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或许不仅仅是我,其实大多数的人都在不同的社交平台,拥有着不同的一面。
在空间里,我是积极参加各类校级组织的好同学,每天做着各种宣传,转发着各种信息;
在朋友圈里,我是家长朋友眼中的“精致人”,自拍配上文字,周末的奶茶电影也不能少,偶尔分享两部文艺类的小众音乐和书籍,参加演唱会和音乐节时话不宜多,一定要显得自己经常参加的样子;
在微博上,画风突变,先看一眼自己的爱豆有没有什么新消息,再溜一圈自己的特别关心,刷一波话题榜,然后跟着首页一起刷“哈哈哈哈哈哈”或一起义愤填膺。
三个圈子,似乎相似,但是仔细想想,其中的人基本上少有交集。
关注了你空间的人,觉得你忙碌且丰富;朋友圈精致且文艺;微博颓丧且傻乐。
那这些社交平台上的你,那个更接近现实生活中的你呢?
那么现实中的你,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2-
现在的明星,几乎所有人都背负着一个称之为“人设”的东西。
今天谁谁谁的人设上热搜了,明天谁谁谁的人设崩了,这种类型的话题层出不穷且大众喜闻乐见。
有的人设是他们本身就有的品质然后被放大了,而有的又是被团队硬生生造出来的。
背负着这些、端着架子,难道不累吗?
肯定是累的。
其实,在我看来“人设”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就像在朋友圈和空间中表现不同的我们一样。
舞台上,是明星的人设。
社交平台上,是我们的人设。
给自己框定一个人设,看起来是一件很蠢的事情,但是现在看来却是一件不可或缺的一项“生存技能”。
那我们这么做又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在别人的眼中,自己的值得喜欢的。
-3-
被人喜欢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你永远都不知道别人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也不知道他们喜欢的类型是什么。
所以,也就有了所谓的“完美人设”。
自己的朋友圈里所面向的人,喜欢乖巧文静的,那我们就乖巧文静;微博喜欢搞笑的段子手,那我每天也就跟着大家一起“哈哈哈”。
这样的话,家长同事会喜欢你,网上的陌生人们会喜欢你。
你可能会说:“其实被人喜欢什么的,并不重要!我就要我行我素的活着!”
这话并不是没有道理,但是有人喜欢和没人喜欢,被人讨厌或者不被人讨厌,差别都是非常大的。
人一般都会下意识的趋向于善意的生活,所以我们在不知不觉间,为了他人而活成了现在的模样。
尽管这些样子,并不是我们自己喜欢的模样。
-4-
从小到大,我们似乎都在为了成为别人喜欢的自己,而不断的努力着。
不论是拥有基本的道德素质,还是美好优良的品质,从一开始,我们并不是因为“喜欢”而去做的,而是因为其他的很多因素,而这些因素,能被人喜欢,所以我们才去做的。
于是我们便这样,背负着他人的期望,背负着逐渐增加的责任,成长成了现在的模样。
如今又许多后天学会的事物,已经与我们的人格合二为一,我们再也无法抛弃那些代表了一个人人性的种种本能。
我们至始至终都活在他人的眼光里,若要真正的舍弃这些,走出他人的视野,可能就会变成所谓的“人间失格”。
-5-
然而,这样的自己,未必就是不好的吗?
生而为人,不必感到抱歉,只是有些辛苦。
千人一面,一人千面。
人可是一种很复杂的动物,不是一言两语就能概括清楚的物种。
所以说,空间也好,朋友圈也好,微博也好,尽管去接受就行了,毕竟,那也是我们的其中一面。
就像是我们在老师面前是学生,在家长面前是晚辈,在同学面前是朋友。
在面对不同的人时,我们的身份不同,那么所谓的“人设”不同,那又如何?
只要我们始终能让这些人设,是属于自己的。
这些人设,大多都是我们想成为的模样,回应了他人的期望,取悦了自己的审美。
若是能坚持自己原本的模样,那么为此添加一些无伤大雅的“人设”又有何妨?
-6-
《无声告白》的扉页印着这样的一句话:
“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摆脱他人的期望,成为真正的自己。
”
这话说的轻巧,你我都知道其中艰难。
不过,若是无法摆脱,那么我们还可以选择相辅相成,这样便是所说的“完美人设”。
让真实的自己让他人喜欢,很难,也很辛苦。不过人生本来就是“地狱模式”的副本,那么就只好不计较结局如何,只希望过程中得到了最好的游戏体验。
做人嘛,总得勇敢一点。
望你能活成自己也喜欢的样子。
祝你,
真实且快乐。
Manxiang | 漫象
文字来源 | 刘奕伶
图片来源 | 网 络
微信编辑| 刘奕伶
指导老师 | 冯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