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介绍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招生信息平台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学院介绍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01

院长寄语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招生信息平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一个大家庭,来自大江南北、五湖四海的学子们相聚这里,是一种难得的缘分。这里将是同学们人生旅程中一段值得回味的经历,稚嫩懵懂的你们将在这里蜕变、成长、成熟。望你们增强学习动力,体验获取知识的快乐;提高专业技能,为未来发展做好充分准备;珍惜大学时光,品味这座校园带给你们的营养和财富。知识改变命运,品德铸就人生。正如思想家罗素所说,“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同学们要崇尚道德、心存敬畏、慎独慎微、勤于自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从现在做起,使自己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成为拥有“文理渗透,中西融汇,古今贯通”的开阔视野,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当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阔步引领美丽中国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处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环境学子们应珍惜时代机遇,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奋发有为,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平 院长二级教授 博士生导师

02

学院简介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以科学研究为主,具备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产学研合作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特点的研究型学院。现有环境科学与工程湖南省重点学科、环境生态学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二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具有招收生态学、生物学、林学博士后人员资格。设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3个本科专业,拥有省级科研平台6个,湖南省研究创新基地2个,省级产学研基地1个,并承担学校中外合作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教学和培养任务。

现有教职员工58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7人,博士学位比例83%,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客座)、国家千人计划学者1人、湖南省百人计划学者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国家林业局跨世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湖南省年轻优秀科技托举人才1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6人、长沙市杰出创新青年培养对象2人。

学院学科教学科研平台建设优势明显。拥有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共享)、洞庭湖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国家创新联盟、稻米品质安全控制湖南省工程实验室、土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有机污染场地修复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参建)、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参建)、湖南省财政部共建环境生态基础实验室、湖南省财政部共建环境工程实验室、湖南省财政部共建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

学院科研实力强劲,成果突出。近三年来,学院承担国家、省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800余万;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出版教材、专著20余项,公布发表学术论文600多篇,获得专利授权50余项,相关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8项,其中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省自然科学三等奖3项。“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修复与水环境保护技术模式”、“组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等科研成果被列入国家科技部科技惠民计划成果推广库生态环境污染与治理类的重点推广技术。

多年来,学院先后选派一大批中青年老师到挪威、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留学访问,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并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知名高校开展了合作办学,拓宽了学院人才培养领域,扩大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03

专业介绍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视频介绍

“环境科学与工程”大类涵盖“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3个专业。本专业大类以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指导,以新工科、新农科建设为导向,秉承“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契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依托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环境科学”、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环境工程”建设,坚持“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标准,强化绿色理念教育,拓展学生专业视野,培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优良的科学文化素养、良好的创新思维和竞争能力的优秀人才。

环境科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环境科学具有交叉性、综合性强的特点,注重研究环境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和污染物在水体、土壤、大气等环境介质中的迁移与转化过程,探究污染作用机理,需要综合运用化学、生物学、地学、物理学、工程学、经济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宏观上研究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揭示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基本规律,微观上研究环境污染物在有机体内的迁移、转化、蓄积过程,探索其对机体的影响与作用机理。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具有系统的环境科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得到环境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适应我国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需求,能从事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环境监理、环境技术研发与咨询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特色:1.本专业2000年招生,2003年成为国管专业,2008年获批湖南省特色专业,2015年纳入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级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本专业依托环境科学与工程湖南省重点学科,在污水生态处理技术、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污染耕地修复治理与安全利用等领域形成了自身优势与特色。3.本专业拥有稻米品质安全控制湖南省工程实验室、湖南省财政部共建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以及长沙、株洲等地的十余家校外实习基地。4.本专业拥有一支师德高尚、学历层次高、职称与年龄结构合理、科研基础雄厚、富有奉献与合作精神的创新型教师队伍。

就业前景:毕业生能到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监理、污染控制技术、污染生态防治等方面的科研、教学、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

环境工程(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环境工程主要研究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利用科学和工程的手段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环境工程是21世纪重点发展的高新科技学科之一。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受到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研发、环保工程设计与施工、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及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环境污染治理、资源保护与利用、清洁生产等领域工作的基本能力。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崇高的职业道德,富有生态文明理念,具备扎实水、气、固、土壤、物理性等污染控制基本理论和工程设计、技术研发基本能力,具有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特别是土水污染控制、自然科学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知识,具有良好创新意识、国际视野和团队协作精神,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1.本专业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以生态文明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环境科学与工程、林学、生态学、生物学等学校优势学科为依托,融合环境科学、生物学、生态学、工程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综合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生态学手段,致力于土壤、水体、固废污染生态治理与修复。2.专业课程设置注重环境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教学内容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本专业2020年获批湖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拥有土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湖南省财政部共建环境工程实验室等校内实验教学平台,以及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永清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恒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校外实习教学基地。3.本专业师资队伍以湖南省“百人计划”、“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等学术带头人、中青年博士等为核心,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和教学科研实力较强的教师团队。

