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人物|张军
张军,湖北武汉人,1981年1月出生,2005年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系中西医结合专业。
武汉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兼汉阳院区急诊重症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医师。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急症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分会委员,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专业委员会常委、湖北省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分会青委会常委、武汉市中医药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等,全国第六届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传承学员,湖北省首届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传承学员,武汉市第一批中青年医学骨干人才。主持参与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
【杜仲】:味甘微辛,性温;
入肝、肾经。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张军2005年6月毕业留影
9月8日上午10时,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大会对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进行了表彰。张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表彰大会,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自幼立志 唯爱中医
平凡造就伟大,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张军从小就对中医中药有着浓厚的兴趣,家乡有两位很出名的中医,一位内科,一位外科,这两位名医的病人往往从村头排到村尾,每天都有上百号人排队候诊。他经常听到乡亲们谈论这两位医生的疗效如何神奇,老百姓对这两位中医评价之高,令人由衷佩服。一般打针治不好的病他们都能治好,且治愈很快。所以张军从小时候开始就非常佩服中医,及至上学后读到扁鹊、华佗、张仲景等名医的故事时都非常激动,当时就想自己能够做这样的医生该是多好呀!所以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填报了湖北中医学院。期望将来以青春的奋斗、百舸争流的奋勇拼搏为民疗疾。
张军2000年入学时在图书馆门前留影
张军(左七)2000年入学时和室友在图书馆门前合影
张军(右五)2000年和室友在图书馆门前合影
“学习中医非常枯燥,但对我来说很有意义,记得读书时学方剂,我就立志把全书背下来。上班之后我们武汉市中医医院举行了一次方剂背诵比赛,当时要求每个人背180首方剂,我当时背了220首!” “方剂达人”张军不仅记住了几百首方子,同时在临床上准确地应用,看到了疗效。当然,他也有过迷惘,在小时候对中医中药的兴趣确实是很浓厚,但是上学之后他也有担忧:当时社会西医占主导,是不是转而做纯西医或者是以西医为主呢?直到在日后的学习中,他跟随中医大师田玉美、邱幸凡、梅国强抄方,看到了中医药神奇疗效,逐步坚定了他学习中医药、使用中医药、发扬中医药的决心。
张军(左一)2000年参加学校运动会
张军(后排右七)2000年参加学校运动会
身先士卒 全心战疫
疫情的最早期,张军和同事们在1月10号遭遇了一个“不发热”病人,该病人肺部CT不能排除病毒性肺炎。但当时病人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呼吸微弱,血氧饱和度50-60%。为了保证病人生命安全,张军把他安排到了ICU的隔离病房。为了让同事们提高警惕,他要求大家加强防护,没有防护服,穿层隔离衣,没有防护口罩,普通口罩戴两层,说干就干!为了给同事们壮胆,他在病房守了一整夜,一边给病人做心理疏导,一边一口一口地喂病人喝着中药。抗菌素和抗病毒药物用了三天退不了的烧,终于在凌晨2点退下去了。同事有了信心:主任都在里面坚守了一整夜,我们还怕什么?中药有效,我们要把中药用好!
张军(左一)为患者进行肺泡灌洗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新冠疫情爆发后,作为党支部书记兼科室负责人的张军带领全体党员主动请战,和科室同事一起克服诸多困难,迅速筹建第一个隔离病房并担任负责人,带领大家全力战斗。急诊、发热门诊、隔离病房、重症医学科工作有序进行,普通型、重型、危重型都能迅速正确分流。随着收治患者人数越来越多,物资和人员紧缺,他常常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连续抢救10多个小时,还要承担全院危重症会诊、培训医护人员等工作。张军连续70天在抗疫一线病没有回家,即便彻夜无眠,也从未抱怨。
张军真正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斗。”面对感染风险高、技术难度大的操作,张军毫不犹豫,挺身在前,用实际行动书写党员担当。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进行有创呼吸支持后,气道会持续引流出大量分泌物,需要做纤维支气管镜进行肺泡灌洗,俗称“清肺”,但气溶胶传播感染风险极大。张军说:“只要对患者病情有利的,其他的困难我们都要想办法克服”。张军牵头成立了“气管插管小分队”、“清肺救人小分队”、“床旁透析小分队”,悉心研究每一个患者的治疗方案,常常为每一个细节讨论到凌晨,反复预演,只为求得既保护患者,又降低医护人员感染风险的最佳方案。当危重患者出现高热、呼吸困难时,连口服药物都喂不进去,张军一夜不眠地蹲守在病床旁,坚持把熬好的中药一勺一勺送到病人口中。他说:“这是一个医者,不忘初心的情怀”。
攻坚克难 抢得生机
在他的治疗下,多名危重症患者转危为安,其中包括数名80多岁高龄患者。两位“90后”——92岁的曾广顺和95岁的徐明,老人们出院时万分感谢,张军笑着说:“我们虽是肉体凡胎,却是挡在生死之间的铁壁铜墙,必须坚不可摧!”
