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我校面向全校师生进行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比赛
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获奖名单
一等奖
陈润兰《名片》
二等奖
周雄文《厚德博学和而不同—我心中的工大精神与特质》
肖又铮《绿色包装的诗与远方》
彭可意《江山如此多娇》
三等奖
尹志诚《共和国同龄回乡偶感》
童青兰《我和我的祖国》
王玉洁《桂树下的外婆》
吕泽嵘《红色季节》
覃碧辕《我和我的祖国》
恭喜以上获奖的老师和同学
部分作品选登
(向上滑动启阅)
名 片
在举国欢庆共和国七十华诞的时刻,最先来到我脑海中的是这两个字——名片。
国有国号,人有姓名。从某个意义上说,我和我的祖国各自都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名片。
“睡狮”,“散沙”,“东亚病夫”,这些说辞曾经是西方世界对旧中国的蔑称。这已然尘封的档案,至今仍埋藏在国民的记忆深处,不时唤醒弱国子民的屈辱和伤痛。回望百年中国,世纪沧桑,历史的镜像一一闪过,心房的震颤犹如小鹿一般。
从大清帝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号的更迭不只是改朝换代,还有华夏文明固有基因的传承。因此可以说,我们的母亲是华夏。古老的中华浴火重生,成功地改写了中国积弱积贫的历史,抹掉了“一穷二白”、“闭关锁国”的落后徽记,在战争的废墟上艰苦创业,自力更生,在自我革命中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历史性蜕变。今天,她已经是当今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一个具有完整工业体系和现代科技水平的亚洲强国。
放眼神州大地,高速公路密如蛛网,将城市和乡村,沿海和内陆紧紧勾连;高速列车雷霆万钧,风驰电掣,创造了时速350公里甚至可与空客比肩的中国纪元。它与往返穿梭的城铁、地铁交织一体,像母亲年轻有力、弹性十足的血管,吞吐着行色匆匆的人流,南来北往的货物。昔日的梦想,似乎不经意间变成了现实。
不再为“家书抵万金”慨叹。一个电话过后,或者一顿饭功夫,人就出现在亲朋面前,可以“才食涮羊肉,即饮粤港茶”。凭借通讯卫星的强大功能和智能手机的巨无霸优势,我们拥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现代交通工具的迅捷,令大洲大洋成了小小地球村。两弹一星、航天科技、探月工程、航空母舰、杂交水稻、核电技术……一项项浩大的工程,一次次耀眼的腾飞,正在刷新人民共和国的名片。
当然,这一切,我也深知真的来之不易!
不必说襁褓中的共和国怎样冲破帝国主义者的重重封锁,不必说在学习苏联“老大哥”的道路上因为盲目而付出了多么巨大的代价,也不必说“宁左勿右”的思维惯性怎样干扰了我们正常的社会生活,封建主义的强大磁场如何时时阻断我们的现代思维,更不必说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至今还让某些超级强国对中国的崛起心存戒备……“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任何阻挡华夏复兴和中国崛起的妄想都是徒劳的。历经千般艰险万般苦难,中国这块土地上依然生生不息,不断有奇迹涌现,共和国的名片依然闪闪发光,掷地有声。
而我,作为“共和国的长子”,此刻更是心潮难平,千般滋味难以述说。
在我的名片里,最耀眼的字眼儿是“解放牌”。
我本是湘南边陲的一个农家女。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我曾背着妈妈缝制的书包,装着爸爸亲手做成的各种教具,蹦蹦跳跳去上学;我也曾当过小老师,帮助妈妈扫过盲。我曾认定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我曾崇尚“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人生信条。我曾仰慕保尔 、卓娅、加加林,崇拜董存瑞、雷锋、王“铁人”那样的英模。
在我的名片里,最沉静的字眼儿是“传统”。
