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背景
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编钟的出土,震惊世界!它是中华礼乐文明的重要代表和璀璨明珠,作为具有世界魅力的中国声音,不断亮相世界舞台,成为代表中国文化和湖北形象的亮丽名片。自编钟出土以后,学术界便开始对其历史成就及价值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同时艺术家也开始投身到与此相关的舞台创作中来,以编钟为主体,运用歌、乐、舞等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取得了大量的编钟音乐艺术创作、表演实践及成果。
2018年,是曾侯乙编钟出土40周年。湖北音乐博物馆以此为契机,立足于武汉音乐学院学科优势,以“编钟乐舞”作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舞蹈类项目巡展”第三期主题,举办“编钟乐舞艺术实践展”,旨于多方面全方位地展现编钟乐舞的魅力,传播编钟乐舞文化,传颂中华文明。
时间:2018年10月19日—2019年4月19日
地点:武汉音乐学院湖北音乐博物馆202临展厅
主办单位:湖北音乐博物馆
展览共展出近160余件展品,主要为书籍、音像资料、宣传资料、照片、图片、乐谱等。
展品预览
黑白照片:曾侯乙编钟
磁带:《交响曲 天·地·人》,广西音像出版社,1997年。
《九歌》总谱
(王原平、黄汛舫)
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上、下册),文物出版社,1989年。
大薄膜唱片,《编钟与乐队:梅花三弄》等曲,中国唱片出版,1981年。
《<编钟乐舞>三道弯》木雕,苏祖谦创作,熊干锄捐赠。
展览内容
展览内容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为“礼乐之乐”,通过介绍曾侯乙编钟的编列、组合等内容,阐释其蕴含的礼乐文化内涵,弘扬中华古代优秀传统礼乐文明。第二单元为“钟乐之乐”,通过介绍曾侯乙编钟的音律、发声原理等内容,揭示曾侯乙编钟的音乐性能,传颂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民族器乐文化。第三单元为“今乐之乐”,回顾近40年来围绕曾侯乙编钟进行的乐舞理论研究、艺术创作、表演实践及成果,揭示并展望以曾侯乙编钟为主体的编钟乐舞文化,在当前及今后学术研究、艺术实践、社会文化及经济建设方面可以且应该继续扮演的角色、发挥的地位。
展厅预览
展 演
为了配合此次展览,我馆特面向全校师生招募成员,组成志愿者“编钟小乐队”,让陈列在我馆的编钟敲起来。
本次展演,我馆特别邀请到了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奏员胡国庆先生担任排练指挥。展演的两首曲目:《楚风》(钟鼓齐鸣)、《魂》(编钟独奏),也均系胡国庆先生专门为我馆本次“纪念曾侯乙编钟出土40周年”系列活动而作。其中,《楚风》(钟鼓齐鸣)是根据楚人习楚歌、楚乐、楚舞的国风而作,表现了楚人载歌载舞、热情欢快的场面。《魂》(编钟独奏)则是根据战国时期诗人屈原的《离骚》而作,歌颂了追求理想、积极进取的崇高精神。
首场演出将于《编钟乐舞艺术实践展》开幕式当日,即2018年10月19日上午,倾情上演。之后,“编钟小乐队”将举行不定期展演,敬请关注!
展览团队:
总策划:李幼平
策展人:乔晴、赵路花
展演团队:
负责人 孙雪兰
编 配 胡国庆
“编钟乐舞”小乐队:
小钟:赵婧娴 孙雅晗 谢武颖 李旗
大钟:陈智麒 刘熠
大鼓:李旗
小鼓:金雪莹
木鱼:韩育昆 姚旭东
大罗:刘熠
大拨:乾爽
吊镲:官嫔
阮:易靓 吴锦钰
笙:韩育昆
箫:方添乐
古筝:高靖杰 乔星宇
图文来源/湖北音乐博物馆
出品/武汉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