就业前景:毕业生可授予工学学位,可到相关学科领域继续深造或在政府部门、环保机构、工矿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单位从事环境工程领域技术与产品开发、工程设计与咨询、工程施工与监理、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监测与评价等方面的工作。

环境生态工程

本专业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国家战略需求为指引,依托学校“林业、生态”的特色优势,夯实“以生态修复技术为主,加强与林学、生态学、林产化工等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的学科基础,重点培养致力于流域、湿地、矿山生态修复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具有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以及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应用型技术和工程人才。

专业特色:在国家和湖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形势下,围绕湖南“两型”示范建设,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强调利用生态学学科思维、生态环境问题分析方法,将环境科学、生物学、生态学、工程设计等相关理论、技术和方法相结合,应用于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凸显治理措施的生态化和资源化,在人工湿地污水生态处理、洞庭湖退耕还林还湿、矿山生态修复、农业面源污染生态治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和人才培养形成了鲜明的区域特色优势。

就业前景: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是环境类专业的热门方向之一。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环保、规划、建设管理等政府部门从事管理工作,也可在设计(研究)院所、环保公司、高校、科研院所等从事环境生态工程设计、生态规划与管理、生态修复与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毕业生可报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生物学、林学等学科的研究生。

04

人才培养与就业

“环境科学与工程”大类涵盖“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3个专业。本专业大类以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指导,以新工科、新农科建设为导向,秉承“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契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依托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环境科学”、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环境工程”建设,坚持“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标准,强化绿色理念教育,拓展学生专业视野,培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优良的科学文化素养、良好的创新思维和竞争能力的优秀人才。

05

名师寄语

Your talent is like a spark, if you use diligent efforts to combustion, it will become a raging fire, extremely light and heat to release.

凭良心做事,凭本事吃饭;秉承生态文明理念,做新时代环保强人。

百谷草木丽乎土,美丽中国兴於土。美丽中国建设靠你我,演绎精彩人生从林科大开始!愿你们在中南林学习期间,努力学习土壤环境、土壤修复、土壤健康的知识,践行绿水青山理论,投身美丽中国建设!

勤学优秀的你们,与中南林成为了彼此的选择。

绿色学府中南林,将承载你们的四个秋冬春夏。

希望你们意气风发,坚定自信,树立绿色发展之理念。

希望你们读书万卷,勤奋好学,探究环境保护之学问。

希望你们潜心专研,创新实践,尽展环境专业之风采。

这里不是海洋,却是绿水之魂;

这里不是高山,却是青山之魄。

这里可以给你一双翅膀,在绿水青山展翅翱翔。

来吧,别样环境,同样绽放。

中南林不缺成就与辉煌,缺的是你的未来与梦想。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也如是。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中南林大山高海深。

06

校友风采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宁波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2000.9-2004.9毕业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4.9-2007.6毕业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招生信息平台

于旭彪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受聘省“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技术组专家、省“剿灭劣V类水”首席技术顾问、省科技厅“五水共治”科技专家、省农业厅农业生态与能源技术创新推广服务团队专家、省生态经济促进会“生态智库”专家、杭州临安区乡村振兴战略高级顾问以及绍兴、桐乡等地区“科技治水”专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招生信息平台

曹玉成

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2004年6月毕业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7年6月毕业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任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洞庭湖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国家创新联盟秘书长。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招生信息平台

黄忠良

副研究员,博士研究生,2007年6月毕业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10年6月毕业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任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所长,海南省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招生信息平台

莫凌

07

学院风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招生信息平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招生信息平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招生信息平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招生信息平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招生信息平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招生信息平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招生信息平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招生信息平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招生信息平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招生信息平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招生信息平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招生信息平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招生信息平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招生信息平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招生信息平台

文案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编辑 |李逢彬 周瑛琪

图片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审核 | 何志祥 曾晓峰 史灵芝 贺平峰

长按二维码关注学院公众号

了解更多学院信息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湖南本科院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微高校-院校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招生信息平台-学院介绍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