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7月23日06版
诗意灵秀的武汉藏龙岛上、碧波荡漾的汤逊湖畔、鸾翔凤集的光谷腹地,坐落着一所园林式高校——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学校在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道路上不断创新,锐意进取,众多“标签”熠熠生辉——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参照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招生高校,成龙先生合作设立的高校,艺术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高校,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近年来,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充分发挥艺术学类专业的资源优势,以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为主线,积极推进三全育人工作,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走出了一条新时代美育特色之路。
1
融合名校基因开启特色“美”学
“作为一所年轻的艺术院校,对于美的认知有自己的执念。”武汉设计工程学院董事长程凡表示,“学校希望通过科学与艺术、传统与现代、严谨与浪漫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培养具有独特审美能力,能够探寻自然之美,领悟科学之美、艺术之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园林式校园,一步一景。
对于美的执念与追求,是学校开启美育特色之路的精神之源,亦起源于其多元融合的发展历史。学校始创于2004年,先后经历了湖北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和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两个发展阶段,2015年获批更名为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在10余年的快速发展中,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始终坚持“育人为本、质量至上、特色立校”办学理念和建设多科性、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已发展成一所以艺术学为主、多学科协调融合发展的本科院校,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能探索美、领悟美、创造美的新时代人才。
2
聚焦名师资源打造“美”的教育
“有一所大学,它有美丽的图书馆和湖岸线……”走进武汉设计工程学院,给人印象很深的就是美。学校不仅校园自然环境美,哥特式建筑内还隐藏着影视媒体实训中心等7个先进的实验中心及动作捕捉实验室、金属工艺实验室、油泥模型实验室、首饰工艺实验室、黑匣子剧场等专业实验实训室200余间。优越的硬件条件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学校开展独具特色的艺术教育营造了沉浸式氛围。
艺术氛围浓郁,艺术展览每月不间断。
在学校的美育探索之路上,教职工队伍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武汉设计工程学院重师德、铸师魂、强师能,建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和一支业务能力强、乐于服务的管理团队。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34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占比32.03%,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占比82.25%。学校为每个专业设立首席教授岗,把握专业发展方向,全面负责专业建设。学校从国内外“柔性”引进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邀请成龙先生出任学校成龙影视传媒学院院长,聘请了一批知名社会人士和专家教授担任专业客座教授。
教师教科研成果丰硕,“明清紫砂艺术史研究”项目获批湖北省民办高校首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类项目,近3年来,教师独立或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200余篇。
学校不断推进学科专业交叉、渗透、融合,这为应用型高校发展探索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之源。目前,学校已获批1个省级试点学院改革项目,1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专业获批“湖北省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专业获批“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个专业获批“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还有2个团队获批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教研中心获批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3项教学成果获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
3
开放合作交流发展“美”的内涵
2019年下半年,一群年轻的舞者,在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乌镇木心美术馆的各个角落随着音乐翩翩起舞,现场观众可以随意选择观看地点,或与舞者同进同退,从不同的角度获得不一样的观看体验……这是武汉设计工程学院特聘教授、纽约城市大学戏剧舞蹈系终身教授殷梅领衔的“戏剧表演舞蹈班”新课程——环境舞蹈课实践内容。
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环境舞蹈表演。
“开放办学、跨界融合”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词。“戏剧表演舞蹈班”只是学校在开放办学中融入美、产教融合中探索美的一个缩影。学校一方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着力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实战型行业高端人才。组建了中法艺术交流——新媒体艺术工作坊,开设新媒体交互艺术大师班等项目;与韩国韩瑞大学结为姊妹学校,先后选派交换生、留学生等近500人。
另一方面,学校与国内知名企业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与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合作,共建亚心护理学院;与成龙DC车队合作,成立赛车研究院;与上海青瞳视觉科技有限公司、武汉两点十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数字艺术研创中心,开设校企定向培养班。
开放办学、内涵发展带来的是学校人才输出档次的提升。近3年来,学校毕业人数与用人需求人数比例达到1∶7,就业率稳定在93%左右,一些毕业生凭借在校期间积累的高水准实践经历,进入全国知名企业就业;一批学生成功创业,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有一些学生考入国内外著名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在各自领域深耕。
4
勇担社会责任践行“美”的信念
“有人说,学校的美育工作就是学学绘画、音乐、舞蹈,这其实是技能层面。从深层次看,学校美育工作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的是培根铸魂作用。”学校党委书记冉春桃表示,在课程中融入美,更在实践中创造和传承美;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才是学校美育特色的根本所在。
学校“五色阳光”志愿服务队,结合专业优势,连续4年走进希望小学教授音乐、绘画、舞蹈等课程,把艺术的火种播撒进孩子们的心田;大圣戏剧社,坚持原创舞台剧,把演出的门票收入全部拿来做公益,用实践创造美;表演系原创肢体剧《七彩鸟》,先后在英国爱丁堡艺术节、第七届乌镇戏剧节古镇嘉年华进行公开展演,不仅向世界各地的观众展示了独具特色的戏剧创作,更发出关注弱势群体、思考社会责任的呼吁;军运会开幕式上,321名学子精彩呈现唯美热闹、极具中国风的真人版“清明上河图”,在无数人脑海中画下至美的图景……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内外实践活动中感受美、创造美,也实现了文化阵地育人功能,让学生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五色阳光”志愿服务队每周到希望小学开展艺术教学。
大圣戏剧社公益演出剧照。
在积极为学生打造实践育人平台的基础上,学校更鼓励师生紧跟时代发展的浪潮,为国家的发展、城市的进步贡献力量。疫情中的武汉设计工程学院,以全民战“疫”为契机,共同领悟奉献中的大爱之美。在线上,教师将疫情防控中的育人元素融入网络课堂,引导学生从专业知识角度探讨疫情,坚定战“疫”信心。师生纷纷用心中的文字、手中的画笔、肩上的镜头,创作了文学、书法、手绘、摄影纪实、海报、短视频、微信推送等各类作品千余件,并顺利完成线上展出,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精神疫苗”。
学生志愿者走街串巷宣传防疫政策。
学子创作抗“疫”作品。
在线下,不少师生主动上一线、下社区、入村湾,以实际行动为抗击疫情筑起一道道坚固的防线。从照顾被感染家人的同时,积极服务他人、贡献社会的张娜老师,到志愿接送医护人员的“00后”学子刘灵灵,24小时守候在咨询电话机前帮助医生“翻译”方言的刘国栋同学,再到捐出10万元安置金的退役学子黄晴怡,还有近百位变身社区守护员、防疫服务员、战“疫”宣传员的师生……正是在循美而行的文化氛围浸润中,一批批优秀的团队和师生用实际行动践行大爱之美,“美在武设”蔚然成风。
站在新的起点,武汉设计工程学院不忘初心、继往开来,将继续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争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目标,积极开创新时代美育特色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育更多探寻美、传承美、创造美的栋梁之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