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11月1日,中兴广场,国学班师生30余人同着汉服、行古礼、诵读儒家经典,纪念孔子诞辰2569周年。
活动参与者、国贸17301班李逸雄说,活动旨在传承先贤的智慧与精神,我们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事实上,国学班已经多次活跃在师生的视野:主办“中华传统经典诗文”吟诵大赛,第五届“金飞燕”海峡两岸微电影大赛红毯压轴秀,充满着人文气息的各类国学讲座……
首届国学班于2017年正式创办,隶属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研究中心,以“服务经管主流学科,彰显荆楚文化特色,强调道艺交参共融”为办学特点,每年在全校考核选拔40名学生组成非行政班级,办学一年以来,在师生中取得较好反响。
寓乐于教 道艺交参
为了让学生深入感受国学与艺术之美,设置了书法、国画、戏曲、篆刻、茶道等实践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分成兴趣小组学习。国学班课程设置展现出道艺交参共融的特点,学生通过经典课程悟道、应用课程体道,达到修身养性的境界。
11月16日晚,篆刻组学生早早来到人文艺术楼,魏晓伟老师已经将材料备好等着大家了,魏晓伟是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的西泠印社的社员,在国学班老师的邀请下前来经院给学生们上篆刻课。老师给大家布置任务——刻三组“回”字。教室里除了刻刀划过印石的声音就是篆刻组学生们的呼吸声。老师来回巡看,不时与同学交流:“这个结构有没有问题?是不是不太稳?”
金融Q1743班袁睿岚很喜欢这种能动手的课堂,“在对话中学习,拉近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距离,亲手拿着刻刀,刻出一横一竖,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一刹间,似乎看到了摩崖石刻与历代碑林背后那一双双巧夺天工的大手!”
同一天,武汉汉剧院演员刘莹前来为戏曲学习小组教授《杀州官》片段,第一堂课讲的是功法:“戏曲强调四功五法,你上台的时候是向三点钟方向走,但身子要面向一点钟方向,屈膝立腰,这样才能显出精神气……”舞蹈室里,五名同学并排而立,轻微踮起的脚尖,刘老师一一纠正学员们的身姿与手势。
两个小时下来,金融学院农银Q1741班郭迪岚已经累得腰酸背痛,她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也慢慢悟出了戏曲所独有的虚拟性、写意性与程式性具体含义。课后,老师在微信群里发来了她的演唱音频,学员们要先聆听旋律,找找感觉。18个课时结束后,她们要拿到这1个学分,必须要现场演唱一段汉剧,通过戏曲专家们的考核。
特色课堂 传道授业
为高起点打造“金课”,丰富学生求学体验,国学班首门课程《国学导论》采取“一课多师,多师同堂”形式,每一门课由不同的老师教学。
授课团队除本校老师外,还广邀湖北省人文社科名家,共有2名长江学者、4名不同领域专家走进课堂,学生不出经院,就可以感受到学术大家的魅力。
著名戏曲史家郑传寅教授授课时,教室里座无虚席,除国学班学生,不少同学慕名前来。许多同学站在教室后面,手捧笔记本不时记录授课的重点与难点。
郑传寅教授不仅深入浅出地讲解中国戏曲知识,还通过剧照、画作直观地展现戏曲的魅力。随着画作缓缓展开,京剧青衣的神韵引发学生阵阵惊叹。课程结束时,学生们兴奋地索要老师签名,并恳请“郑教授一定来多来给我们上课!”
除课堂教学外,国学班还借鉴古代书院模式,拓展教学空间。将学生分为5个小组,由5位导师带领学生细读先秦经典,修身养性。
陈建华老师带领学生学习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小组8名成员围在一起,手捧经典,拿笔批注。每次读书会,由一名成员导读一段,讲述理解与困惑,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传播Q1741班刘广予在读到“诚其意者,自修之首也”的时候,将“修”解释为“修行”,其他同学马上提出异议:“我觉得应该是修身的意思,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个字也有‘修建,兴建’的解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通过不断追索,找寻最贴切的答案。
“读书强调‘整书阅读’,不是泛阅读与碎片阅读”,陈建华说,“在小组成立之时,我要求同学们读书要逐处沉潜、次第理会,不要班班剥剥、指东摘西。沉潜专一看文字,治心养性。”
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
首届国学班从初创到成长,具体负责日常运行的班主任谭少茹老师和各类活动主要推动者刘芝庆老师都费了不少劲。
作为一个非行政班级,学生们都不脱离所在的学院与专业,上课则需要利用大家共有的时间段,仅仅是协调一个读书会或实践课程的时间,需要反复沟通与交流。
刘芝庆博士回顾班级刚组建时的情景,“只有在上课时,老师同学都能聚在一起,课一结束,学生们回到各自所在专业,见面都难,难以形成一种集体文化。”
为此,老师们积极出谋划策,建微信群、公共号,设计班级LOGO,凝练班训。在国学班成员新闻Q1741班的董娟看来,和不同专业的同学一起在国学班读书学习、参加各种活动弘扬传统文化,“不仅是经院人文精神的一道景观,也是我们人生旅途中值得珍藏一段美好记忆。”
“讲好国学班故事”,一学年的学习结束后,在陈建华老师的倡议下,首届国学班成员纷纷写下收获。学院也积极收集学生创作的旧体诗词、书法、篆刻等,筹备在两学年的学习结束后出一本国学班成果集,作为第二期开班典礼上的新学员的“见面礼”。
“在财经院校中,不仅有经济学家长廊,也会有孔子像与国学班。努力将国学班打造成经院名片,使人文气氛在校园蔓延,这是全体国学班师生的目标。经过这一年多的实践,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积极为学校人才培养‘三有三实’人才贡献力量。”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王远坤表示。
湖北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 / 黄雅欣
图片来源 / 国学班
文字来源 /欧阳纯朴 闵晓瑞 吕可 董文佳
审稿 / 金苑
征集【文字 / 摄影 / 视频作品】
欢迎投稿至:DJxinmeit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