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南民族大学第1885条推送
文化创新看似遥远高冷,实则早已浸润在生活的各个角落。从把唐诗宋词改成反映日常生活的打油诗,到以兵马俑为模特为其换上西装,甚至于故宫红墙色口红一经发行便售罄……这似乎正在启迪我们,在充分尊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二次创作,能让我们的文明走得更远、更坚实。
日前,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办公室联合主办的2019年度“原动力”中国原创动漫出版扶持计划入选作品结束公示,美术学院潘俊、孙悦老师分别选送的《山女谣》、《华夏美德》两部作品成功入选。
跨越千年,山女拨云见日遇神鸟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诗文中风姿绰约的山林神女孤身一人伫立在山巅,始终没有等到神灵;而在以《九歌·山鬼》为蓝本的另一作品中,裙裾飘逸、长发如瀑的神女在攀越山峰之后如愿见到了神鸟。这就是由美术学院动画专业潘俊老师带领团队创作的作品《山女谣》的故事。
在念念不忘中看清梦想
《九歌·山鬼》中的女主人公身披薜荔女萝、腰束杜衡,驾乘有辛夷木和木犀装饰的车在山间采摘芝草,美好意象勾勒出的绮丽浪漫的图景让2014级动画专业的学生丁颖倩一直念念不忘,进入大学后的专业学习让脑海中的万千思绪有了落在纸上的可能,在同潘俊老师商量之后,丁颖倩很快就定下了《山女谣》的选题。
《山女谣》制作团队的三名成员分工协作:丁颖倩负责剧本创作并承担绘本勾线工作;2017级动画专业学生韩震宇负责排版、打印、装订等后期工作;潘俊老师则负责分镜、构图、封面设计以及整体风格的把控。
屈原的诗非常适合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蓝本,但想要准确表达团队的理念还需要反复打磨。从确定灵感来源到最终申报作品的一年时间里,团队成员多次沟通、修改。《山女谣》绘本最初的风格更偏向漫画风,最终的呈现效果则去掉了多余色彩,采用传统国画风格中的工笔线描,用装饰感强的黑白线描,去表现抽象写意的构图和画面效果,“区别于书店里的大多数绘本,更风格化一些”。
在精益求精里逐梦远方
工笔亦称“细笔”,指用细致的笔法勾勒线条美;线描则运用线的轻重、浓淡、虚实等笔法简练清晰地刻画各种物象。使用工笔线描,整体画面突出一个“写”字,使画面中的每一线条都富有书法气韵,这与团队给《山女谣》预设的画风十分契合。潘俊老师还进一步解释:“对于抽象的诗歌,我们有很多种诠释方式。去掉常规的光影色彩,用简约的工笔线描能更直观准确地表现山女追求自我的个性和内心的情绪波动。”
而对于原作侧重抒情的诗歌化描写,团队进行了改编和创新,在尽可能还原作品风格的基础上重新讲述了一个灵草化成的少女山神追逐冥冥之中指引着她的神灵,历经磨难终于拨云见日,看到云中神鸟的故事,借此鼓励拥有理想的广大青年勇敢追逐美好明天。
除了大气的画面和创新的内容,独树一帜的排版也是作品在评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山女谣》系列绘本包括封面一共32幅,为了保证画面带给人的震撼感,保持故事情节行云流水,团队没有选择普通绘本的正方形页面,而以对开式布局绘制了64页。
“整个作品借山女表现的就是一个年轻人追逐梦想的过程,山女看到神鸟寓意青年实现自己的抱负。学生在老师的辅助下将灵感不断打磨成形,最后以作品展示出对未来的追求,这也是一个对自我认知不断清晰、认可度不断提高的过程。”潘俊老师说。
结语
作品是作者和读者互动的载体,当创作完成后,作者的工作告一段落。如何解读作品,就是读者对作品的二次创作。这一理念也在《山女谣》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潘俊老师透露,绘本初步定在今年11月份小范围内印刷,以素描纸上绘制插画集结成册的形式出版,前半段讲述故事,后半段是线稿集,读者可以根据自己对山女心情、性格的理解,用绘本配套的彩铅为其配上颜色。
让传统文化精髓与时代节奏相融,才能使作品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描写楚地祭祀文化的《九歌·山鬼》被改编成《山女谣》后,团队成员将故事背景与湖北地方文化相结合,以地域文化特色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让读者在阅读新编故事情节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湖北传统文化的浸润。
吐故纳新,华夏美德绘新章
