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的遥感专业近年来始终位于国际学科排名第一位,也是我国目前八个世界排名第一的专业之一。那么,看似高冷的遥感科技如何与一线教学相结合?一位从实验室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又会怎样诠释珞珈文脉?接下来,就和小招一起感受这“有温度”的遥感之光吧!
龚龑(yn),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从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博士毕业并留校任教;2012年,获武汉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2014年,被湖北省教育厅和教育工会评为“湖北青年教学能手”;2016年,参加第三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工科组一等奖第1名;2017年,获评第十二届“武汉大学杰出青年”;2019年4月,龚龑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坚信“一流的大学,当以一流的科研,滋养一流的教学;以一流的课堂,培育一流的学生”,长期奋斗在遥感学科的教学与科研一线。
精于科研:用实干担负使命
2019年的岁末,两位年龄相距10岁、分属不同领域的学科泰斗——袁隆平院士与李德仁院士,因为学科交叉的机缘,在海南三亚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参加了”遥感与精准农业“专题报告会。而龚龑的科研突破,正与这次会议密切相关。
(图为袁隆平院士与李德仁院士交谈)
从实验室走向讲台,要如何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2007年,龚龑刚刚参加工作时,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教学是我的生命;而一流的大学教学,须是一流科研所滋养的教学。”
“学科交叉往往潜藏着新的科研突破点,要勇于开拓交叉领域”,龚龑牢记我国著名遥感科学家李德仁院士当年在课堂上的论断。在德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已有长期积累的精准农业领域,我们能否实现“弯道超车”?龚龑和团队在“学科交叉”的思想中看到曙光。
2016年,在朱英国院士和龚健雅院士的大力支持下,龚龑和团队成员将遥感学科和杂交稻遗传育种学科融合,成立了遥感表型组学杂交水稻精准育种实验室。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实验室逐渐打破该领域国外研究的垄断,在事关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孕育着下一次科技创新的到来。
龚龑深知,只有勇闯科研未知领域,才能使大学教学有源头活水,才能使科学精神飘扬校园。
忠于教学:用创新诠释初心
“科研须精进,教学乃初心。”这是龚龑的座右铭。在对学科前沿的长期探索和一线实践中,他的教学理念也在与时俱进,不断革新。
龚龑说:“教师不能孤立的看待自己所承担的课程,应该从学科专业培养的大局理解课程的角色。”当前,国内外遥感技术发展正迎来深层次变革,只有将科学精神的培养渗透在专业知识的培养过程中,学生才能在新型遥感知识爆发式增长的条件下,形成自主思考并不断创新的科学素养。基于此,他逐步形成了科学精神和专业知识联合培养的教学创新模式。
(图为龚龑指导学生实践)
在校园内,龚龑非常重视让学生实现从单纯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向自主探索知识、创新思维的跨越。在《高光谱遥感》课程教学中,他多次探索知识迁移教学实践,在对机理与方法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大胆鼓励学生创新,并两次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学生们认为,“龚老师经常引导我们主动思考新旧方法之间的内在关系,分析前人的创新过程,让我们受益匪浅。”
在龚龑看来,创新不能仅仅局限在校园内,将知识创新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需求,是他的一贯追求。2018年,他指导的博士生葛孟钰赴湖北十堰的一个乡镇任挂职副乡长。他鼓励葛孟钰结合所学去解决现实问题,服务当地规划决策。后来,葛孟钰大胆尝试,通过景观格局分析等方法,利用遥感科技为当地长时间序列土地利用分析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
(图为葛孟钰(中)在推进“厕所革命”进度)
龚龑鼓励学生把论文写在创新创业中,把知识挥洒在祖国大地上,在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中淬炼着不变的育人初心。
点燃火种:用生命影响生命
2015年9月,龚龑发现学生林志恒心事重重,便仔细询问缘故。原来,学校发布了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招募公告,林志恒热心公益事业,但担心学业受到影响而犹豫不决。龚龑对他说:“支边支教也许对科研造成影响,但教育扶贫对当地孩子们的帮助和对你的磨砺锻炼绝对有更加远大的意义。”一席话打消了林志恒心中的顾虑,他坚定地奔赴新疆。
(图为林志恒同学)
2016年5月,林志恒成功入选并担任武汉大学支教团新疆队队长,奔赴离母校4500公里外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中学。在他驻扎新疆期间,龚龑通过电话、邮件等形式和他保持密切联系,指导其专业学习,还主动指导林志恒等几位同学开展“虚拟现实”、“科学课堂”等活动,丰富孩子们的知识面,深受当地师生的喜爱。
为开展全民遥感科普工作,龚龑将对象划分为不同层次,因材施教。针对在校大学生,他投入大量精力于通识教育,针对文科学生特点,全新改造出一门具备科普作用的课程《遥感技术应用及发展》,用独特的教学方式让同学们走进遥感科学。针对普通公众和外校学生,通过中国大学MOOC和珞珈在线等平台开展教学,受益者数以万计。此外,近年来,他数十次远赴贵州、海南等地的中小学,与青少年谈科学、聊卫星,将科普做到孩子们的心里。
武大遥感学科不仅拥有全球领先的专业实力,也培养着一大批优秀的教师和学生。教育,就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龚龑和遥感学科所有的老师们正在默默耕耘,潜心育人,用遥感之光去点亮未来更多的可能。
往期精彩回顾
珞珈山先生 |想听您讲来自星星的故事
珞珈山先生|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李建中
珞珈山先生|万臻 :在桥梁世界中构建美
欢迎关注新浪微博@武汉大学招生办公室
信息来源: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搜狐网
武大新闻网 珞珈在线 测绘学报 项俊平
编辑:张子航
排版:罗启雯
审核: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