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我校多篇论文入选ESI
环境生态与生物工程学院
杨浩副教授2篇论文入选ESI热点论文
ESI热点论文是指近2年内发表的论文且在近2个月内被引次数排在相应学科领域全球前1‰以内,ESI热点论文是各学科领域学术研究的领跑者,已成为我国高校评价及学科排名的关键指标之一。
据2018年3月ESI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校环境生态与生物工程学院的杨浩副教授在ESI工程学科领域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中科院一区)上发表的2篇论文“Ultrasonic-microwave assistedsynthesis of stable reduced graphene oxide modified melamine foam withsuperhydrophobicity and high oil adsorption capacities”和“Underwater superoleophobicmesh based on BiVO4nanoparticles with sunlight-driven self-cleaningproperty for oil/water separation”同时入选为ESI热点论文和高被引论文。其中“Ultrasonic-microwave assistedsynthesis of stable reduced graphene oxide modified melamine foam withsuperhydrophobicity and high oil adsorption capacities”于2017年5月首次以我校为第一单位入选ESI热点论文,实现了我校ESI热点论文零的突破。
杨浩副教授一直致力于具有特殊润湿性功能界面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通过改变材料表面的微观结构和化学组成,实现对材料不同润湿性的调控,从而使材料具有自清洁、防水、防污和油水分离等性能。近年来,针对目前环境污染中油水分离的问题,杨浩副教授重点研究具有特殊润湿性功能界面材料在油水分离中的作用,已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2016年以来在Chemical EngineeringJournal、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AppliedSurface Science和Surface & Coatings Technology上共发表6篇论文,申请发明专利4项。
化环学院
陈嵘教授团队多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
据最新ESI公布的数据查新,2018年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工新材料创新团队”新增5篇ESI高被引论文。其中陈嵘教授新增4篇、陈逢喜教授新增1篇。迄今为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陈嵘教授团队已有7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其中四篇为化学高被引论文,两篇论文为工程学高被引论文,一篇为材料学高被引论文。7篇高被引论文中有5篇的第一作者均为我校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也充分体现了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培养质量。
陈嵘教授领衔的环境与化工新材料创新团队针对环境领域和化工行业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设计合成特殊微纳米结构的无机复合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应用于重金属吸附、有机污染物降解和高端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取得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团队组建两年来,共发表SCI论文34篇,其中中科院1区论文11篇,中科院2区论文18篇。团队近两年在通过晶体缺陷实现铋系光催化材料的催化性能方面开展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得到同行的高度认可。最新的微信公众号“催化开天地”有同行专门撰文对该工作给予高度评价。陈嵘教授研究团队通过Ce掺杂Bi2MoO4引入晶体缺陷的同时,重点探讨了Ce掺杂Bi2MoO4的掺杂过程,结合一系列的表征发现Ce首先掺杂在Bi的位点上,然后掺杂在Mo的位点上。并且,这种过渡金属的离子掺杂能够有效的引入Ce3+/Ce4+和Mo4+/Mo6+氧化还原离子对,从而极大的提高光催化活性产生活性氧物种的能力,从而提升光催化活性。类似的实验现象也进一步通过Ce掺杂Bi2WO6得以验证。
同时,陈嵘教授团队还通过在水热体系引入多元醇的方法来调控材料的晶体缺陷。通过改变前驱体的用量成功的制备出了BiO1-xBr/Bi2O2CO3和BiOBr/Bi2O2CO3类型的复合光催化剂,通过深入研究二者在催化性能上的差异,首次发现在此类体系中氧空位能够作为Z型光催化材料中的电子媒介,并且氧空位的引入能够改变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分离方向,并且从空间上极大的抑制了光生载流子的复合,从而极大的促进了光催化降解抗生素的催化活性。
另外,陈嵘教授团队还利用类似的方法,设计并实现单质铋修饰的磷酸铋复合体系的合成与氧空缺的引入。结合样品活性评价结果与DFT理论模拟发现,单质铋在该体系中主要通过空穴传导促进羟基自由基的产生,而氧空缺则通过捕获电子促进其被分子氧的消耗,两者协同作用提高磷酸铋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分离并实现二者在空间不同位点的消耗,从而提升材料光催化活性。
在此体系上,陈嵘教授团队通过调控溶剂热的反应时间成功实现了BiOBr纳米材料中缺陷类型的变化。与武汉大学陈志权教授合作,通过正电子湮没光谱首次报道了Bi-O-Br三元缺陷簇。实验结果证明了BiOBr纳米材料中的缺陷是由表及里的一个产生过程,成功的构建了缺陷类型与光催化分子氧活化的构效关系,并且借助光谱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缺陷类型产生不同活性氧物种的原因。对缺陷类型在光催化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极好的指导。
ESI国际学科排名目前被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重要参考。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从成立之初,一直高度重视ESI学科排名,目前学院在化学、材料和工程学科ESI贡献度一直处于领先。环境与化工新材料创新团队的多篇学术论文被ESI收录,提升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显示学校在环境与化工新材料的研究受到更多同行的重视。
材料学院
刘治田教授课题组论文入选ESI高被引
近日,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治田教授课题组在SCI一区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IF:8.867)上的综述论文“Non-fullerene small molecule acceptors based on perylene diimides”自2016年10月发表以来被引用54次,于近日入选ESI高被引论文。
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光活性层通常由给体材料和受体材料组成。相较于传统富勒烯类受体材料,苝酰亚胺具有更好的光吸收性能,易于修饰的化学结构和可调节的能级。更重要的是,它价格低廉,因此苝酰亚胺类受体材料应用于有机太阳能电池中具有巨大的潜力。该论文总结并分析了近两年被合成出来的苝酰亚胺小分子受体材料,根据改性位置不同将苝酰亚胺类受体材料分为四类,“湾位改性”“酰亚胺位改性”“邻位改性”以及“稠环化”。对比了不同结构苝酰亚胺材料的光伏参数,分析了结构与光伏参数之间的联系,指出了仍待解决的问题。
刘治田教授课题组重点研究苝酰亚胺类受体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努力提高苝酰亚胺类受体材料的光伏性能,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2016年以来在SCI一区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IF:8.867),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IF:7.504),ChemSusChem(IF:7.226),Macromolecules(IF:5.835),已发表相关研究论文4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0余项。
刘治田教授课题组重点研究苝酰亚胺类受体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努力提高苝酰亚胺类受体材料的光伏性能,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2016年以来在SCI一区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IF:8.867),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IF:7.504),ChemSusChem(IF:7.226),Macromolecules(IF:5.835),已发表相关研究论文4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0余项。
文字来源:马科程然熊礼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