华夏文明的鲜血在我的周身流淌。炎黄血统,文化养育。师长、父母的教诲,让我懂得责任、勤劳、善良,谦让、让我懂得见贤思齐,尊师重教,克己奉公,先人后己。
在我的名片里,最不堪的字眼是“匮乏”。
在我十岁的时候,国家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从此我尝到了缺衣少食的滋味。在一首自叙诗中,我曾经这样描述那时的境况:
我们这一代
头大,身子小,
填塞过
千奇百怪的营养:
草根,树皮,
叫不出名的野菜。
有毛的蓑衣,
有腿的桌椅,
在梦中,
忽然变成了鸡鸭牛羊。
我穿过的衣裤,
兄弟姐妹接力。
女娃的花棉袄
穿到了弟弟们身上。
在我的名片里,最扎心的字眼儿是“老三届”。
我们的匮乏不仅仅是物质,更有文化教育的缺失。我是68届高中生,文革的爆发,影响了一代年轻人的学业,以致我的中学教育、大学教育都是不完备的。
我们这一代,
上过山,下过乡。
该读书时,
停课闹革命;
该高考时
求学之路阻断。
编织过
五彩缤纷的梦想:
当作家,工程师,
向科学进军,
为祖国的富强,
人类的解放,贡献力量。
我们这一代
碰过壁、摔过跤
哪怕鼻青脸肿
迷惘忧伤,
但目光里依然
写满了渴望和理想。
是的,我们的童年和少年不那么幸福。然而细细思量,这点苦,不算什么。与出生入死的革命先烈和播种幸福的仁人志士们比,我们已经足够幸运。至少,我们一直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闻到过战争的硝烟;至少,我们没有在左倾政治运动中挨整,受到错误而不公正的批判。
处在大变革的时代,某些不该发生的故事和场景,或许是不可避免的吧?既然是华夏文明养育的子孙,对于来到眼前的一切,我们都得迎接;既然是共和国的长子,胸中理当装得下她的曲折和沧桑。一句话,不管前路是什么,我们都要勇敢直面,不管环境多么艰险,我们都要一往无前。
在我的名片里,最鲜明的字眼儿是“革新”
高考梦的破灭,是我终身的遗憾。庆幸共和国迎来了春天,改革开放的东风释放出重视知识,珍惜人才的新信号,新的机遇给了我乘势杨帆,学海耕耘的可能性。从恶补外语开始,到生吞活剥地啃食中外经典;从古典文献、西方现代哲学、美学到中外文学名著……在文革结束后的文化荒漠上,我一点一滴补课,扎扎实实打基础,像一个长途跋涉的旅人,渴求着知识的甘泉。在中西文化的交汇碰撞中,我们这代人不再固步自封,我们要的是人类一切科学的新观念新思维。感谢新时代,感恩祖国,我得以继续深造:湖南师大,华中师大,复旦大学,一路走来,艰辛中保持了定力,忙碌中辨清了方向。终于,我从先天不足的“工农兵学员”成长为湖南工业大学的教授。1949,1959,1979,这是刻在我生命年轮里的标志性时段,我将永生不忘。
此刻,我只想对祖国默默地耳语:没有你温暖的怀抱,我也许早已冻馁倒地,流浪四方;没有你一步一步的指引,我也许还在蒙昧中四顾茫然。我和你血肉相连,命运与共。什么力量也无法将我们的筋脉割断。
我只想对祖国表白:七十岁,您正年轻;而我,已经进入暮年。但是,我不会因黄昏而嗟叹。我只是骄傲,我是作为树的形象扎根在您的土壤里。曾经的我,追求理想,追求完美,今天的我,依然要站成树的模样,吸纳雨露春风,奉献余热余光。
我想说,共和国,祝你生日快乐!
我想说,愿你在未来的征途上,路,越走越宽阔,越走越顺畅!
离退处第十七党支部陈润兰
(向上滑动启阅)
江山如此多娇
——少陵野老入梦来
某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窗外禾苗润泽,蓝天高远,随手从书柜中抽出一本《唐诗三百首》,细细阅读之。“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不觉天色将晚,夕阳满天,双眼朦胧之中,沉沉睡去,不知今夕何夕。
高山大川之下,新绿绵延不绝,高铁呼啸而过,如飞马,如长龙,势不可挡。只见那老者一身素衣,身材瘦削,双眉紧蹙,须发尽白,然而目光锃亮,一手抚须,直视前方,一手持杖藜向我而来。
我下意识作揖。
老者回我一揖,用苍老又不乏力度的声音问,“老朽杜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不知小友如何称呼,来自何方?”
听闻他这话,我吃了一惊,居然是大名鼎鼎的诗圣!连忙再次作揖,答道“在下姓李,名华,先生称呼我为李华便可。某从华夏大地而来,不知先生缘何在此?”
“老朽自草堂而来,闻尧舜使者之语,特此观赏身后之太平盛世。敢问方才身后是何物?竟如猛浪若奔,又似飞龙在天,怪哉!”
