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湖大“80后”。
50多年前,
他从中国科学院来到湖南大学,
参与促成创建了我国高校分析化学领域
第一家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诞生!
这位“80后”奋斗者什么样?
10月10日,中国教育电视台1套
“读懂中国——我和我的祖国”栏目,
播放采访我校俞汝勤院士的
《报国情怀、矢志不渝——记俞汝勤教授》视频。
国家不富强,我们就抬不起头
1953年,俞汝勤来到(前)苏联学习,
他记得很清楚,
一次一个(前)苏联人问他:
“你们国家一年能产多少吨钢?”
俞汝勤回答了他当时知道的数字,
大概就几百万吨。
那个(前)苏联朋友说:
“那是少了一些,
还达不到我们一个尾数。”
(前)苏联当时可以产几千几百万吨钢。
那时候,俞汝勤就想,
我们中国学生,
读书是不会有问题的。
但是我们国家不强大,
那我们炎黄子孙,
是怎么也抬不起头的!
正是带着如此深厚的报国心,
俞汝勤从(前)苏联,
回到了自己国家。
到湖南大学,做一名普通教师
1962年,俞汝勤放弃在国内顶尖的
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学研究所里做专职科研人员,
回到故土湖南,
到湖南大学作一名普通教师。
他说,之所以选择到大学任教,
是因为从读书时代起就对教育工作有一种特殊情结。
俞汝勤院士与教育结缘,
要从他的高中说起。
当年他就读的雅礼中学有个传统,
开办民众小学,组织课业优异的高中生,
给周边读不起书的农民子弟上课。
学校免费提供校舍、书本、文具等。
当时,老师委任俞汝勤担任民众小学的教导主任,
他组织发动了一批同龄学生,
参加民众小学的“义务授课”。
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
他和同伴们利用下午放学以及晚上的时间,
给孩子们上课。
“还记得那时候,
孩子们一声声叫我‘俞老师’,
我从心里感受到这是一个多么神圣的称呼!”
俞汝勤说,从那时起,
教书在他看来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
俞汝勤来到湖南大学,
没有考虑待遇、级别,
而是从一名助教做起。
那时条件很差,
连起码的实验器材都极不完备,
但在简陋的实验室里搞学问,
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教书,
他觉得特别有干劲。
他只有一个心思,
把书教好,再能做点自己想做的研究,
这就够了。
化学计量学的辛勤开拓者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
美国的一名教授发明了新的电化学传感器
——氟离子电极。
俞汝勤敏锐地觉察到,
这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
他当即决定:
要带课题组一起搞出我们自己的氟离子电极来。
那时候,国门紧闭,资料奇缺。
但俞汝勤凭着报效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
和同伴们一道,
仅用一年时间就攻克了难关。
他们从利用湖南的稀土资源出发,
按新的路线拉制单晶,
制成了我国自己的氟离子电极,
而且立即在长沙投入生产。
由于找到了最佳方案,
国产的这种电极的性能,
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因为这一成果和发展离子电极研究的贡献,
俞汝勤和他的同伴在1978年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
俞汝勤作为学术带头人,
从不满足现状。
在化学传感器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的同时,
他瞄准了国际上刚刚兴起的学科
——化学计量学,
并在较短的时间内,
使这一领域的研究赶上国际发展水平。
上世纪80—90年代,
他和他的研究小组研究开发了
许多新的化学计量学方法,
包括系列稳健方法、系列多元校正方法,
以及基于形态学及混沌概念方法等,
并出版了两本有关化学计量学著作:
《现代分析化学的信息理论基础》(1987年);
《化学计量学导论》(1991年),
作为国内早期的化学计量学书籍,
在中国系统地介绍了化学计量学。
俞汝勤及其团队建立的——
多维研究方法及其相关示范性应用研究,
为解决复杂化学问题提供了思路,
成为化学计量学研究和分析化学新的学科生长点。
正是这项成果,
2003年俞汝勤获得了
当时在分析化学界算是最高奖项的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5年6月23日,
首次在湖南长沙举办的国际化学计量学大会——
第十五届国际化学计量学大会(CAC2015)上,
俞汝勤教授作为唯一获奖者,
被授予“化学计量学终身成就奖”。
来源 | 宣传部
综合整理自《湖南大学报》
编辑|黄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