美术学院动画专业孙悦老师带领团队结合中华传统民间故事和新时代发展特征,创作出一系列展示爱国、忠贞、诚信等中华传统美德的木刻连环画。《华夏美德》整套木刻连环画分为忠贞、孝道、勤勉、诚信、爱国五个部分。
《华夏美德》创作团队目前共三名成员,此前,2014级动画专业学生李兴悦与2015级动画专业学生李宇涛在孙悦老师的指导下已经完成了“忠贞”和“诚信”主题的绘制和作品申报工作。
通力合作,唤回童年记忆
在整体创意确定后,选择一种既能别具一格吸人眼球,又适合成员创作的表现形式成了首要问题。在翻阅众多鉴赏资料和收藏画作后,团队最终敲定以木刻连环画的形式讲述不同的故事。与现今流行的多格日漫相比,木刻连环画打了一张“情怀牌”,如同八九十年代风行的小人书,在复古和怀旧中打开了独属于那个年代人的记忆闸口。
确定了创作题材和表现形式的团队成员紧接着开始了绘制步骤。从角色的人物形象、服饰设计再到场景设置和排版,保证在以符合当下人阅读习惯的基础上兼顾审美欣赏:穿着汉服的女子手捧书卷,身后的窗格展现了苏州园林式的精巧,屏风上绘着锦簇花团的装饰,画面左侧配上寥寥几句文字,以清丽淡雅的画风用几幅图讲述了一个清新婉约的故事。
木刻连环画所展现的故事情节里也揉进了创作团队的创意和巧思。孙悦老师举例说:“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并不局限于把故事全都放在一个固定的时代,而是要选择最合适的背景,减少说教性语言,用更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去弘扬传统美德。比如绘制‘忠贞’这个主题时,团队就选择以《牡丹亭》话本中的故事情节进行改编;当创作‘孝道’这个单元时,团队就在类似:“卧冰求鲤”等弘扬孝道的题材中挑选合适的范本。”
慧心巧思,铺垫文创之路
对于“95”后的团队成员来说,木刻连环画的形式略微陌生,最早的接触可能是小学时候在学校门口的地摊上,用省下的早餐钱购买的一本巴掌大小的连环画,快速翻动时展现了一个完整的调皮小孩砸鸡蛋的动作。《华夏美德》也采用了连环画的形式,但内容和风格则大气充实得多。新时代少年们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将优秀传统文化以一代特定人群才有共鸣的方式表现出来,得到肯定后的成就感,就是辛苦创作之后带来的最印象深刻的喜悦。
目前,《华夏美德》前两册已经绘制完毕,剩下三册内容的绘制正在进行中。孙悦老师表示,在扶持计划顺利进行的前提下,未来也会将连环画上的内容印制在文化衫或帆布包上,实现文化创意与线下产品联动的效果。而为了尽可能推广木刻连环画这一传统艺术,团队也会考虑与一些漫画平台合作,将《华夏美德》带到更多人眼前。
谈及文化创新,孙悦老师表示,在现下的艺术考试模式中,西方绘画技法还是占了更多的比例,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步伐从未停滞。“我觉得一个挺令人欣慰的事情就是,学校营造了一个很好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比如每年的校运会和'民大节',让各族同胞都有机会展示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学生们在这样的氛围熏陶下,逐渐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当作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正是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民族文化能够焕然一新。”
结语
从理论课上讲授中华艺术史,到强调学生作品尽可能多地采用中华传统技法,再到国家对于培养国风漫画人才的政策支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理念贯穿于文化创新的全过程。就像越来越受欢迎的中国动漫一样,在未来的某一天,根植于中华文化土壤里的优秀传统会再度熠熠生辉,点亮艺术的天空。
艺术源于生活
创作源于实践
无论是《九歌·山鬼》的二次创作
还是《华夏美德》对于美好品质的重塑
本质都源于对我们文化土壤的一腔热忱与挚爱
抓住民族精神的根
讲好民大故事
我们奔跑着
以更笃定的姿态
推荐阅读
在线领取民大牌糕粽,2020一定一举高“粽”
民大体验卡丨重回民大,我一定要把这些都安排上!
博物馆日特推丨我和民族中学博物馆的“罗曼蒂克讲解史”
最新ESI排名出炉,中南民大位次稳步提升!
终于等到你丨提前批返校毕业生,欢迎回“家”!
中南民族大学
图片来源丨党委宣传部 潘俊 孙悦
编辑排版丨罗捷春
责任编辑丨刘虹
投稿邮箱丨weixinminda@163.com
-scuec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