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首歌
已经陪伴我们整整四十年
从北京传唱到大江南北
从中国流传到世界各地
有这样一对夫妻
他们为这首歌写词谱曲
从革命年代携手到新时代
历经中国从弱到强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这首歌是这对革命伴侣最深情的告白
是他们对党最深情的表达
这首歌世世代代流传永不落
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之际
湖北之声记者从武汉到北京
寻访《妈妈教我一支歌》背后的故事
点击收听音频
5月初的武汉,生机盎然。在武汉音乐学院的声乐教室里,声乐系民族声乐教研室主任徐晓燕正在讲授音乐党史课。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妈妈教我一支歌》对于青年学生来说熟悉又陌生,因为从它诞生至今已经整整四十年了。虽然对它的传唱从未间断过,但它背后的故事学生们知之甚少。这堂课,与以往只分析曲风和唱腔不同,徐晓燕为同学们介绍了更多关于歌曲的创作背景。
采访视频
徐晓燕:这首《妈妈教我一支歌》是我们武汉音乐学院的优秀校友创作的,它是围绕着一首革命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主题来写的,是一首对党的赞歌。
徐晓燕口中的优秀校友就是国家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戏剧家协会、歌剧研究会会员,《妈妈教我一支歌》的曲作者刘虹。她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和艺术熏陶。1951年,10岁的刘虹志愿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了一名文艺战士。18岁那年,她进入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
刘虹从小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影响很大。是党把她培养大,把她送到武汉音乐学院学习8年,又回到部队。创作时,她迫切希望把那种感激的心情表达出来。跟刘虹有着相似人生经历的丈夫杨涌,也是听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长大的。1949年新中国成立那年,12岁的杨涌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党和部队的培养下,成长为部队的文艺骨干。作为《妈妈教我一支歌》的词作者,杨涌写下的每个字都饱含深情。
杨涌(左)与刘虹(右)
杨涌说:“‘这首歌伴随他走遍祖国山河。’这一句很白话的词,相信听众、观众是有想象力的。‘走遍祖国山河’并不是指的旅游,是井冈山、湘江战役、南征北战、血流成河、前赴后继……有生活体验的演员唱到这一段会流泪。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与生命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游山玩水,走遍祖国山河。”
刘虹和杨涌相识在部队文工团,相爱相知成为革命伉俪,也都曾到武汉音乐学院学习。上世纪八十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全国上下文艺创作也迎来新气象,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刘虹回忆,当时,夫妻二人与石祥、马玉涛、陈克正等一大批文艺工作者聚集到一起,大家商量着,要创作一批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的歌曲。
如何能让一首歌富有感染力,并在年轻人中广泛传播?正当夫妻俩一筹莫展时,两个上小学的女儿每天缠着母亲教她们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让两人突然产生了灵感。
于是,夫妻俩一个作词一个作曲,共同写下这首《妈妈教我一支歌》。杨涌说,《妈妈教我一支歌》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继承和发展,表达出了夫妻二人共同的生活感受和对党的真情实感。《妈妈教我一支歌》像是和妈妈说的心里话,娓娓道来。“我平常写词都是比较慢的,唯独这首不到一小时,我就将初稿交给了刘虹。”杨涌说。因为和丈夫朝夕相处、心心相印,刘虹也不到一小时就为这首歌谱好了曲。两人有着共同的体会:从我们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都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强大的领导力与凝聚力,作为文艺工作者,应当埋头创作,以好的作品来表达对党的热爱与信任。
《妈妈教我一支歌》共有三段歌词,每一段都镶嵌了一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原版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曲调是进行曲式的风格,而《妈妈教我一支歌》是抒情性的歌曲,中国典型的五声化调式风格,民族性较强。如何把两种风格自然地融合?刘虹进行了非常巧妙的处理。
作曲系党总支副书记、副主任、教授龚华华(左)
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党总支副书记、副主任、教授龚华华说,从作曲的创作思维和技法角度来看,在当时那个年代是非常具有创新性和独特个性的。
龚华华:“刘虹老师在处理这个矛盾的时候,她基本是沿用了原来音调的骨架,但是她在唱法上做了一点细微的调整。另外,她在原来音调的基础之上做了很多民族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五声化的一些装饰音,做了一些润腔的处理。所以,原来的进行曲风格和她新创作的民族化的五声性风格,做到了非常巧妙的融合。这种手法在当时那个年代并不多见。”
自然流畅的旋律仿佛从心里飞出。在轻声的哼唱中,一首悠扬动听、朗朗上口的歌曲诞生了。而它流传的速度也出乎大家意料。
