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战场”仅1平方公里,辖区11千米道路纵深不足千米,每天车流量达25万辆。他创新实行适时交通组织,渠化交通,用时间换空间,使“卡脖子”路段变得畅通无阻;他推行文明执法口诀,摈弃交通执法陈规陋习,被誉为“文明交通的践行者”;他开通微信公众账号,运用新媒体开展网上交通服务于民,网友称赞他是“指尖上的智慧交通”。他就是从警18年的是重庆渝中区分局交巡警支队上清寺大队大队长黄涛。
黄涛为群众耐心答疑。资料图片
1、从菜鸟到榜样 意外成交警他一站就是18年
1996年,一个偶然的机遇,黄涛考上了警察。那时,香港的警匪片很流行,考上警察后,黄涛兴奋了好一阵子,以为自己马上可以像那些刑警一样除暴安良了。可培训过后,因他身高超过1.75米,就被分配到了重庆交警总队直属大队。
然而,黄涛的第一次交通指挥秀,就给他造成了心理阴影。有一天,领导带他们新来的去体验指挥交通,领导让他去指挥台试试。由于是第一次,黄涛显得既紧张又兴奋,刚上台时还有些许兴奋,不过面对四方而来的涌动车流,顿时手足无措,“毫不夸张地说,一分钟不到就把临江门堵起了”。
黄涛觉得打铁还需自身硬,必须练好专业技能才行。在分队长郑直这位师傅的指导下,黄涛没事就跑到石桥铺、大坪看老民警指挥,自己就在远远的地方,比划练习,而这一比划就是18年。
烈日下,黄涛正在指挥交通。资料图片
“我认识你们黄大,天天从我这里过。”在上清寺转盘,经常会听见有居民叫“黄大”这个称呼。黄大就是黄涛大队长的简称,从警这些年,黄涛以队部为家,上班最早,下班最晚,给辖区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黄涛成了老民警,带了团队,他希望能给年轻人做个榜样,多多帮助他们。他经常说:因为有时看着那些稚嫩的“菜鸟”,就好像看见了当年的自己。
2、1平方公里的"战场"有25万辆车流 他让"卡脖"路成通途
41岁的黄涛从警18年,长年战斗在公安交管第一线。他的“战场”仅1平方公里,辖区每天车流量却达25万辆。他坚守的上清寺转盘是重庆有名的交通枢杻,进出渝中闸口,每天8个方向、超过25万辆车流在此交汇,是名符其实的“卡脖子”路段,一旦堵塞,大半个渝中区将交通瘫痪。
黄涛实地调查,积极改变拥堵现状。转盘容量不能再拓展,他就提出“以时间换空间”理念,一个堵点制定一个疏导方案,一个时段拿出一套解决办法:在进入转盘的4个节点实行变换车道、单向通行等交通组织方式,减少车辆转盘交叉;针对早晚高峰车流量出现超饱和情况“未堵先疏”,在车流量集中时段及常规拥堵时段提前上岗,清理路面占道。经过黄涛的积极作为,协调指挥,辅以信号灯管理等方式,上清寺转盘逐步形成均匀有序、快速畅通的通行状态。
黄涛疏导交通。资料图片
上清寺大队辖区遍布行政机关和中小学校,办事和接送学生车辆众多,停车位难求。黄涛积极与辖区有临时停车条件的原雾都宾馆和市邮政管理局协调,增设300多个临时停车位,乱停乱放造成的交通压力由此缓解。事故隐患的排查事关交通安全和道路畅通,黄涛结合实际制定了辖区事故隐患排查机制,将其分成4个网格,4个中队逐一包干,近两年,排查消除了防护栏年久失修、路面破损等10余个事故隐患,确保了道路的安全畅通。黄涛还充分借助重庆交通广播平台,实时提供辖区交通状况,播报路况,提示择道行驶。
黄涛认为,“民警路面积极作为是打造快速交通的关键,而模范带头则是战友积极作为的动力。”每天早晚高峰,他第一个走上战位;无论酷暑严冬,他总是在路况最复杂、工作强度大的路段坚守;战友有事请假不在岗,他跑过来顶着;阶段性“急、难、险、重”任务一来,他站出来扛着……战友们说,黄大队长的率先垂范就像无声的命令,带动激励着大家不令自行。
3、自编交通"纠违文明口诀" 改掉陈规陋习就得不怕痛!
