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 长沙
招生资讯
学校专辑
人才培养
「
人才培养
TALENT CULTIVATION
」
培养总目标
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是:坚持绿色教育理念,注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提升,培养身心健康、勇于担当、知识专博得兼、实践能力突出、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韶山南路校门
培养模式
学校根据人才培养总目标,遵循学生个性化发展,探索性地构筑了三种人才培养模式。一是探索与实务部门、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机制,突出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应用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注重职业性,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二是创新培养机制,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支持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突出学术志趣和创新精神的养成,紧跟学科前沿,夯实理论基础,拓宽知识面与视野,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三是探索在人才培养方案之内、之外进行知识与能力的“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学校主教学楼 树人楼
学分制管理
学校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加强自然和人文科学基础,拓宽基础和专业口径,注重学生自学、思维、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选择课程、选择教师、选择专业、选择专业方向、选择学习进程”的自由度。全面更新教务管理系统,实行学业预警、学分认定与转换、学分收费等制度,允许学生超前修课、缓修、休学、免听、免修、提前毕业和推迟毕业。
金沙桂园北罗霄国家森林公园
实践育人
学校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道路。以学校自建各类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为基础,以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建设点、国家工程实验室、省级国家级实践教学项目建设等平台为支撑,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学科竞赛、科研活动参与、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孵化”等为措施,保障实践教学经费投入,按照基础、综合应用、研究创新、社会服务的教育规律与目标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名师指导学生实验分析
转专业政策
学校允许学生第二学期初、第三学期初或者第四学期初转专业,符合申请条件并通过专业考核的学生可以到新专业学习。但艺术类学生不得跨科类转入其他专业,按国家特殊招生形式录取的学生,不得申请转专业。具体按照《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普通本专科生转学、转专业实施细则》执行。
名师指导学生生产实习
旅游专业类专业实践教学教师指导学生课程实习
大类招生
奥德赛
学校逐步推行、完善按学科大类招生制度,对按大类招生的学生实行宽口径培养(即采取新生入学后一年半(一年)内实行专业大类内统一培养(不分专业)),在完成大类共同课程学习后,根据自身兴趣理想、未来发展和相关专业成绩等,在第三(二)学期参加本专业大类的分流工作,在第四(三)学期正式进入本专业大类中的某个专业学习。
学生晨读自习学生图书馆借阅室自习
金融学教学课堂外语听力课堂
教学实力
近年来,教师共承担省级教学研究项目 277 项,校级教学研究项目 504 项,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6 项。获批国家特色专业 4 个,国家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 4 个,省部级优势专业 15 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1 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省部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7 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
目前建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1 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2 门、省级精品课程 15 门、校级精品课程 50 门,双语课程89 门,建成课程中心、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教学平台等课程资源平台,自建“生态学”等省级在线开放课程 14 门、校级在线课程 41 门,省级一流课程16门,引进“美术概论”等优质网络通识课程 10 门。近几年,学校教师共出版教材逾百部,其中 12 部入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现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湖南省基础课示范实验室、6个湖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 2 个湖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有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3 个湖南省 2011 协同创新中心、34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省部设置的研究所、省级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校先后与企业、科研院所和地方共建校外实习基地 550 个,其中国家“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1 个、湖南省优秀实习基地 13 个。另有省级校企合作示范基地 4 个、144个创新创业实践(实习)基地。校属湖南北罗霄国家森林公园面积达 7.2 万亩。
产学研合作基地授牌联合培养基地揭牌仪式
多元人才培养路径
“本硕博”贯通培养
学校依托国家级重点学科、优势特色专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一级学科博士点,选拔成绩优秀或有学科竞赛特长、科学研究兴趣浓厚、创新能力强的在校全日制本科生,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学生可在 8 年内获得博士学位。
博士硕士学位授予仪式
卓越人才培养
学校林学、生态学、木材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4 个本科专业列入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教育计划试点项目”,坚持“改革创新、突出特色、强化实践”的基本原则,紧密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现代农林业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实施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现场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现场
特色培养
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已经开设有会计学国际注册会计师(ACCA)卓越班、金融学特许金融分析师(CFA)卓越班、林学 “陶铸实验班”,实施高层次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
学生参加全国GIS技能大赛获奖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竞赛获奖
合作培养
学校积极响应社会需求,开展校校、校企合作协同培养,与英国班戈大学合作实施“3+1”或“2+2”联合培养模式,与华天实业控股集团等单位实施“3+1”“订单式”培养模式,与宜华木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办“大国工匠”班,与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设“德邦实验班”,与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开设“一带一路”联合培养班。
学生参加全国电子竞赛获奖学生参加学宪法比赛获奖
培养成果
学校制定出台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不断加大对大学生学科竞赛工作的投入和建设,开展了校级高水平学科竞赛项目的遴选和培育。近年来,学生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一等奖、MCM/ICM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特等奖、“园冶杯”风景园林国际竞赛一等奖等国内、国际比赛最高奖。通过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精神进一步增强,更具职场适应力和竞争力,受到用人单位的追捧和青睐。
学生参加全国红色旅游策划大赛获奖学生参加城市地下空间设计比赛获奖
学生参加法语演讲比赛获奖
(学校教务处供稿)
识别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