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美好,叫读过湖南女子学院

湖南女子学院招生办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有一种美好,叫读过湖南女子学院

湖南女子学院招生办

我是第一届学生,离开母校30年了。离校的那年,没有毕业典礼,没有欢送仪式,没有依依惜别,也没有毕业纪念册。就这样,我们七零八乱的卷着铺盖,离开了校园,走上各自的人生路。

听起来有些悲凉,但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使我们倍加珍惜同窗的情谊。这些年,长沙的同学在逸辉的牵头下,成立了经法一班同学会,并自筹资金,接待我们这些漂荡在外的孩子。在她们的努力下,失联的同学悉数找到,一个也不少。

每次回长沙,想到有她们在,就感到很温暖。事实上,长沙同学会承载了我们对母校的眷念。

今年7月,突然接到通知:母校的莫主席和周老师要来北京看望校友们,并计划筹备北京校友会。

毕业30年了,第一次收到了母校的官方讯息,第一次听母校领导介绍学校的发展,第一次认识了那么多美丽的小学妹。原来那个作为符号而存在的母校,变得可触可感,可亲可爱。

湖南女子学院招生办

莫主席和周老师来看我

湖南女子学院招生办

前些日子,周静老师约我写写女院的故事。30年前的事情,已然飘渺,但借着影集里的几张旧照片,如烟往事有些清晰起来。

那是1985年的夏天,收到了湖南女子职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对我这样的农村娃来说,到省城上学就是莫大的荣幸。

开学的那天,我的妈妈和大姨送我到了省城,循着通知书上的地址,来到了一所中学。

我明明是来上大学的,却进到了一所中学,那一刻,我很懵,怀疑自己走错了地方。可惜,我没有走错,我们就是在这所中学里上大学。

第二年,我们又搬到了政治干校,第三年才有了目前的井湾子校园。我们离校的时候,校园还是一片黄土高坡,高坡上点缀着几幢平房和两栋宿舍楼。

那时的学校几乎没什么像样的基础设施,有的只是邵国秀校长的办学情怀,还有我们这一届学生。

湖南女院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所女子大学,我们是第一届学生。我们这一届的质量关乎学校的品牌和未来的发展,所以,学校把我们当宝贝一样精心培育:我们的专业课老师大多来自兄弟院校的知名教授;我们的厨师总是变着花样,给我们做精致可口的饭菜;我们的校服,由大牌设计师精心制作,白色衬衣配着红色背带裙,时尚又经典。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都能感受到学校的良苦用心。虽然条件艰苦,也遇到一些坎坷,但一直被关爱着。每每回忆起当时的校园生活,总是心生欢喜。

湖南女子学院招生办

我们的校服,红裙子,白衬衫,惊艳了长沙城

湖南女子学院招生办

我们上大学的那个年代,还没有互联网,也没有手机,那时的校园里流行读琼瑶的小说、三毛的散文、汪国真的诗集和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所以,我们这一辈人的骨子里有一种浪漫和理想。

三年里,虽然颠沛流离,但因为骨子里有着这样的浪漫情怀,我们依然把校园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活色生香。

周末,我们会约上三五好友去爬山,去看电影,去跳交谊舞,去兄弟院校串门,有时候也会带着锅碗瓢盆、买些青菜豆腐和肉块,到郊外烧火做饭、打牌玩耍。

湖南女子学院招生办

在南郊公园野炊、玩扑克牌

有一句流行语叫做:房子是租的,但生活不是。那时的我们也一样,虽然校园是借来的,但我们的校园生活却从来不缺文艺和浪漫。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副对联的故事。

那是大二的时候,我们住在政干校的小洋楼里,小楼里有个202房间,里面住着6个姑娘。她们是:爱读琼瑶的胜利、爱吃零食的柏青、爱跳摇摆舞的雁飞、爱想心事的艳青、爱玩神秘的雪华,以及那个爱睡懒觉的我。

