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学院介绍
建筑学院最早起源于1995年创建的长沙交通学院建工系建筑学专业。2000年以建筑学专业为基础成立建筑系,2002年开办城市规划本科专业(2013年更名为城乡规划专业)。2008年并入土木与建筑学院,下设建筑系。2017年7月,以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专业为基础成立建筑学院,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为名誉院长,聘任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杨瑛为特聘院长。
学院现有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三个本科专业,均为五年制。2016年,建筑学专业通过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专业评估,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授予权。学院现为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评估分会理事单位、中国建筑学会团体会员,拥有一批优秀的实习基地,建立了良好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机制。学院于2009年开始招收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两个方向硕士研究生。2017年获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启动建筑学科大类招生,二年一期后按一定原则进行专业分流,分为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三个本科专业。2020年增设风景园林本科专业。
学院拥有独立的教学及办公大楼,有专业教室、实验室、资料室、展厅、学术报告厅等,图书资料充足,培养环境与条件较为完善。学院立足区域和行业,注重复合型、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近5年来,获教学成果奖4项,指导在校生主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研究项目几十余项、设计竞赛获奖上百人次,每年均有20%以上的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或出国深造。学院以培养高级、高素质专业人才为宗旨,力争建设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建筑类学院。
02
专业介绍
01
建筑学
简介
建筑学专业创办于1995年,4年制;1999年改为5年制。以建筑学专业为基础,先后成立建筑系、建筑与城市规划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8年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并入土木与建筑学院,下设建筑系。2017年成立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迎来更加独立宽广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契机。
建筑学为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校级重点建设专业,校级特色本科专业,校级重点建设学科,2016 年建筑学专业首次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有条件通过),2016年通过中期检查,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授予权,有效期为2016-2020年。建筑学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现有专业教师36人,教授4人,副教授13人。2017年成功获得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并具有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授予权。
主要课程
画法几何、设计素描、建筑设计(1-10)、建筑学概论、阴影透视与建筑制图、创造性思维训练、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力学、计算机应用、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建筑设计原理。
就业前景
在政府机关、其他事业单位、大型央企设计院、省属企事业设计院、其他大型设计院、房产开发企业中的建筑设计类部门从事建筑设计、建筑策划、室内装修设计、设计咨询、管理研发等工作。
02
城乡规划
简介
城乡规划专业创办于2002年,2010年正式开始招收五年制本科生。本专业以塑造“国土空间思维+规划创新设计”职业素养为主要特色,建立“实践强、多样化、复合型”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正积极准备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专业评估工作。学院现为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评估分会理事单位、中国建筑学会团体会员,拥有湖南省城市规划研究设计院等一批优秀实习基地,建立了良好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机制。
城乡规划专业深入推进师资队伍博士化、国际化、工程化建设,逐步建成了一支教授2人、副教授4人的19人的师资队伍,博士比达57.9%,建立了4个年级组,形成了规划设计、人居环境、规划技术三个教学研究团队。拥有湖南省城市规划研究设计院、长沙市规划院等一批优秀实习基地,建立了良好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机制。
主要课程
城乡规划原理、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城市建设史与规划史、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城乡道路与交通规划、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与村镇规划、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研究和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等。
就业前景
在规划设计院(所、室)、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建设部门、国土和科研院所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规划设计、设计咨询、设计配合和设计管理等工作。
