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不曾想象,这里会有如此遭遇
这里,是我们的家
这里,是我们的武汉
///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归来
武汉的春天、街道、桥梁、码头
也都会如期而至
///
若干年后的某个春天
你骑着自行车路过东湖
也许会想起此刻
那年春天的故事
3月8日零点_
由优酷拍摄出品、著名演员徐帆倾情献声的纪录片《冬去春归》第一集《隔离城下》上线,这是第一部由互联网拍摄出品的中国抗击疫情纪录片。3月8日第一集上线以来在优酷首页推荐,目前观看评分9.5分。
2020年春天的第一现场,《冬去春归》坚守纪录价值_
摄制组走进了武昌区、汉阳区、黄陂区、江汉区、江夏区、硚口区、青山区、东西湖区、江岸区的千家万户。
在《冬去春归》的故事中_
有护士医生、志愿团队、东航机组、病患家属、早餐店老板、海外华侨、居家的普通民众,无论是城中人的努力还是城外人的守望,疫情之下中国全景视图的不同侧面,必由个体、群体共同展现。
▼
(点击文末阅读全文查看完整版影片)
毕业于武汉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校友康成业,以总导演的身份将镜头聚焦在每一位温暖坚守、默默努力的普通人身上,用影像记录真实触动的故事、众志成城的决心。
他用纪录片《冬去春归》温暖寒冬,迎接即将到来的每一个春天。
///
纪录片中有武汉的吉庆街、司门口、江汉关、东湖绿道,那些曾经人潮拥挤的街道变得空空如也。
导演倾情自述
想要为这座城市做点什么
这是康成业在疫情肆意蔓延的大年初二做的决定。
他说:“我在朋友圈看到很多关于武汉疫情的消息,坐立难安。这座城市承载着我的青春、我的回忆,还是想要发自内心为它做点什么。”
随后他与制片人好友沟通,并联系到优酷负责人一起协商方案。
这是全新的挑战
1月28日开始策划,31日得到优酷内部正式立项,2月3日完成团队搭建并开始调研,2月9日正式开机拍摄。
作为唯一进驻到一线拍摄的互联网纪录片团队,优酷纪录片在拍摄沟通、设备选取、成员精简搭配,甚至拍摄期工作人员、设备防疫等环节,都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全新挑战。
作为这个纪录片的总导演,康成业谈到:“当你站在总导演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项目的时候,你要考虑这个项目的维度、讲述的角度等等,要考虑片中很多比较综合的因素。”
从50多个人物及其故事中筛选拍摄对象
“武汉还有些人拍反思,拍批判,那我们想记录下个体人物。”在选题上,康成业下了大功夫。
他坦言,做纪录片,重要的是先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纪录片选题从国内外50多个人物及其故事中筛选,最后精简到可执行度、选题独特性都达到要求,才能确定拍摄。
“做事情都会有困难,困难都不是问题,有问题的话那就是不愿意去解决困难了”。
记录当下鲜活面孔
世界各地的拍摄组同时工作。在参与时代记录的初心之上,《冬去春归》分赴武汉、北京、上海、青岛、南通、昆明六地、更是去到乌干达和美国。
跟随拍摄了疫情之下身处不同时空、不同风暴眼中的普通人,主要人物和线索超过30个。经营早餐的小饭店、奔波在路上转送物资的志愿者、走街串巷排查的基层工作者、配合防疫政策在家自主隔离的一家人,以及在抗疫前线与病毒抗争的医生们......
那些在纪录片里、时代当下生动鲜活的面孔,是最真实最勇敢的存在。
3月8日,康成业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门口,想拍一些医护人员们离开的镜头。最后一位医生上了车,关门,正当康成业准备关机时,他又打开了门,对着在远处拍摄的康成业挥了挥手。
康成业在朋友圈写下:“人间是无恙的,可在医护人员的心里,在病人的心里,在病人家属的心里,或许,并不是无恙的。”
主视觉设计团队
值得一提的是,纪录片的海报设计,康成业专门联系母校武汉传媒学院的同学们设计制作。
海报设计团队中,设计学院指导老师团队的戴承怡,化当下的真实感受入自己的作品,尽一笔一划送出对逆行者们的由衷致敬。海报以战斗在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为主体,配以文字,符合主题又不失创意。
/他们的工作就是守护患者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我没有觉得我是英雄,我就是做这个工作的。」
--许绿叶(武汉市长航总医院感染科专家)
/志愿服务像一张网把我们的生活隔离在病毒之外/
「我们这个年纪的人虽然没经历过战争,但这就是一场战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打赢这场战争。」
--防疫志愿者霍霍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归来,因为此时此刻未来将至的每一个春天将会变得更加珍贵。」
「这座沸点频出的城市瞬间改变了它原有的状态......整个城市进入待机模式,等待着属于它的重新启动。」
「在若干年后的某个春天,当你再次骑车,穿行在东湖畔,借着夕阳望着这个城市的轮廓,你也许还会想起此刻。」
--冬去春归·2020疫情里的中国第一集
完
稿件| 叶信乐蔡弘禧
图片|《冬去春归》
小编 | 吴郁
责编 | 刘含曦
审核| 乐毅 赵洲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