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VER
SAY
GOODBYE
才会回家
只有离家
THANK
MEETS
YOU
我们常常因为各种原因离家,比如求学、工作、爱情、梦想……走得越远,越容易产生不安、焦躁、迷茫,甚至失去方向。
家就像沙漠里的胡杨木、天上的北斗星,无论走得多远,只要看到它,我们就会知道哪里是方向、哪里是来处。
乡愁是我们的来处
我的一位大学室友来自新疆,他跨越大半个中国来到这里求学。这座城市的口味很淡,刚来的时候他很不习惯,想吃家乡菜,就只能在宿舍干吃辣椒酱。
直到后来有一天,他兴奋地跟我们说,找到了一家很正宗的新疆菜馆,非要拉着我们一块。
穿过好几条小巷子才终于找到那家店。他一口气点了两份大盘鸡,菜一上桌,立刻吃得津津有味、狼吞虎咽。
人在美食面前,最容易暴露的,就是脆弱,尤其是在家乡的味道面前。吃到一半,他突然说:“我想家了,我想回家”。
有人说:“舌根上有最顽固的乡愁。”无论走得多远,舌根上总是保留着家乡的味道,不管后来用多少种滋味都没有办法掩盖。
这种对故乡味道的顽固依赖,源于每个人的成长记忆,只有离家的时候,才会对家的味道尤其眷恋。
乡音是我们的去处
曾经在网络上看过一个视频:
在日本东京街头,一名穿着黑色外套的男子,在人行道上抱着吉他,用日语自弹自唱《海阔天空》。熟悉的旋律吸引了另一位女孩的驻足,唱到动情之处,女孩不由自主哼起了粤语。熟悉的乡音,刺激到用日语歌唱的男子,随即也切换成粤语:
“原谅我这一生,放纵不羁爱自由,
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
背弃理想,谁人都可以,
那会怕,有一天,只有你共我。”
当时女孩就哭成泪人,歌者连声线都变得颤抖。
人在异乡的时候很少暴露自己的乡音。在满是异乡方言的世界里,说起自己的家乡话好像显得格格不入,而且说出的话常常没有回应,更加容易暴露自己的慌张。
所以,能够在陌生的地方找到熟悉的乡音,是一件让人多么惊喜而又亲切的事情。它在告诉异乡人:原来我们并不孤单,我们依然还有同行者。
无论走得多远,乡音始终是连接自己和故乡最亲密无间的纽带,那是我们最原初、最深刻的关系所在。
有人说:“母语是我唯一的行李;乡音是我唯一能够随身携带的行囊。”当你看到别人和你背起同样的行囊的时候,在那么一瞬间的恍惚里,又能重拾勇气,面对各种陌生。
多年之后,我越发能理解思乡的情结。当怀念起记忆里的味道,抑或是为熟悉的乡音驻足,或许我们的心里都在隐藏着一个渴望——“回家”。
人走得太远,很容易忘记自己当初为什么出发。未来走向何处,我们并不知晓;可是我们来自何方,却始终明白,因为,我们有家。
人为什么要回家?
与其说回家,不如说是在和自己的过去对话,因为那里仍然保留着,我们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印记。那些印记提醒着我们跨越山海、勿忘根本。
更重要的是,那里有我们深爱的父母和亲人,在他们面前,我们不用假装,做大人、做强者,在别人关心你飞得高不高的时候,只有他们关心你飞得累不累。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永恒不变的,只有他们,只有爱,那是我们绝对安全感的源泉。
中国人无法长久地离开家。所以,总会隔一段时间就建立一个节日,给自己一个回家的正当理由。
就像一次又一次的时光旅行,让人从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中暂时解脱出来,让曾经迷失的自己重新想起,当初为何出发,当初如何出发。然后,重新蓄满力量。然后,再出发。
朗读者:郑上海
编辑:黄玉颖
责编:陈芹
审核:罗咸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