03
风景园林
简介
风景园林学制5年,拥有一支以风景园林、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生态学、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等多学科交叉组合的由教授领衔、博士为主的师资队伍。
本专业坚持面向生态文明,面向自然资源部引领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以保护绿水青山为己任,培养学生具有将自然系统和人文系统与建筑、城市规划、交通、水利等人工系统结合的能力,能进行从微观的建筑庭院空间、中观的城市开放空间及宏观的流域空间、国土空间等各级空间的规划、设计、修复、建造和管理能力。
主要课程
建筑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城市设计、国土空间规划设计、流域空间规划与景观设计、风景园林植物学、竖向设计与雨洪管理、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景观资源与设计要素、景观自然系统、中外风景园林史、景观生态学、水生态工程、城市规划原理、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等。
就业前景
在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土地规划和开发服务部门、城乡规划部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工程建设部门、各级政府机构、教育部门从事相关的规划、设计、科研、管理等工作。
以上专业均为大类招生,招生代码为0828
03
师资力量
本院拥有一支职称、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均由教学经验丰富、且坚持科研和工程设计的教师队伍包括教授团队和青年博士团队完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研究能力。同时,建筑学专业已聘校外导师6名协助教学,确保本科教学工作的有效展开。
现有教职员工67人,其中专任教师57人,包括教授7人,副教授17人,讲师29人。学历层次较高,其中具有博士学位23人。同时,有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5人,注册规划师8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省级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手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外聘兼职教授10人。近5年来,学院教师共承担科研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优秀成果奖4项。
党委书记:丁力
院长:杨瑛
副院长:熊鹰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谢士成
副院长:欧阳国辉
副院长:唐常春
副院长:许建和
系主任:何川
系主任:徐海燕
系主任:周晨
04
人才培养
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倡导快乐学习:(1)减少理论考试课程,将专业知识点整合到设计课程中;(2)用脚动手学习,用脚丈量建筑与城市,重视感悟教学,强调动手能力,在体验与实践中快乐学习。
教学分低年级组和高年级组进行。
低年级(1-2年级)注重强化基础设计能力和综合艺术素养,以设计体验与认知为重点,培养、训练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1-2年级设计课分别为168、224学时。初始阶段通过设计表达手法、人体感知、环境体验与分析入门,开展行为与空间感受、材料与建造实验、空间设计初体验等课题教学,逐步强化认知与体验。在进阶阶段通过空间塑造与建构、空间组合与造型、行为体验等内容,融入建筑历史、构造、力学、结构等理论,逐步树立建筑空间与行为的设计理念。通过“讲-练-绘”及“模型-建构”组织贯穿教学。
高年级(3-5年级)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能力及综合职业素养。
3-5年级设计课分别为224学时、240学时和17.5周,采用纵向年级多模块化教学。设置建筑与环境、场所与景观、居住空间、城市形态与文脉、城市与风景系统等模块,设计题目结合本地地域化特色科研实践,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从环境、行为、社会、文化、技术和城市等问题切入,组织建筑技术教师参与设计教学,贯通纵向年级,逐步深化专业技能训练。
05
毕业生升学/就业情况
学生毕业后就业在政府机关、其他事业单位、大型国企设计院、其他大型设计院、房产开发企业部门从事设计、策划、咨询、管理研发,国土和科研院所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设计咨询和管理等工作。例如中建集团、湖南省建筑设计院、长沙市规划设计院、广东省建筑设计院、深圳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华森设计、北京中外建、上海UA国际、深圳天华、招商地产、中建地产等大型单位就业。
2019-2020年我院共自主接待145家单位,其中单独在学院召开宣讲37家(包括线上),为学院专业毕业生提供近750余岗位,求人倍率高达7.7。
根据我校2019届就业质量报告,建筑学院2019届本科生就业率达到了95.56%,本科生国内升学率为17.78%,有14人进入双一流大学,5人进入本校,5人进入非双一流大学。2019届还有9人出国至QS世界大学【QS 世界大学排名是由英国一家国际教育市场咨询公司 Quacquarelli Symonds(简称 QS,中文名夸夸雷利·西蒙 兹公司)所发表的年度世界大学排名】,同比2018 届增长了6.42%。
06
教学科研
特色课程
构建了针对性强的特色课程群:
(1)训练入门基础和建构能力的课程:《建筑设计基础》、《创造性思维训练》与《设计表达与建构实验》,面向低年级开设。以空间认知和体验设计为核心,设置认知与表达、空间与形态、建构与体验三大模块,每模块配套相应设计课题,有机联系,循序渐进,以空间认知为导向,空间设计训练为主线,培养设计思维。
(2)培养拓展性与实践性的课程:《建筑设计》系列、《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建筑设计实践》、《风景园林综合STUDIO》系列、《景观考察》系列等,面向高年级开设。在校精品课程基础上,完善教学模块,强化建筑与环境、场所与景观、居住空间、城市形态与文脉、城市与风景系统等知识体系,并将建构、建筑技术融入设计教学。并以地域建筑为线索展开教学,选题在纵向学期打通,强化技能与职业素养。通过主题实践型工作坊形式融入常规设计教学,结合科研项目与实习基地实践,为学生提供概念设计、实验研究性设计的平台。
(3)《中国建筑史》:校级精品课程,理论教学融合古建筑测绘实践,开展省内特色村镇更新保护的现场教学,强化理论与设计实践的结合。
各特色课程设计选题结合湖南本地需求,明确地域化特征,加强了从空间认知到建构到实践的过程。