“先生有所不知,此为‘高铁’,纯为华夏之自创,其他诸国则难以望其项背。高铁上可比鲲鹏,下可胜蛟龙,日行千里而内岿然不动,如履平地,如走泥丸,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先生一听,目光大盛,“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此不为太白兄昔日之语乎?幸甚至哉,幸甚至哉!”
“如此,先生可愿一试?”
“正有此意!”
“请随某来。”
我引着诗圣大人向不远处的高铁站走去。
高铁上,窗外景色一闪而过,袅袅炊烟,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男耕女织,车水马龙,为之解释一番后,诗圣大人微笑、默叹,即写下七律八首,我以为妙绝。
下车后,诗圣大人被眼前的景色再次震撼,口中喃喃自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定睛一看,原来是到了上海,只见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鳞次栉比的房屋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华灯初上,车水马龙,往来之人络绎不绝,精神抖擞。下意识带诗圣大人走到学校,学子们在教室里统一着蓝色校服,有的奋笔疾书,有的冥思苦想,有的闭目养神,坐下落针可闻,老师手不释卷,怡然自乐。此情此景,竟然让诗圣大人眼里依稀出现了泪花,虽然他很快又用长袖拂去,却还是被我捕捉。
从学校出来,诗圣大人心血来潮,欲往“华夏宗庙”而去,我愕然,灵机一动我们又乘坐高铁来到了天安门。诗圣大人俨然如高铁常客,面对提速也些正襟危坐,若无其事。
天安门前人头攒动,飞机声坦克声不绝于耳,海陆空三军仪仗队整齐划一从我们眼前走过,他们脚步铿锵有力,精神饱满,脸上洋溢着大国的自豪与庄严,原来是国庆阅兵彩排。诗圣大人再一次惊呆了,竟然放弃了拐杖,拉着我兴奋地揪着自己的胡子,脸上也由原来的愁眉不展变成了眉开眼笑,深深的皱纹也尽情舒展。
我静静在一旁为诗圣大人讲解着。诗圣大人也目不转睛听着我的讲解,眼眸比天上繁星更加闪耀。
“我华夏大国七十年前曾受诸国侮辱,生灵涂炭,血流成河,民生凋敝,各国懈怠,幸得国内上下众志成城,驱除帝国侵略,恢复大好中华。七十个春秋眨眼而过,如今我华夏国政治清明,国库充盈,国力强盛,诸国争相与交。百姓生活和乐,温饱已无大难,衣食住行皆有所依,老有所养,壮有所归,各家各户无不以读书传家,守望相助,相亲相爱,全面小康生活指日可待。”
诗圣大人这次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地流了下来,“使者诚不我欺!我泱泱大国千百年之后百姓和乐,风俗淳朴,是老朽心中之太平盛世无疑!时不我待,老朽即将返程。再次谢过彭小友,来日方长,就此别过!”
“先生慢走!”
先生飘然而去,口中念念有词: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
醒时月上柳梢,原来是大梦一场,眼前的《唐诗三百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闪闪发光。
——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中文1703 彭可意
(向上滑动启阅)
桂树下的外婆
外婆的院子正对着一条绵延向远方的路,几十载的建设发展让外婆的小院从小土屋变成了砖瓦房,也让门前蜿蜒的泥泞小路拓展成了柏油马路。但未曾改变的,是外婆小院的温馨。砖瓦房,不高,方方正正的,刷着白漆,朴实无华,却别具一番温柔惬意。
当然,不得不注意到的是院前昂首挺立,风姿绰约的一棵桂树。它坚定地立在那儿,仿佛高大的哨兵守护着外婆的小院,同时也承载着一轮又一轮的回忆、怀念。思绪飘飞如细线,连接了日渐朦胧又日益明亮的画面。
小长假回家,早几天便期待着去看望外婆。转乘公车,来到记忆中熟悉的小院。一下车,便见着外婆坐在院前坪地的椅子上,目光悠长深远,似在思索,更似在回忆、怀念着什么。她依旧是一脸的慈爱与祥和。岁月带来的沧桑使她的乌发渐白,脸上一道道皱纹透露着外婆过往的苦辣酸甜。即使眼袋微微下垂,眼窝日渐深陷,但丝毫掩藏不住外婆眼中的星光。我不禁想:外婆会在思量什么呢?竟会如此专注。
“外婆!”我的呼喊声打断了外婆的思绪。
“诶,是玉洁回来了,许久未见着了呀!”
出于好奇,我丝毫未犹豫。“外婆刚才在想什么呀?”
