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说父母要给孩子爱和自由,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和孩子做朋友。
但父母真的适合和孩子做朋友吗?
我们可以追求做孩子的朋友,但必须是建立在规则之上。如果规则和界限感没有被培养出来,孩子只会无法无天!
娇惯出来的熊孩子
前些时间,陪朋友去看房子,房东带了一个7、8岁左右的小男孩。看房期间,小男孩一直缠着妈妈要手机玩。
一直拍打母亲还很生气的嚷嚷:“给我给我,你快给我!”几句话的功夫,母亲的肚子、腰部和后背就挨了孩子多下的捶打。
这么小的孩子竟然可以为了自己的目的,肆无忌惮地用拳打脚踢来引起注意,分明就是平时被惯坏了!
父母和孩子的界限感,就是一边要守住父母的边界一边要帮助孩子确立规则意识,这才是对孩子未来最大的负责。
如果我们只强调朋友式教育,疏于对孩子的管教,结果就是养成一个不尊重权威、没规矩、没教养、自私自利的人。
给孩子树立不可践踏的父母权威,是教育的基本功。而这种父母权威,要来自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塑造。那应该怎么做呢?
有弹性的规矩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有的东西是禁止接触的,但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她的认知度也有了一定的提升,有些规矩自然是可以调整的。
我们在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最好是用“你可以做……,只不过得要等到……时候……”这样的句型。
这样有助于帮助孩子学会延迟等待。
家长还可以和孩子共同商讨规则的制定,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下,允许有理由的通融。
简单规则的制定
规则适合用正面的词句,例如:做完作业才可以离开座位等。只需要定2-5条规则,但要切合孩子的年龄和能力;
所有照顾孩子的人都要贯彻一致地执行。
孩子在破坏规则的时候,还应该担起相应的责任,父母需要求孩子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让孩子有面对错误的诚实和勇气。
学会相互尊重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
孩子并不是父母的附属物与衍生品,他们有着自己独立的人格,父母应当尊重理解并加以引导,而不是专制与包办。
当孩子尊重自己的父母,父母也会在孩子的影响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视与反思,家庭就会越来越和谐。
如果说世上什么教育技巧最灵验,就是父母的言行;如果你要跟孩子做朋友,那就做值得尊敬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