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4517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眼看着疫情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家庭卷入其中,越来越多的人身陷疫情漩涡,他们意识到,所有人的生命安危都与这次疫情紧密相连,无人可置身其外,没有人可以安心地做个旁观者。
风起于青萍之末。当2019年12月底从医学生的朋友圈里第一次看到关于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的动态时,还没结束秋季学期的文梓浩像对待寻常社会新闻一般,刷走了这条消息。那时的他以为这只会是一场小规模的局部感染,根本没有想到这场疫情会有如此巨大的社会影响,以至于自己接下来几个月的生活轨迹因此不同。
疫情阴霾祸起武汉,后以席卷之势蔓延湖北,波及全国。武汉,一座拥有一千四百万常住人口的城市,于1月23日宣布封城。那一天对于武汉居民来说,好像“乌云压城城欲摧”。至暗时刻压抑的情绪仿佛让空气迟滞。
共克时艰,一时间成为人们听到最多的话语。在《辞海》里,它指的是凝聚集体的力量,共同克服当前的艰难困苦。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难,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三位本科生选择和千万人一道,以凡人之躯站在这场风暴的风口。
“工作人员多累一点,村民的保障就多一点”
*2016级文梓浩,村组志愿者
真正开始审视这场疫情的严重性,是在文梓浩与父母一起回老家过年之后。
疫情来势汹涌,钟南山院士“肯定是人传人”的结论让整个社会为之一惊,基层的防疫工作安排很仓促,刚从武汉返乡的文梓浩也有些恍惚,当所有新闻报道里的官员和专家都发出呼吁,他只能遵照要求进行14天的居家隔离观察。这14天里,一家人关心时事的频率显著提高,居家隔离的文梓浩眼睁睁看着疫情慢慢占据媒体的版面,心里不太好受。他知道,与日俱增的数字是一块假面,不为人知的是一条条在生死线上徘徊的鲜活生命。对自己和家人的担忧、对社会的关怀让他的不安情绪在头脑中弥漫。
恐慌的滋长不能解决问题,行动是最好的钥匙。这个道理好像人尽皆知,但像文梓浩这样主动报名成为村社疫情防控志愿者的人却仍然难能可贵。他半开玩笑地说,“我从重点观察人员变成一线工作人员了。”
接到**志愿者递来的生活补助,村民点头致谢。
文梓浩 / 供
报名前,文梓浩不是没有顾虑。他坦言,“说完全不担心是不可能的,因为附近也有很多跟我一样的从武汉等外地返乡的人员,而且附近的地区已经出现了确诊和疑似病例,肯定是存在感染风险。”说到底,社区志愿者不过是普通人中的一员,站在一线使他们更容易暴露在病毒的威胁之下。最终决定报名的底气,来自于一次特殊的经历。作为校辩论队成员,他1月20日从家里返汉参加集体活动,全程几乎没摘下口罩,随身还带了消毒洗手液消毒。1月21日一大早他赶忙回家,因为防护措施得当,从疫情最严重地区返乡的他没有被感染,心里不由庆幸。
当然,主动请缨到一线工作有着充分的内在动机——他是一名青年预备党员。志愿工作经历中最难忘的一句话,恰好对文梓浩做决定时的心态作了注脚:“疫情期间,党员就是冲锋在前,预备党员当成正式党员用、正式党员一个当两个用。”这句话来自一位镇领导,虽然文梓浩听到此言时已经承担了多日实地防控任务,但却不出意料地与之前的自己产生了情感共鸣,“只有承担的更多、付出的更多,才能真正代表起先进。”
文梓浩胸前佩戴的党徽,是他作为青年预备党员的标志。
文梓浩 / 供
这位青年志愿者负责的任务看似很简单——每天走访住户,对村民体温情况进行排查,并记录上报异常情况。然而,就是这么一个重复性的工作,实际操作起来却让他碰了不少钉子。
与城市的封门闭户无法出门不同,村庄只能隔绝村际的交流,无法户户封闭,人员仍旧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同时,网络终端的普及率远没有预想得那么高,早已在大城市习惯了的线上统计模式根本无法全面覆盖。一家一表格,一个村民小组的表格就是一厚摞,每天走访一次,七天一个周期。庞大的工作量,琐碎的工作内容,机械的工作方式,对毫无基层工作经验的文梓浩来说无疑是难以逾越的挑战。