“我呀,再想着门前这颗大桂树呢。”
“桂树?”
见我疑惑不解的模样,外婆向我讲述了一个桂树下的故事。
五十一年前,低矮的小土屋、少有行人的灰土小路、湛蓝的天空,还有一棵郁郁葱葱、挺拔的桂树。这时,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身负行囊,眼神坚定地走出房门,走了几步便增添几分的不舍,但又代之以更加几分的坚毅,迈开步伐。那是我的外公,一个1968年应征入伍的新兵。
外婆终是追出房门,眉心紧蹙、嘴角微颤,似有千言,又都咽在喉间。桂树下,两人的影子和桂树的影子都被拖得很长很淡。
外婆没读过几年书,不识多少字,对于洞庭湖之北端那个叫湖北的省份没有概念,只觉山高水长,那是一个望不到、触不及的远方。
“不稳定的局势下,好男儿应当去当兵。”于是,在1968年我的外公毅然选择了出省从军。
“放心,我会早些回来的,还要回来教孩子识字呢!”看着外公用放松的笑颜安慰,外婆分别的话再难开口。千言万语都融化在了外婆眼中忽闪忽闪的星光里。
就像那天的白昼终会送走西方最后一抹光辉,外婆站在桂树下,借着斜阳微光目送着外公远去。不知桂树下的外婆站了多久,只记得月上中天、腿脚逐渐麻木……
从前的日子过得慢,绿皮火车、马、邮件都慢。等待更显得漫长、难熬。
直至1975年,越南战争结束,也送来了外公退役的消息,漫长的等待终于有了美满的结果。
计算着日子,冬日清晨,早早等待在桂树下的外婆似丝毫没有感受到南方冬晨特有的刺骨冷冽,翘首以盼,恨不得下一个映入眼帘的便是外公的身影。当外公走近,看似风尘仆仆,而身后实则是满天的星辉。所以恰恰相反,对于此时的外婆来说,1975年的冬天格外的温暖诗意。
原来,原计划三年的兵役期,因越南战争的爆发而临时变更。外公所在的部队被调至中越边界执行任务,直至战争结束后才使得士兵们得以安心归家。
“玉洁,你外公还学了一些蹩脚的越南话,真的不好听嘞!”说完,外婆呵呵笑了起来。
但尚未待我回过神来,故事仍在继续。
外公回来了,一家人快乐融融。外公也时而会把他蹩脚的越南话挂在嘴边,同时还有那一段波折的从军经历放在心间。这份荣耀自豪感染了外婆,同时还有一双水汪汪的眼睛。桂树的年轮又添了二十年,当年不舍爸爸的孩子,如今长成了家中的长兄,也就是我的舅舅。1991年的初春,舅舅在外公的支持下选择了成为一名解放军人。
再一次的,恍若隔世般的,外婆又一次站在了桂树下。这次,她要送儿子去当兵。出于一个母亲的本能,外婆会有不舍,会有担心。“那是极为不舍得的,我当时竟都想陪着你舅舅一同前去。但是啊,我又感受到未有过的信任感与自豪感。”外婆说这句话时,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桂树下,面露微笑,神采飞扬。
看着舅舅整装出发,外婆那一刻心情是复杂的,担心、期盼,而后,是激动、是骄傲。
我回过神来,顺着外婆的目光向庭前的这棵桂树望去,它还是从小存在于我记忆中的那般挺拔。细细的看,中秋的桂树已经开始孕育十月的桂花,小小花苞不显眼,不鲜艳,但又给桂树添了不少的柔情。
我拼凑连接着那一幕幕桂树下发生的故事。那两次相送,那两轮等待,那些不舍。一帧帧、一页页的画面,不偏不倚拨动我的心弦。
我的外婆,未识几个字,没读几年书,几乎未出过远门儿,但她的心却跟着外公和舅舅到达过祖国的西南、西北。她的小家和祖国大家息息相关、休戚与共。外婆,还是那个慈祥、脸上岁月沧桑、眼中有抹星光的外婆,但现在的我愈发觉得这星光灿烂无比,因我知道了这抹光亮的源头,那是一份复杂却真挚的情感,而这份情感的源头叫国家,一个和外婆一样饱受七十载风雨但依然光芒万丈的祖国。
我们都像这棵桂树,扎根于祖国的土壤中,不曾分离,它挺拔而不忘幽香。我们都像外婆,一生与祖国紧密相连,她勤劳无私,不曾埋怨。
桂树、外婆与我们每一个人儿,为什么奉献着、前进着、无畏着、守护着呢?因为生于斯,长于斯,我们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法学院法学专业 王玉洁
(向上滑动启阅)
红色季节
我曾在春风的吹拂下听那春天的故事
南海边的浪潮盛开出新时代的花朵
圈中的春晖映绿了神州大地
这是春的季节
我曾在夏阳的照耀下看那闪闪的五星红旗
那鲜红的旗帜是英雄们谱写的赞歌
那发着光的五星,是灯塔,是明灯,是方向
指引着我们不断向前
这是夏的季节
我曾在秋雨里走过布满雨花石的雨巷
那滴滴细雨是三十多万同胞的泪水
那细雨也是华夏儿女的汗水
泪水让我们铭记历史
汗水让我们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是收获的季节
这是秋的季节
我曾在冰雪里体味那刺骨的寒冷
那在冰雪里傲然开放的梅花是中华儿女的铮铮傲骨
那银装素裹的大地是中国那壮丽和河山
这是冬的季节
现在的我在九月的阳光下
在充满红色记忆的湖南
等待着 等待着国庆的来临
