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也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端午节作为我国的一个重大的传统节日,流传着许许多多的民风民俗,今天就让小编来扒扒端午节的习俗吧~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端午赛龙舟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
在划龙船时,又多有唱歌助兴的龙船歌流传。如湖北秭归划龙船时,有完整的唱腔,词曲根据当地民歌与号子融汇而成,唱歌声雄浑壮美,扣人心弦,即“举揖而相和之”之遗风。又如广东南雄县的龙船歌,是在四月龙船下水后唱到端午时止,表现内容十分广泛。
挂艾草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以艾蒲悬门户禳毒气。
艾草代表招百福,插在门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体健康。艾草也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端午是入夏后第一个节日,气温上升,正是疾病多发的时期,所以在很多年前人们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
画额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
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
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温馨小提醒: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
躲端午
是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
俗以五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归家躲端午之俗。
有的地方也有父母在这天将未满周岁的儿女带往外婆家躲避灾祸的习俗。
端午食粽
粽子称“角黍”,角是牛角为祭器;黍是北方的黄米、南方的糯米;角黍是阴阳争时的端正象征。
快到碗里来!
端午时节,气温升高,人们易贪食生冷,常会出现脾胃虚寒,粽子的主要材料糯米补中益气,兼能治疗脾胃虚寒,包粽子的苇叶、竹叶能清热利湿,粽子中的多种配料也都有滋补保健作用。
不管是甜咸,好吃就是好粽子
但小编在提醒大家,不管你是甜党还是咸党,粽子都不要吃多了,因为糯米不易消化,多食会加重肠胃负担哦~
浣溪沙·端午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叫法达二十多个,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等等。
虽然端午节的叫法许许多多,但都突显出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
艾蒿一束,飘幸福清香,绕着你;香粽一串,携甜蜜相伴,围着你;香囊一个,表情意万千,粘着你;龙舟一盏,载顺利清风,念着你。端午节到了,愿你生活里粽有幸福和甜蜜,粽有情意和顺利。
端午安康
各位小菜农的家乡还有哪些端午习俗呢?欢迎留言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新媒体工作室
制作:周家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