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难攻艰的防汛大战背后,是防汛人员备战早、行动快,不断夯实排涝基础,精准预判、科学调度,各部门众志成城。截至目前,我校25名教职工组成的防汛工作突击队,已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纱帽街坚守了20天。
防疫又防汛
战地转场初心不变
在防汛工作突击队中,有一支临时组成的党支部班子,由张奔、袁传启、金振蔚、王章鹏同志组成。他们以身作则,冲在第一线、守在第一线、表率在第一线,带领全体突击队员火速进入临战状态,牢牢守护大坝一线。
7月22日,校长王清华看望慰问防汛人员并和防汛值班人员一起巡堤
张奔同志任临时党支部书记,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张奔不久前刚刚结束了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我大概算是下沉社区时间比较久的了,一共坚持了86天。”疫情防控中,张奔下沉在疫情比较严重的硚口区阮家台社区,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7月30日,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丽华看望慰问防汛人员并深切叮嘱大家巡堤同时做好个人防护
7月14日赶赴防汛一线,张奔当天下午就在防汛阵地上参加紧急会议,领回2117米的责任堤。根据防汛工作要求,张奔将25名突击队员分成三组,分批次完成对所负责堤坝的拉网式巡查。
临时党支部班子成员(金振蔚 张奔袁传启王章鹏)
对于突击队员来说,每天都有固定的批次来完成工作。但对于张奔,没有工作时间的概念。“我要一直在堤上,陪着大家一起巡,每个批次的工作时间是4个小时,我会陪每个批次的队员走大概2个小时。”张奔说。
防汛成员在防汛大堤上重温入党宣誓
2117米,走一个来回需要一个小多小时,张奔每天走的步数都在3万多步。在张奔的眼里,日常的工作算不上什么辛苦。
日常排查防汛责任险段水位状况
“作为党员,大家没有一个退缩的。支部班子更应该冲在一线,组织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们,我们肯定完成得好!”张奔说。
红色旗帜高高飘
防汛精神在岁月里传承
1998年,袁传启在汉阳区黄金口堤坝上守着阵地。如今,57岁的袁传启再次出征,把延续的22年的责任和使命交给了年轻一代。
袁传启正在排查管涌情况
在防汛现场,袁传启正在手把手教年轻的队员们如何处理险情和清理垃圾。堤坝上,蝉鸣阵阵,混着水声和风声,格外刺耳。“刚开始大家来都不习惯,还有些耳鸣。听多了,就是交响乐!”袁传启乐观地说。
防汛成员结伴拉网式巡查,不漏过任何一处
看到有队员单独巡险、去水里捞垃圾,好脾气的袁传启第一次发了火,强令大家要注意安全、不要单独作战。“堤坝上很多地方又湿又滑,垃圾大多数都在水中,稍不注意很容易滑到水里。”袁传启抬头看看四周,“这里声音大,万一有人落水,一旦没有及时发觉,太危险了。”
处理枯树枝 保障水流平稳
金振蔚也不是第一次参与防汛工作。早在2014年,甘肃某靶场发生70年一遇的洪灾时,还在部队的金振蔚就积极投入防汛一线。
“参加上一次防汛工作时还在部队,而这一次防汛工作这一次是在自己家门前,更加义不容辞。长江大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守住了长江大堤,就是守好了自己的家。”金振蔚坚定地说。
金振蔚正在排查管涌、浸透等险况
在外防汛,金振蔚心里最挂念的则是自己的女儿。因为妻子工作忙碌,女儿交给岳父帮忙照看。“今晚和女儿视频时她一直舍不得挂掉视频,一直等到和我视频吃完了饭才依依不舍挂掉电话。我也很想她,但是没办法,有国才有家,我一定会坚持到可以撤退的那一天。”金振蔚说。
舍小我保大家
带病坚守只为堤坝
防汛阵地上,王章鹏身穿防雨服,手握铁锹、走一步敲两下,查找管涌、浸透等各类险情,同时要注意观察江面情况,及时清理江面上的垃圾。
当江面上出现塑料袋、矿泉水瓶、泡沫箱等白色垃圾时,王章鹏顺手捡起放至垃圾收纳袋中;出现由于降雨冲倒的树枝木头时,需要巡查人员相互配合,合力将它搬离岸边。通常清理木头等重物花费时间较长,一次需要三四个小时,几遍下来常常累得满头大汗。
王章鹏正在巡查堤上是否有垃圾
和其他突击队员相比,王章鹏的脸色苍白一些。据了解,来到苕窝子段后,王章鹏因天气变化剧烈而病倒了,但是王章鹏仍然主动请战,和所有队员一起完成防汛任务。谈起防汛的工作,王章鹏表示,和大家一起战斗,是最高兴的事情。
发现积水,挖引水渠道,将水直排到下水处
4个小时的巡险结束后,王章鹏解下密不透风的防雨服,湿透的衣服紧紧贴着皮肤,汗水顺着衣服留下来。
据了解,王章鹏的家就在汉南区纱帽街,与防汛的堤坝距离很近。提及此事,王章鹏笑着说:“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现在我在自己家门口,也为了守护武汉而没有回家。”
防汛工作突击队成员
越是险情当前,越照见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临时支部班子充分发挥着顶梁柱、主心骨和带头人的作用,始终战斗在最前沿,让鲜红的党旗在防汛的第一线高高飘扬。
出品:武汉商学院新媒体中心
图片:新媒体素材库
文字:张思渊
主编:宣恒钧
统筹:晓 盈
武汉商学院新媒体矩阵
微信/ 微博 / 今日头条 / 搜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