肉,仿佛是在奔跑中注意到了什么,可以说说这幅作品的最让你满意的地方吗?
A:这幅作品也是一时的兴致所至才画的,当时看《贞观政要》对唐代的繁盛开明非常崇拜,就很想和它有一个相遇,就借鉴了唐代画作,创作了这匹绝地飞奔的大马,也可以看到它是眼神是回顾的侧目,就是想突出是在翻滚的历史烟尘中,我与疾驰中的它的一次擦肩而过,因为太快已经跑过我的身侧所以它只能侧目回顾看一下我,又要继续向前奔跑。
《唐宫旧梦系列》 综合材料 2017年
《唐宫旧梦系列》局部图 综合材料 2017年
Q:《唐宫旧梦系列》让人感受到来自大唐盛世的繁荣气息,但是人物是没有表情,能说一下吗?
A:是的这是一个创作的局部小稿,正如你说的那样,虽然能感受到繁华,但是看着这些没有面目的宫女,又显得很不舒服,这也正是我对于盛世没落,繁华凋敝的感慨,而她们没有面目,也是与我们之间的无言以对。
《空花幻月》 金属冷锻 50-50cm 2014年
Q:冷锻工艺精度高,用料节约,质量高;铜打铁铸,反复调整物件形态,考验着作者的耐心和细心;做这个物件的时候有碰到什么挫折吗?
A:金属工艺觉对是最考验人的耐心的,在做这件作品的时候因为对于自身能力的估计不足,以及对材质的性能考虑不足,所以制作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像用火,煅打,錾刻等等都出现了预想不到的难度,为了保证最后的效果能够和最开始的预想的一样,又进行了很多因势就形的改动,图纸由最开始的五六张增加到十五六张,还好在老师的指导下最终如愿完成。
艺术简历:
陈翔宇 , 汉,出生于1990年7月 师从壁画与综合材料绘画系导师冯建平
展览及获奖:
2010年考入湖北美术学院壁画系
2014年作品《空花幻月》《水镜禅心》获得优秀毕业作品
参加“14届优秀毕业作品遴选展”
2014年论文《汉代艺术精神在现代艺术构思中的重要影响》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
2015年考入湖北美术学院壁画系研究生
2016年作品《文殊经变》获得敦煌壁画艺术精品临摹大赛二等奖
2016年受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邀请赴莫高窟考察学习
2016年代表湖北美术学院前往南京艺术学院
负责第九届中国现代手工艺展的展示工作
2016年作品《水镜禅心》入选第九届中国现代手工艺学院展
2017年入选为湖北美术学院“艺·馨”选树计划优秀学生代表
2017年作品《天蓬元帅》《雪狮子》等入选“艺·翼”原创作品展
2017年作品《常静》《空花幻月》入选湖北美术学院“艺·馨”学生代表作品联展
2017年作品《水镜禅心》入选“再造--1017全国学院当代手工艺特邀作品展”
2018年作品《镜花水月》获评“好生活,好空气”特邀环保主题展优秀奖
接下来为大家介绍17级壁画与综合材料绘画系研究生米鹏程的系列作品《11天》
《11天》 油画20-30cm 2017年
Q:为什么选择卷纸当作本次记录性创作的题材?
A:我一直从身边的问题和状态着手进行创作,卷纸是很贴近自己生活的一件物品,而我则是纯粹的为了记录自己跟这卷纸的一段时间和状态。其实它也可以有很多变化,恰好可以通过对卷纸的变化来反映自己跟其有关的一面,至少这一面是不掺假的。但《11天》不能将自己的全部都清晰记录,这件作品不是连续的11天,间断性的记录反而能更加真实的展现自己。我在努力表达的不仅仅是的记录性质的作品,希望有一部分创造和发挥在里面,我觉得这样才更有意义。
《11天》 油画20-30cm 2017年
《11天》 油画20-30cm 2017年
《11天》 油画20-30cm 2017年
《11天》 油画20-30cm 2017年
Q:《11天》系列讲述卷纸每天的变化,是对生活场景的一种表达,这个场景是在向大家阐述什么吗?还是说《11天》系列是你对生活中某种生活节奏的领悟?
A:这个系列其实是我在尝试创造新的东西,不是基本的写生绘画。每当我创作出新的东西来时就很兴奋,能在短暂一瞬间留下些属于自己的东西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Q:“看到《11天》里面的卷纸每天都会少一点,这样做有什么寓意吗?
A:卷纸刚刚开始用的时候,变化很小的,越是用到最后,卷纸的粗细变化就越快,这与一个寓言故事有一些类似:荷叶一天长大一倍,十天长满整个池塘,而第九天的时候荷叶仅仅才长满池塘的一半。卷纸和荷叶的变化往往在最后的阶段变化才是最显著的。
《11天》 油画20-30cm 2017年
《11天》 油画20-30cm 2017年
《11天》 油画20-30cm 2017年
Q:《城市》让人感受到了人们所处生活的格局大小和城市的发展状况,这幅作品中单独的蓝色块是什么寓意呢?
A:《城市》系列的作品中分别有不同色块的区域,这些区域中的布局和颜色这些都是我编的,因为我对这些位置并不熟悉,我只能去主观创作,这也是一个新的城市吧。
《城市》130-290cm 2017年
《城市》130-290cm 2017年
《城市》130-290cm 2017年
Q:《城市》作品看的出画面中心是以河流为主的,创作这样的作品的时候心里所想的是不是回归城市呢?
A:我在武汉这个城市生活了很有几年了,于是就想创作一些关于这个城市的作品。自己从身边出发,寻找熟悉的街道、房屋、景观等等。发现没有找到特别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于是便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去观察这个《城市》,结果让我对它更加陌生。《城市》状态是自己非常想表达的一个主题,竭力通过对城市的观察角度和作品呈现来记录自己的生活点滴。于是在这样一个很“夹生”的状态下,强行创作了一个自己很不熟悉的《城市》,加入了很多主观的想象,或许在这段时间中熟悉而陌生才是自己对《城市》的真实情感。
A:在美院呆了有些时间了,学习了各种各样的创作手段,见识了形色万千的同学老师,也受到方方面面的艺术熏陶,可终究能改变自己一些的事物却寥寥无几。我非常庆幸能够接触艺术这个“圈子”,在这里便可以不断创作新的事物。而我的创作基本是从“自我”开始,通过自己的观察角度去理解和反馈周围的一切从而记录自己的某种状态。试图创作出能够表达当下最真实的自己,记录最符合自己状态的作品。在我看来,从事艺术创作就必然要认清自己,每个人都是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了对自我的全面认识理解,新的艺术理念自然便应运而生。其实感觉自己还是很肤浅,没有进行深层次的独立思考,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艺术表达语言,还在慢慢寻找和摸索。
Q:学习是一份长久的事,需要不停汲取,每份艺术作品都会有个人的独特的情感在里面,希望你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表达语言。
艺术简历:
米鹏程,汉,出生于1992年10月,师从壁画与综合材料绘画系导师叶庆
展览及获奖:
2012年本科就读于湖北美术学院
本科期间入选“致美拔尖计划”
2016年评为优秀毕业生
本科毕业创作《忆·象》入选学院空间展《拓变》
2017年硕士就读于湖北美术学院
图片来源:陈翔宇米鹏程
责任编辑:廖姝雅 王安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