6个姑娘,6种性情,却和谐相处于一室,日子快快乐乐、无忧无虑。

元旦节到了,姑娘们想在寝室门口挂副对联。经过一番头脑风暴后,整出了这么一副,上联是:爱笑爱闹嘻嘻哈哈不知愁滋味;下联是:贪睡贪玩吃吃喝喝谁解其中味;横批是:懒得长大。

对联不算工整,却是我们宿舍的真实写照。我们带着对联请李老师赐墨宝。

李老师在写横批的时候,皱了皱眉头,把“懒得长大”改成了“亡羊补牢”,还淳淳教导我们:在新的一年里,要好好学习,要立大志,要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总之,就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懒得长大,这四个字的横批是我的创意,突然被拿掉了,还是觉得不爽。

张贴对联的时候,李老师来了,带着“懒得长大”四个字。李老师说:“懒得长大”是可贵的童真,还是尊敬你们的趣味,别“亡羊补牢”啦,还是“懒得长大”吧。哎呀,李老师还是善解人意的!

对联贴出来后,我们的宿舍门口变得异常热闹。一堆一堆的人挤在门口,或读着对联,或发表高见,或哈哈大笑,或窃窃私语。

而我们6个姑娘,关起门来,悄悄地躲在屋子里,听着外面的笑闹声,偷偷乐。

湖南女子学院招生办

毕业27年后,6个姑娘的团圆照

湖南女子学院招生办

从湖南女院走出的姑娘,大都对自尊、自信 、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深有体悟,而我更多了一样体悟,那就是自卑。

像我这样从山里走出的孩子,来到省城后,犹如刘姥姥进到大观园,一切都看不懂,一切都很新鲜。而我们这一届学生,偏偏多是集美貌和才艺于一身的女子。站在她们中间,我简直弱爆了。

每当看到同学们侃侃而谈,纵论古今,而我说话都脸红心跳,还语无伦次;看到同学们多才多艺,能歌善舞,而我除了会傻傻地玩乐,什么也不会;更要命的是,我的学习也不好,还有过补考的经历。这一切的一切让我陷入了深深的自卑中,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忧虑。

让我走出自卑的,是几次实习时间。

那时,学校实行“三学期”制,就是说,每年有三个学期,其中有一个小学期,为外出实习时间。

三年里,我实习过三个地方:长沙市中级法院、衡阳市律师事物所和邵阳市中级法院。

湖南女子学院招生办

1988年在邵阳市中级法院的实习留影

在实习中,老师给了我很多的鼓励和赞许,比如,夸我的调研记录准确清晰,夸我的答辩词有理有据,夸我写的判决书逻辑缜密,夸我的综合能力胜过北大来的实习生……

当自卑的孩子遇到鼓励,自信心便从内心里一点一点的滋长起来,活儿也越干越漂亮。我成为了实习导师的得力助手,并且获得了丰厚的实习补贴。我用那些补贴购买了心仪已久的相机。

就是在实习期间,我发现,原来那个卑微渺小的我,也是有价值的。也就是在实习中,我认识到:每个人的人生都独一无二、无法复制、也无从模仿,我无需羡慕别人的才华,只需默默地做自己能做的、喜欢做的事情就好了。

因为接受了自己的渺小和不闪亮,因为相信渺小和不闪亮的人也可以活出价值,所以,我完成接纳了自己,走出了自卑。

我要感谢那些优秀的同学们,她们如镜子,照出了我的渺小,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更要感恩母校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模式,让我有机会走出校园,到更广阔的世界去实践、去探索、去认识自我,找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从而自信地走向社会。

如今,咱们的母校日新月异、越来越美,作为第一届学生,我感到由衷的骄傲。作为女院发展史上的第一批亲历者,我想跟所有的学妹们说:有一种美好,叫读过湖南女院。让我们一起珍惜美好时光,让我们一起为母校加油!

作者 : 李小红 中国知网

湖南女子学院1988届经济法专业毕业

转自公众号:湘女苑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湖南本科院校-湖南女子学院-微高校-院校号-湖南女子学院招生办-有一种美好,叫读过湖南女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