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革命简史专题
五四运动
一、五四运动爆发
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条件
1.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
2.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
3.十月革命鼓舞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
1919年,美、英、法操纵巴黎和会,拒绝废除外国在中国的特权及日本强加给中国的“二十一条”等,并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
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
五四运动爆发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北京十几所学校学生三千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随后举行示威游行,五四运动爆发。从6月5日起,运动突破了知识分子的狭小范围,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运动扩展到了20多个省区、100 多个城市。
1919.5.4-6.4 以学生为主力 运动中心为北京
1919.6.5-6.28运动中心转至上海 以工人为主力
迫于人民群众的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于6月10日释放被捕学生,宣布罢免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6月28日,中国代表拒签《巴黎和约》。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得到了实现。
二、五四运动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彻底性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 曹、章、陆去。”
——1919年6月12日《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这期的微课堂就到这里啦
我们下期再见!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官方微信出品
内容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工部、团委
审核/刘国峰
声明:本平台部分发布内容来自网络或转自其他媒体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