等待着天安门广场那盛大的阅兵
等待着我国再一次地让世界为我们喝彩
在湖南的烈日下
这是红色季节
——物联网1702班 吕泽嵘
(向上滑动启阅)
我和我的祖国
“我和我亲爱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每当这熟悉的音乐在耳畔响起,我总会有一种心潮澎湃的感觉,那是身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是对祖国母亲的热爱。每每听到这歌声,便感觉热血流淌在全身上下,使我更要发奋努力,为追逐自己的梦想,更为了早日实现中国梦。
我是一名千禧宝宝,也就是大家所说的00后。从我出生到现在,我和我亲爱的祖国的故事已经开始十九年了,一直都是现在进行时,我们的故事永远不会结束。从小爱国情怀就在我身上埋下了种子,它一天天的茁壮长大,与我同行。还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学到一篇课文,说的是中国在2001年的时候申奥成功了!当时特别高兴,热血沸腾,尽管那时距离2001年已经有六七年了,可就是觉得很自豪很骄傲,这大概是身为一名中国人的本能吧。
光阴如梭,不知不觉我就长大成人了,我的祖国也在不断建设不断进步,一切都在变化,变得更新,更好。我清楚的记得,上中学时我国的社会基本矛盾还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在党的十九大之后,我国的社会基本矛盾就变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们这一代,出生在和平幸福的年代。连家里的老人都常说:“你们呀,真是比我们当初生活条件好了不知多少倍,比我们幸福多了。”是的,我们不用因为贫困而吃树皮;出门可以开汽车,出远门有动车和飞机;以前十块钱对每个家庭来说都算一笔巨款,可在如今也买不了多少东西……我们的生活比起过去,真正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我愿意与祖国和时代同行,把个人的青春梦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因为,这是伟大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我们。
当高铁四横八纵的布局将祖国每一寸角落占据时,当移动支付随着网络信息时代蔓延到世界各地时,当体育健儿拼搏摘金、女排夺冠的举国欢呼时,当五星红旗伴随国歌冉冉升起时,当抗战阅兵式油然而升出的无比自豪时,当祭奠烈士、抗险救灾的义无反顾时,当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怀着一颗匠人精神默默奉献时……祖国已然在我们心中。
00后身上贴了太多太多的标签。“被宠坏的一代”、“熊孩子”“娇贵,玻璃心”……但今天,作为一名00后,我想对这些标签say no!00后也是爱国的,而不都是仅仅以自己为中心。纵观过去几十年,我发现每一代人看待下一代人总是带着一些偏见,但每一代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都是滔滔不绝。我们这一代当然也不例外。就连习近平总书记都说道:“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仍记得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在母校北大毕业典礼致辞时所说的:“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正如她所说,在怀疑的时代依旧需要信仰。我们也会一直坚定不移的支持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祖国七十岁华诞就快要到了,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希望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也希望国家的青年人越来越强大,因为我们是国家发展的坚实力量,希望我们青年人不断拼搏奋斗,为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爱你,中国!
经济与贸易学院财务管理1802班 覃碧辕
恭喜以上获奖的老师和同学!
没有获奖的同学也不要懈气,下次获奖的就是你了!
ps:同等级奖项排名不分先后
end
朗读者:阮沛杰
编辑:莫桂芬
责编:陈芹
审核:罗咸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