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带背(八):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规律

武汉来胜教育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考研政治带背(八):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规律

武汉来胜教育

上期内容回顾

马克思主语基本原理概论

马原-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马原-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上)

马原-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下)

马原-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上)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下)马原-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上)马原-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下)

上期节目讲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下面我们看这部分的最后一个知识点:

武汉来胜教育

武汉来胜教育

(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考点8)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二者的关系中,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

①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当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人们就要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

①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就内容看,这一规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

(2)从过程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形态发展的普遍规律。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 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并且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作为判断时代变革的客观依据。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规律

马克思把社会比喻为一座大厦,并把社会关系区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部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规律。

(一)国家的起源和实质(考点10)

(1)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2)国家同原始氏族组织不同,它是按照地域来划分国民的,而不再以血缘关系来划分;并依靠强制性或暴力手段以及征收赋税来维系。

①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②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它是经济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强制性的暴力机关,以保障其在政治上也成为统治阶级。

③国家是一种具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的有组织的力量。

(3)马克思主义依据国家的性质和政权的组织形式,相应地将国家分为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

①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②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也就是政权构成形式,表明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实现自己的统治。

③般来说,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于国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并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重要作用。但是,国体和政体的关系也有复杂的情形,同一国体的国家可能采取不同的政体,而不同国体的国家又可能采取相同的政体。

(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考点11)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 其统治地位并获得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

(1)任何上层建筑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能直接或间接地从社会的经济结构中得到说明。

(2)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

(3)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其变革的方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1)集中表现在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2)上层建筑这种反作用的后果可能有两种:

①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

②反之,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

(1)在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上层建筑的不完善部分、没有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部分都会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

(2)在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矛盾更为复杂,主要表现在: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同旧上层建筑的残余、未来上层建筑的萌芽之间的矛盾,新旧上层建筑之间新旧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等

(3)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时,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一般是适应的;当种社会形态处于没落时期时,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是不适应的,其矛盾则变为对抗性的、全局性的矛盾。

4.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里的“一定要适合”是指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武汉来胜教育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湖北文化课-武汉-武汉来胜教育-考研政治带背(八):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