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南民族大学第1959条推送
有人倾心于螺蛳粉
有人对它避之不及
有人喜欢吃榴莲
有人闻之望而却步
正所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在一些人眼中一无是处的“垃圾”
如今也摇身一变
成为了小蚯蚓的美味佳肴
你没有看错,垃圾变美食并非天方夜谭——中南民族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教师李立忠拥有一支特殊的“生态工程师军队”——小蚯蚓。这群小蚯蚓正在鄂西山区的土壤里一点一滴地织就他的土壤修复之梦。
李立忠在烟草基地做蚯蚓粪有机肥大田实验
2017年5月,李立忠作为国家民委派驻武陵山片区联络员,在湖北宜昌市长阳县挂职扶贫办副主任,他在调查走访中发现,当地家家户户有种植香菇的传统,然而一旦到了多雨季节,大棚内的菌棒容易长毛发霉,丢在路边又酸又臭,造成污染。如何有效处理这些有碍美丽乡村建设的农业废弃物,改善因多年种植而日益酸化的土壤,长期困扰着当地百姓。李立忠凭借着多年农业研究的经验,很快就意识到这些常人眼中所谓的垃圾,对蚯蚓来说则是美味的食物。李老师介绍:“蚯蚓粪是一种有机肥,被当做缓解土壤酸化的良方。如果能将农业废弃物通过碳氮配比,改良成蚯蚓的饲料,发展循环农业,那么改变土壤环境、造福农民百姓的愿望就指日可待了。”
初步尝试见成效
很快,李立忠将“高山蔬菜第一乡”——长阳火烧坪选定为示范基地。通过土壤成分的检测数据,他发现经过近30年的蔬菜种植,火烧坪乡耕作土壤的PH值最低为4.0,这意味着土壤酸化严重、肥力退化。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将大大影响当地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基地建设之初,李老师通过多地对接,利用废弃的香菇菌棒、尾菜、养牛场废弃的牛粪等多种有机废弃物作为蚯蚓生长所需的养料,借助蚯蚓消化掉这些废弃物,再利用其产生的蚯蚓粪改良土壤。
蚯蚓棚建成
经过五个月的试验,这种以蚯蚓为核心的生物技术初步实现了对土壤的修复改良。土壤ph值降低了21.05%,有机质含量提高24.36%,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分别提高23.29%、23.57%、24.83%。李立忠悉心培育的小蚯蚓终于有了“生态系统工程师”的样子。
因地制宜助发展
火烧坪蚯蚓养殖项目上的初步尝试,引发了李立忠更多的思考:“一直以来,我国致力于将农业废弃物加以循环利用,而如何高效、低成本地利用农业废弃物中的能量,也是实现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因此,李立忠开始着手打造“校—地—企”的合作模式,坚持整市统筹、技术集成、企业运营、因地制宜的原则,着力探索构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治理模式。
2018年年底,李立忠选取恩施州利川市谋道镇红光村,开始了恩施州利川市土壤生态治理与修复试验基地建设的项目。利川谋道,不仅是避暑的好地方,更是以种植业与养殖业为重要产业的小镇。正因如此,解决此地存在的土壤酸化、农业废弃物堆放、动物粪便堆置等问题刻不容缓。通过走访当地农业局、实地考察有关情况,李立忠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这些问题对当地农民所造成的困扰、对当地经济发展造成的阻碍。面对这样亟待解决的困境,李立忠经过多方协调,很快便开始了新一阶段的生态修复与治理研究。
利川市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既生态农业循环培训
2019年1月17日,李立忠带领着自己的学生,协同多位农户,完成了玉米秸秆、猪粪、废弃的香菇菌棒的堆置。6月9日,正式引入了蚯蚓种,次日便建成蚯蚓棚,为蚯蚓生长提供了一个合适的生长空间。紧接着布施尾菜、餐余垃圾。在这里,李立忠注重因地制宜,讲究“就地消纳、能量循环、综合利用”,利用当地种植业和养殖业所带来的废弃物,如玉米秸秆、香菇菌棒、牛粪等,作为蚯蚓养殖的基料。随着蚯蚓生长,其产生的蚯蚓粪可与土壤调理剂一起发挥改良土壤的作用。有了火烧坪示范基地的经验,红光村示范项目的开展更加顺利。
蚯蚓粪样本“地龙一号”
倾心培育绘蓝本
“2019年7月在谋道镇红光村开展了蚯蚓处理餐余垃圾试验,处理时间6个月,成效显著;2020年5月8日在凉雾乡老场村选取公路沿线40户农户开展蚯蚓处理农村餐余垃圾推广示范,效果很好;2020年4月15日在朱砂屯村3组朱康生玉米移栽地里开展玉米秸秆腐熟作有机肥移栽玉米试验,目前玉米已收获,较泥土覆盖增产7.8%……”每一阶段的试验成果李立忠都一笔一划用心记下,“我们计划2020年年底前处理禽畜粪便3000吨、菌棒400吨、餐余垃圾8吨、污泥1500吨;产生商品有机肥蚯蚓粪3000至4000吨……”在他的倾心培育之下,利用“生态系统工程师”进行土壤修复的方法走向产业化,为湖北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提供生态治理蓝本。
未来,李立忠的目标就是要把小蚯蚓培养成为合格的“生态系统工程师军队”,为改善与修复、稳定万千国民的生计而努力。
在你看得见的地方
有人为爱逆行撑起一片天空
在你看不见的角落
有人默默奉献出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是小蚯蚓铺垫了土壤修复的基石
是科研心织就了生态治理的蓝图
立足实践、步步耕耘
正是这样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材
为民大托举出触手可及的未来
推荐阅读
这个深秋,光谷美术馆等你来一场“艺织独绣”的“约会”!
同心筑梦,邻里守望丨“石榴籽”们与你在一起!
1
民大食堂大数据,快进来一网打尽吧!
把民大早晚留在相册里,每一帧都是爱你的形状
载誉归来,民大王牌“科普人”又将出征!
END
中南民族大学
图文来源丨夏晓瑀 熊津津 吴婷
排版丨牛馨艺
责任编辑丨刘虹
投稿邮箱丨weixinminda@163.com
-scuec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