张军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
高龄患者是新冠肺炎救治工作的一个重点。老年患者多伴有基础疾病,治疗的难度也相对较大。央视新闻采访当天,95岁的徐明老人从楼梯走到二楼的会议现场。他于2月9日因新冠肺炎入住武汉市中医医院。据张军介绍,老人刚住院时体温最高达到39℃,血氧饱和度是低于85%,属于重症患者。考虑到老人的年龄和身体承受力,在做好呼吸机、除颤仪、心电监护等准备的情况下,张军采取了相对保守却更费力的治疗方式。专人随时监护老人生命体征,尽量避免使用呼吸机。为了减少液体输注,特地找食堂借盐,做成盐胶囊,三天内解决了严重的低钠低氯血症。张军介绍说:“我们做好了西医治疗的一切准备,其中有很多有创治疗,但对于高龄老年人,我们的有创治疗就缓一了步,结果他的康复就挺好。老人吃不下饭,科室护士长专门去给他熬粥、买酸奶。老人情绪不佳,科室医护人员细心安抚。他其实不愿意麻烦别人,在重症医学科,他说:“你去治别的病人,别的病人比我年轻”。他这样一说,我们更对他肃然起敬,感受到老人的高风亮节,他的一辈子都在为我们祖国做贡献,现在老了病了还在想着把资源让给别人。”
张军和95岁的徐明老人接受采访
徐明老人在进行了两周左右的中医治疗后,治愈出院。没用人搀扶,自己走出了医院大门。92岁的曾广顺老人一度用上了无创呼吸机,在他的康复期内,医护人员帮助他做肺功能锻炼、肌体综合锻炼,如今身体恢复得相当不错。
实践创新 守正中医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张军坚守了发扬中医的初心,也用临床实践证明了中医药的实效。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张军是武汉市抗击新冠肺炎中医专家组的成员,也是武汉市中医医院的专家组成员。他发现中药能够退却抗病毒药物和抗菌素退不了的烧,也能够解除用技术不能解决的呼吸困难。他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主要参与研发的“宣清合化方”、“感冒退热方”,成为湖北省首批获批的用于新冠肺炎防治的中药制剂。有效提高了危重症患者治愈率。早期研究制定投产的防感1号广泛使用,大大提高了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地位。
说感谢的人多了,张军没有冲昏头脑,甚至怀疑病人是不是为了安慰他,才说疗效好。但是当他看到病人的舌苔和舌质以及疼痛的表情得以改善之后,进一步确认了中医药的疗效,增强了他对中医药的信心和兴趣。抗击新冠肺炎也正是这样,经过一开始的试用到最后的绝对的信心,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过程。
张军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
武汉疫情告一段落时,张军回顾性研究了所有重症病例,发现早期使用中药与补救性使用中药的区别,得出了早期使用中药能改变重症患者临床结局的结论,并将此研究结果向中央指导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汇报,推荐存在免疫低下的密切接触者等高危人群尽早使用中药干预。
张伯礼院士表示武汉市中医医院在战疫期间的表现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定破格一次异地收徒,张军由此拜入张伯礼院士门下。“不是你要拜,是我要收,你们做出了很大贡献,严谨认真感动了我!”张院士说,“学问面前无老少,这次收的徒弟起点很高,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学有所长,大家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唯有三点准则希望大家共勉:首先,要对病人有担当,经常有病人提着大袋中药西药咨询怎么吃,类似这样的事情很琐碎,但病人会有很大获益;其次,任何时候不要损害病人的利益,包括开大处方,做重复检查等,结束一天的工作时要问心无愧;最后,一定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医学知识发展太快了,要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及时应用到实践中去。张军在拜师时也表示:“要以病人为中心,以最小的成本为病人消减痛苦;我们也要创造性的去学习。”
张军拜师张伯礼院士
张军(后排左二)师承张伯礼院士
推荐阅读
迎新现场,终于等到你,2020级新同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2020年本科新生入学指南
2020HBUCMer 萌新大数据来啦!
湖北中医药大学2020级新生入学攻略
城市与校园「跃然纸上」:2020湖北中医药大学本科录取通知发布
湖北中医药大学2020级新生入学攻略
关于2020级普通本科学生缴费的补充说明
权威发布丨湖北中医药大学202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HBUCM | 成团之夜,Join us!Join us!
兰月考生如相问 却话杏林夜雨时
为什么要学中医?纫秋兰以为佩,湖北中医药大学人给出答案
仰观宇宙之大,去看看杏林学而无涯的风景
杏林花雨 润物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