人手不足,经验不足,在还没有被卷入工业化、信息化洪流的乡土社会,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每天多次、每次多人地进行排查。近十个村民小组,星罗棋布;几乎一半的农户家中都没有温度计,记录表上“感觉还好”“好像没啥不舒服”这样模糊的文字看上去像是一个个农民懵然无措的表情。文梓浩语气有些无奈,“只能想办法,与上级防控指挥部对接,下拨温度计等一批必需物资,每测即记、每日上报。”他顿了顿,接着说,“工作人员多累一点,村民的保障就多一点。”
在为家乡做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文梓浩有着不一样的“获得感”。或偶得的思绪,或系统的思考,都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自我需求满足。
在他看来,社区志愿服务天然与社会性划等号,与人沟通、与人交往的能力要求很强,特别是防疫工作,常常伴随人们不理解的声音——“你问我这么多,是不是怀疑我患病了?”“谁让你在我门口贴标志的?”诸如此类。基层是一张人际关系交织错杂的网,稍有不慎之处,误会的梁子就暗中结下了。于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的“能说、能写、能干”在这里派上了用场。
文梓浩把志愿服务当作专业思维提升的一个时机。
文梓浩 / 供
专业思维让他在这场疫情中保持思考,不盲从大流。疫情是大考,也是一次社会问题的集中反馈,作为守在村社阵地的志愿者,他对此更有体会。“我时常会问,社会发展距离我们的期待还有哪些差距?我们的社会制度体现出了哪些优势?又还有哪些优化空间?”在这些得不到他者回答的求索中,专业思维悄然成长。这次志愿服务工作,让他看到了一个与平时不同的社会环境:旧有的自耕自得生活体制正在快速消失,新生的商业生活体制还没有完全到来的微观社会。处于变革期的组织和人们面对疫情这样的不速之客,很容易就陷入了困顿。共产党员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者——这样的双重身份赋予文梓浩双重责任:第一时间冲锋在前,为人民群众贡献力量;时时刻刻努力学习,为社会发展加以思考。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些不让自己后悔的事”
*2017级郑欣怡,商超志愿者
接受采访时,郑欣怡刚刚卸下超市志愿者的制服,活动酸疼的筋骨。
2020年初在共青团湖北省委员会起早摸黑实习的“武汉伢”郑欣怡,直到老师问起怎么不戴口罩,才知道发生了什么。“因为我是武汉人,想到家人都在武汉,心里其实挺慌的。”眼看着疫情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家庭卷入其中,越来越多的人身陷疫情漩涡,原本就因为身处疫情中心而万分焦虑的她意识到,所有人的生命安危都与这次疫情紧密相连,无人可置身其外,她无法再安心地做个旁观者。她从团委微信公众号得知超市志愿者的报名信息,凭借武汉人的直爽,没有犹豫就报了名。
除了社区服务外,郑欣怡还报名参加了武汉大学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和为医护人员子女线上辅导的志愿活动。三份志愿工作,三重不同身份加重了郑欣怡的身心压力,也使她的家人为之担心不已。她却坚持要承担起三份职责,特别是希望到市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她用自己的真心诚意劝服了家人。刚刚过完20岁生日的“95后”女孩郑欣怡,不希望现在的自己仍只是需要家人呵护照顾的宝贝女儿,她更希望勇敢地成为这个她深深爱着的城市的保护伞,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做一些不让自己后悔的事。
这段时间,郑欣怡开始把共享单车当做自己出行的首选。
郑欣怡 / 供
武汉大学线上开学已有三周,郑欣怡的志愿工作却愈发繁忙,每天只睡五个小时的可怜作息让她的精神状态并不完美。科研论文写作,实习工作,创业项目,志愿活动……压力接踵而来,郑欣怡有时候真的很想放空自己,避免喘不过气来。现实的一团乱麻需要耐心慢慢解开。经过一定的规划,她依然把握着稳定的节奏,没有因志愿服务错过每周一三五的正常课时,而是利用着零碎的时间去处理各项繁杂的信息匹配、资料整理的工作。晚上与刚下晚自习的医护人员子女无线对接,耐心教导交流;在每周空余的四天,她会骑着共享单车赶往商业超市,每天搬运平均1000袋、每袋重达10斤的蔬菜等物资,做着许多男性志愿者们都觉得辛苦的重活累活。