在上清寺大队辖区,以往“违章停车一律拖移””、“违章变道扣证罚款”等不规范、刺人眼球的警示牌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统一标识、充满人性化的标语标牌。
2012年8月,为了彰显人性执法,黄涛和同事花了4个多月时间彻底清理取缔300余处(个)非国家标准标识标牌。在完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行人过街通行设施、路口渠化设施、出行引导与指路设施及残疾人驾车无障碍设施的同时,又补充完善了辖区单位、学校等门前路段警示、提示标志和减速设施的设置。
为了自己和同事能将规范执法牢记心间,黄涛在总结前辈经验的基础上,改编了一首交通纠违文明口诀:一好二请三敬礼,四查证照五对比,六指事实七听辩,八处九告十祝愿;拍照取证要全,撤除现场要快,查看证照要细,判定责任要准。以此规范言行,践行文明交通。
黄涛坚守高峰。资料图片
黄涛说,作为文明交通的实践者,得改掉陈规陋习,而真改就得不怕痛!交通执法接到群众投诉,黄涛从不护短,他领着当事民警到事发地还原现场,客观分析理性判断,让民警从内心深处认识到问题与不足,让群众感受到**的诚意。2013年年初,有一名群众反映,他轻微交通违法后,被交巡警收取驾照让他在一边等着,直到这位交巡警上完晚高峰,足足等了一个半小时。黄涛揪住此事不放,定下了规矩:轻微交通违法必须现场快速处置,处事民警上早晚高峰时,则必须叫另外队员立即前往处置。有意拖延时间、变相增加处罚的陋习在他的严整后终结。
黄涛及同事提高了文明规范执法的能力,个人能力的提升也给队伍带来了荣耀。近3年来,黄涛先后获得“全国吴一心式交警大队长”、“重庆市十佳交巡警大队长”、“重庆市交巡警工作贡献突出个人”等多项荣誉,荣立两次二等功。他值守的上清寺路段被评为“文明交通示范路”,下辖的“市委岗组”被评为“文明执法示范岗”。
4、新时代用活新媒体 "指尖上也有智慧交通”
2010年8月,一公交车行至上清寺路段,发动机短路发生自燃,有市民拍照发帖,部分网友跟风质疑自燃原因。黄涛与公司技术安全员立即调查核实,迅速跟帖回应,舆情很快平息。
黄涛由此敏锐意识到新媒体时代已到来,他表示:“将新兴媒体运用到交管工作已势在必行,也许我迟到了,但决不落后、决不掉队。”他首先将老式手机换成能上网的智能手机,他说,换手机其实是在换思想。
黄涛通过微信平台发布辖区交通状况。
2014年3月,由黄涛提议,分局官微“平安渝中”悉心指导帮助,“渝中区交巡警支队上清寺大队微信公众账号”进入上线程序,4月底,这个新嫁娘掀起盖头。“广大驾驶员朋友你们好,我们是渝中区交巡警支队上清寺大队,今天,我们的微信公众账号正式上线,欢迎与我们互动,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这是他们发出的第一条语音信息。
黄涛介绍,微信平台除了路况实时播报、交通法律法规宣传等服务,还开通了“我要求助”功能,只需输入姓名、联系电话和辖区求助事宜,他们就会第一时间进行点对点回复,并迅速跟踪问效。
5月6日11时,一小货车因故停车,导致人民路出城方向拥堵,黄涛立即通过微信平台语音播报情况,并提醒各位驾驶员绕道行驶,稍安勿躁,正在疏通!不一会儿,网友10多个点赞发了过来。黄涛说,这样的良性互动,要是按传统老套路、老办法,想都不敢想。
5月8日上午12时,徐先生发来图片称:曾家岩轻轨站旁边红绿灯被树枝遮档了,望解决。大队民警立即实地走访,并迅速解决处理。第二天徐先生发来一个大拇指表情。黄涛说,确实没想到运用新媒体后达到这么好的效果,民警和群众都尝到了甜头。
黄涛在流动警务车上监控微信公众账号。
5月15日,市民张海伦发送求助信息,称看到嘉陵江大桥南桥头有人正欲跳桥,希望民警前往解救。上清寺大队收到信息后,立即赶往现场救援,经耐心劝解,该轻生男子放弃跳桥;5月18日,市民王岩发送求助信息,称其居住在美专校街,楼下有很多摩托违法安装雨伞,非常不安全,请求民警整治此类现象,上清寺大队收到消息后,在美专校街开展了摩托车集中整治行动,民警在纠正违法行为的同时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6月10日,市民罗茂发送求助信息,称人民小学路口的红绿灯设置不合理,驾驶员等待时间过长,上清寺大队收到信息后,立即赶往现场调研,并作出调整,高峰时段红灯维持在85秒不变,平峰改为60秒;6月25日,市民关怀发送求助信息,称其捡到一个钱包,但因钱包内无失主的联系方式,而他本人也在上班,询问民警是否可以直接交到交巡警流动警务车,上清寺大队收到该信息后,立即与市民关怀联系,并通过钱包内一个邮寄包裹单据成功与失主取得联系,帮其找到钱包;7月4日,市民张某发送求助信息,称其停放在上清寺环球广场露天停车场的轿车被上方垮塌下来的石块击中,希望民警能协助将车辆拖移,上清寺大队收到该信息后,立即派民警赶赴现场,并冒着随时被石块击中的风险,帮助市民将其车辆移走,避免该车再次被石块击中……至今,上清寺大队微信公众账号目前已提供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咨讯,通报辖区最新路况信息,受理群众求助、收集社情民意等达500余条(件)。
黄涛处理事故。资料图片
网友这样评价:“上清寺大队微信平台是‘手指上的智慧交通’,民警们不仅很‘潮’,事儿也做得实,车到上清寺地盘心里觉得踏实。”黄涛说,“微信平台运行后确实比以往辛苦许多,但我们的付出换来了群众满意。”
黄涛告诉记者,大队专门制作了二维码海报在辖区张贴供市民扫描,还印制了二维码名片向市民发放,目的是“吸粉”扩大影响力。同时他们将不断拓展完善为民服务功能,真正打造成“指尖上的智慧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