1981年5月,在明媚的春光里,这首《妈妈教我一支歌》在首都各大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刊载、播出。《青年日报》首先刊载了《妈妈教我一支歌》的词曲,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听众播出这首歌。歌曲迅速在全国传唱开来,不仅在刘虹的同辈中引发共鸣,在年轻人中也成为了当时最流行的歌曲。
刘虹回忆起当时一段有趣的情景:“当时很多年轻人都哼着‘妈妈教我一支歌’。有的人说这是老歌,有的人说这是新歌,他们争论着打起赌来。最后打电话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询问。当得知是一首新歌时,年轻人感到不可思议:‘我们觉得就像老歌一样那么亲切,共青团的同志们几乎都会唱,而且每天走到哪大家嘴里哼的都是这首歌。’后来,他们就拎着录音机跑到我们家来,让我们唱给他们听,又要了很多歌谱。”
随着这首歌在全国的流行,刘虹、杨涌家成了当时的“网红打卡地”,大家纷纷来找杨涌刻歌谱。“当时不像现在有复印机,歌词都是我亲自用钢板刻的,刻完以后用油印机油印,印几百份就烂了,所以刻了很多版。全国来要歌谱的人很多,拎着录音机到家来录歌的也有好多。”杨涌说。
这支从妈妈心头飞出的歌也默默影响着他们的两个女儿。母亲深夜伏案创作的身影让大女儿杨岷记忆深刻。杨岷说,母亲嘴里经常哼唱的这首歌,是她对党最深情的热爱,入耳、入心,不用教,自己也很快就学会唱。
这样的传承还影响到了家里的第三代。刘虹的小女儿杨峥旅居国外,两个外孙虽然在国外长大,却非常喜欢这首歌。因为这首歌,她们深深爱上了中国文化。刘虹的大外孙从牛津大学历史系毕业后,专门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系攻读硕士学位;小外孙目前就读牛津大学历史系二年级,也选修了中国历史。
5月初的北京,芳菲美丽。在刘虹、杨涌家中采访,老两口指着墙上两个外孙的照片,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妈妈教我一支歌》的旋律融入了深厚的民族特色,散发出迷人的东方魅力,被世界各地的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演奏和传唱。在刘虹家留存的光碟和资料中,《妈妈教我一支歌》就有殷秀梅首唱的独唱到后来的童声合唱,有器乐独奏、协奏到交响乐演奏等诸多版本。
作为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室内乐教研室主任,大女儿杨岷也一直致力于将包括《妈妈教我一支歌》在内的中国音乐作品向世界推介。西伯澳大利亚交响乐团来参加北京音乐节时,杨岷特意推荐《妈妈教我一支歌》作为返场节目。她回忆道,演出时,大提声部里面有一名中国演奏员,他一边演奏一边流泪,底下好多观众也泪流满面,现场很震撼!让杨岷同样记忆深刻的是,在北京交响乐团有一个吹长笛的西班牙人,他说:“《妈妈教我一支歌》写得太美了!从音乐创作的角度来说,也是一个高水平的作品。”
用艺术浸润人心,传承红色基因。在老一辈艺术家的感召下,一代代文艺工作者前赴后继,为时代谱就一首首新曲。在刘虹之后,从武汉音乐学院走出的校友,如王佑贵创作了《春天的故事》,姚峰创作了《迎风飘扬的旗》等,都成为深受老百姓喜爱,广为传诵的经典歌曲。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党总支副书记、副主任、教授龚华华说:“我觉得作为一个艺术家,不仅要在自己的专业上面,有学术性的造诣,同时更应该具有对国家、对社会、对历史和未来的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这一点上,像刘虹老师这样的老一辈艺术家,给我们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在教学和艺术实践的层面上,我们也非常有意识的去把一些红色经典音乐作品,作为我们在授课和艺术实践环节中间的一个重要内容,来进行学习和教育。以这样的方式来教育当代年轻人,传承红色基因。”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老两口接到了来自武汉音乐学院的视频电话。这是武汉音乐学院的师生们打来的,她们要与刘虹、杨涌两位老校友隔空唱起《妈妈教我一支歌》。
隔空同唱《妈妈教我一支歌》
80岁的刘虹、83岁的杨涌与武汉音乐学院师生说着、笑着、唱着。这对有着60多年党龄的革命伴侣此刻好像回到了40年前——《妈妈教我一支歌》诞生的那个春天……岁月变迁,但不变的是他们对党的初心。歌声、欢笑与祝福在三代人的心田荡漾,并将世世代代流传永不落。
刘虹:党培养我们这么多年,作为一名党员,能做这么一点贡献,心里特别高兴!我们国家之所以这么强大,就是因为有党的领导。
徐晓燕(左)
徐晓燕:我们的先辈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正气之歌、民族之歌,共产党员为了民族和人民的事业勇于献身。我们应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世世代代传唱响。
王玉(武汉音乐学院学生):这首歌非常经典,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长,让几代人的情感在歌唱共产党,歌唱祖国中汇集,作为一名声乐系的学生,应该利用自己所学,将这首歌弘扬传承下去。
刘良杉(武汉音乐学院学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像歌曲所唱的,这首歌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是中国精神的一个继承和发展。
妈妈教我一支歌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这支歌陪伴妈妈走过峥嵘的昨天
这支歌陪伴我走进幸福的今天
这支歌陪伴女儿走向美好的明天
这支歌将世世代代流传永不落
相关链接:
湖北之声:520,最深情的告白!
转载 / “长江云”APP
出品 /武汉音乐学院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