特色课程除采用国家规划教材外,辅以自编讲义与课件,《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等课件获全国多媒体课件一等奖、湖南省优秀多媒体课件一等奖。
开展校企合作,建立BIM课程教学体系,进行内容与人才培养教改。多门课程获省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立项,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
实践课程
(1)1-2年级开设城市空间与环境实习、建筑与环境实习和美术实习。注重培养学生对城市、建筑与环境的体验与认知、美术与审美的综合素养,开展集中实习;建构实习设置实验周,结合课程开展设计表达与建构实验,建立空间与建构的理念;模型实验课程开设实验周,并结合全系列设计课程的模型表达要求,开放模型实验室供学生实践。
(2)3-4年级开设建筑物理实验、构造设计以及专题研究设计培养学生将技术融入设计的能力;结合3-4年级建筑设计课程需求,在省内多地特色村镇建立实习基地,开展古建测绘、历史城镇与村落文脉、自然保护地、社会调查实习以及创新创业训练实践;工地实习中安排学生进入省内各大中型工地,对建筑设计与施工内容开展切实的学习体验与实践。
图形图像实验室
模型实验室
(3)5年级开展大于13周的生产实习与2周的毕业实习。通过设计院实习基地的职业实践,开展教师与建筑师的联合指导,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素养。
(4)我校在国内6家设计院建立了校级实习创新基地实习基地分布于北上广及长沙等地,能同时容纳80余人开展实践实习;与省内衡阳、永州、郴州、娄底等地签订了美术、古建测绘实习基地协议。各年实践成果均存档保留,并进行公开展览,带动学习氛围。参加2017年湖南省首届“梦想家”建造节建构大赛获二、三等奖。教学经费来源为学校下拨、实习基地补贴相结合的方式。
07
教学模式
1.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与设计创新思维。专业设计课程以小班导师制授课模式,设计课程评价以设计成果为考核对象,平均每学期专业课程考试不超过2门。
2.专业教学创新。专业课堂从教室走向实境,通过现场考察与调研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内容的感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
3.专业教学各年级学生均采用选课制。课程负责教师组织设计课程命题,专业学生可以交叉选择指导教师,每位教师指导12人每组专业学生开展多元化的设计学习。
08
杰出校友
夏锋,2000年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2004年担任宝业集团副总经理(主管集团建筑工业化),宝业集体上海公司总经理。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系全国首批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是一家集建筑施工总承包、住宅产业化和房地产开发“三位一体”的规范化上市合资公司。他带领团队不断地研究与开发,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8项;参与制订的国家标准1项,地方规范5项;发明专利10项;并发表专著3册和发表论文5篇。2009年7月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为“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成为行业的领头羊,2016年公司现金流超350亿元,纳税20.33亿元。
杨晔,2003年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后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获城市规划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至2005年在加拿大筑原设计事务所任职。2006年加入富力地产集团,历任集团总工程师助理、副总工程师、杭州公司总经理、集团副总经理、华东区域总经理,现任富力地产集团决策委员会委员、集团副总裁、华东区域总经理、上海公司董事长。富力地产成立于1994年,集房地产设计、开发、销售、物管、中介等业务为一体,于2005年7月14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随即跨入国内市值最高的房地产企业之列,目前已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房地产企业之一。
刘超,2006年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城市规划专业。2009年担任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建筑文化遗产(历史建筑和文物建筑)保护为核心业务,专业提供对历史建筑和文物建筑的保护再利用(策划、设计、施工、维保)全过程服务,目前是我国境内建筑保护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企业之一。国家文物局课题《中美历史建筑保护技术的对比研究》作为研究国内行业标准的基础样本工作,更是充分体现了企业和个人在行业中的重要地位。
李博,2000年长沙交通学院建筑学本科毕业,2003年在长沙理工大学获得工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注册城市规划师资质,2009年在北京大学师从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俞孔坚教授,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3年挂职任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2015年荣记永州市人民政府二等功。现任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是湖南省城乡规划委员会、湖南省科技厅、湖南省文物局、长沙市住建委等多个政府部门的咨询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绿色基础设施和文化景观遗产保护。
09
学生风采
学生作品
创新创业照片
学生活动
城乡规划专业竞赛作品展
美术写生
“梦想家”建造节获奖
海峡两岸工作坊获奖
文艺晚会
十月诗会
学生交流方案
毕业音乐会
10
历年分数线
建行青春,筑梦未来
欢迎报考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END
编辑:李嘉钰
责编:王子晗
材料来源:建筑学院
▼往期精彩回顾▼
新材好料,这里是长理材料学院!
共治江河湖海,这里是长理水利学院!大道行远,这里是长理交通学院!权威发布!长沙理工大学2020年招生简章
新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412403990@qq.com
打造长沙理工大学
最有影响力的校园传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