郑欣怡熟练地分拣物资,并交给其他志愿者上架。
郑欣怡 / 供
志愿者同行们彼此的暖心关怀,超市老板在3月8日送给女性志愿者们的护肤品小礼物,为志愿辅导的“老师”们写歌表达谢意的“小天使”们,还有人数已超过2000的武大志愿者团体,都让郑欣怡由衷感受到“爱”作为志愿者所做一切付出的原动力,如此美妙动人。社区志愿者这个特殊的身份,带给她的除了身体上的乏累,更多的是心智的成长。她开始学会直面生死,也切身体会到奉献对于人生的重大意义。她从一个偶尔会给希望工程捐款的善良的小女孩,变成了敢于承担社会责任、为城市增添正能量的有爱的大人。
“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2017级丁兆颖,社区志愿者
丁兆颖原本在学校中就热心志愿活动,这一次,她报名参加了所在社区的志愿工作。
社区安排她负责几十户小区居民的信息统计。虽然城市并不存在理论上的“数字鸿沟”,但信息化管理的条件仍然比较苛刻,疫情当前,工作的精细化要求不得不导致各种文牍和表格的出现,隔离在家的她又无法出门挨家挨户上门拜访。面对许多在校内从未遇到过的问题,她感受到了压力。
“说实话,我一开始并没有将社区的信息统计认为是一个多么困难的任务。”在校园活动中游刃有余的丁兆颖意识到,面向社会进行志愿服务绝非易事。从校园志愿者到社区志愿者,这其中不仅仅是简单的身份上的转变,同时也意味着挑战的多样化、复杂化以及责任与压力的陡增。在采访的过程中,关于志愿工作的任务消息一条接一条地来,“这已经是我在一个小时里第三次被手机消息提示音打断了”,丁兆颖有些不好意思。
每天填写上报住户信息表格,是丁兆颖志愿工作的常态。
丁兆颖 / 供
她重新分析了这次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力求找到一种最适合当前情况的处理方式。学生组织任职的经验带来了启发,她依次添加了住户们的微信,一对一对接,保证没有人被遗落,并将住户拍照发来的手写信息输入平台。一遍遍地给那些没有认识到“一天一报”必要性的住户打去电话,提醒他们每天进行健康汇报,这样的工作无论是谁来做都可能不胜其烦,但对丁兆颖来说,这是目前完成任务的最好办法。
每天的提醒从不会缺席,她用温和的态度和坚决的行动将信息统计表一格格填满。丁兆颖笑着向记者展示聊天窗口:“当你踏踏实实去做的时候,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幸运的是,丁兆颖在社区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社区里的老党员几乎都加入了志愿服务队,我在他们身上看见了中共党员一心为民的责任与担当。”老党员非常高兴能看到年轻人活跃在社区,在工作闲暇时,老党员们会给她讲中国现代历史,讲他们那一辈的英雄人物,字里行间流露着寄予这一代青年人的厚望。她感概道:“在疫情的特殊时期,我们青年人并不是无法作为。”
丁兆颖记录下了小区其他志愿者开展消毒工作的瞬间。
丁兆颖 / 供
点滴力量的积累终将汇聚成全国抗疫力量的汪洋,是她内心笃定的信念。当智人选择群居而放弃了独居的生活方式时,一种面对灾难降临的生存方法便写进了人类传承至今的DNA中:守望相助。“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句耳熟能详的名言,既是丁兆颖参与志愿服务的原因,也是她的收获。生命的长度无法由自我控制,但选择用志愿的方式来拓展生命的深度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享受参加志愿服务的过程,这让我感受到了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又是一个清晨,阳光穿过树叶间的罅隙在**的门口摇曳徘徊,像往常一样,文梓浩带上纸和笔,踏上家访排查的路。
百里之外的武汉,郑欣怡迎着晨曦,踏着共享单车行驶在空旷的马路上,志愿者群里陆陆续续有到岗的小伙伴打卡签到。
早早起床的丁兆颖简单地吃了几口早饭,用清水洗了一把脸,清脆的手机提示音促使她立刻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在等春来。
欢迎关注新浪微博@武汉大学招生办公室
采访 / 徐梦岩 王子璇 罗梓锐
文字:徐梦岩 王子璇 罗梓锐 秦一帆
感谢受访者提供素材,部分图片来源于新华社
封面:李俏玲
编辑:罗梓锐 吕佳琪
审核: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