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的价值
——记第七届“师德标兵”候选人刘胜贵
刘胜贵,中共党员,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教授。1987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生物系,后进修于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获微生物学专业硕士学位。任教33年,先后担任我校生命科学系副主任、主任,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等职。2009年,被评为“怀化学院第二届教学名师”,2009年被省教育厅授予“湖南省优秀教师”称号,2011年获“湖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
邻居说:他是一个有家庭美德的人
刘胜贵的爱人蒋小梅在正好制药厂工作,1997年,突发疾病,此时女儿仅六岁。双方父母、家里的亲人,都因年纪大、身体差及其他客观原因,不能帮忙照顾其爱人和女儿。
刘胜贵坦言,这是他一辈子最艰难的时刻,那几年学校“升本”正处在冲刺阶段,系部行政、教学工作和家庭重担都压在他的头上,困难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刘胜贵信奉一个词:责任。他要履行一个大丈夫的责任。他用超乎寻常的细致与耐心,维系着这个家庭的稳定,所有的委屈与困难他一个人默默地承受,从不向学校和同事提及,也从不因为家庭困难影响教学和管理工作。
这样的日子一直坚持到2005年爱人病情有所好转。女儿大了,去外地读大学,他对爱人的照顾更加无微不至。邻居们都说,这样的人很难得,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他是一个有家庭美德的人。
学生说:他是一位爱生如子的教师
刘胜贵担任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后,召开班主任会议,会议主题就是“把学生当子女看待”。他说,所有的教师都把学生当子女看待,就没有解决不好的教育难题。他要求所有的班主任都这样做,自己首先身体力行。他担任生物科学专业的班主任,印丽娟同学父亲身体需要住院医治,母亲也因精神疾病长期需要照顾。刘胜贵老师总是鼓励她积极面对困难,并经常与原党总支副书记袁术林一起帮助她渡过经济难关,引导她专心学习,最终印丽娟同学考上了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硕士研究生 。2009级管娇琼同学期末考试中,《微生物学实验理论》只打了60分,刘胜贵就把她喊到办公室,一道题一道题地给她详细讲解、分析。“以往考试结束,只要及格了,试卷在哪根本就不在乎,没想到刘老师这么用心。”管娇琼话语中透着尊敬与感激,也一直与刘老师保持着通讯联系,并于去年已经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了。
有个学生为了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从老家带来几个土鸡蛋送给刘胜贵,刘胜贵欣然接受了,可他偷偷地给那同学塞上了200元钱。今年,考上湖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的朱生翠同学说:“刘老师就是我最亲的亲人”。朱生翠因考研分数没有达到当初报考学校分数线,需要调剂学校,刘胜贵便四处帮她联系学校和导师。
刘胜贵通过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总是用自己的人格影响着学生的人格,用自己的心灵塑造着学生的心灵。
同事说:他为专业学科建设做出了贡献
1999年,刘胜贵被任命为系主任,那个时侯招生形势严峻,生源匮乏,为了打破僵局,刘胜贵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2002年,学校升本后,他大力推行了导师制、开放实验教学、大学生创新性科技项目、老教师“传帮带”、规范教学常规管理等一系列举措,生命科学系得到迅猛发展。在此期间,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由升本前的单一专业发展为生物工程、生物科学、园林、食品科学工程四个本科专业。
拥有了植物学湖南省教学团队和“民族药用植物活性成分高效利用”湖南省科技创新团队。拥有近8000平方米的教学、科研用实验大楼,仪器设备总价值近2000万元,建有基础生物学实验室和生物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园林生态与工程实验室、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等4个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刘胜贵,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专家说:他是一位治学严谨的教授
2012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专家组进驻学校,实地察看了生命科学系的办学情况,高度评价生命科学系的实验室建设已经达到一本学校的水准,称赞刘胜贵是一位治学严谨的教授。
刘胜贵在教学上花的心思很多。他先后讲授过《微生物学》《微生物学实验》《基础生物学》和《生命科学导论》等。对教学工作的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有口皆碑。为了准备每一堂课,他要搜集大量科研和生产的实例、照片、动画,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及时将学科最新成果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接触到学科发展的前沿成果。
“刘老师上课特别有激情,他的课内容丰富、逻辑严谨,方法科学,富于前瞻,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开阔了视野。”生命科学系学生白飞曾这样评价道。秦龙自从听了刘教授的课,对原本不太喜欢的生物工程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志要在生物学领域有所建树。
刘胜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他建立了“微生物实验教学新体系”,整个体系由十多个实验组成,实验与实验之间环环相扣,循序渐进。他还把自己和其他教师的研究成果纳入到实验教学体系之中。为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刘胜贵推出了“出一份报纸、写一篇综述、参加一次小考”的考核方式改革。刘胜贵要求手抄报要包含微生物的基础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
刘胜贵注重开放性实验教学,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时间上,无论白天、夜晚还是周末,学生都可做实验。内容上,刘老师一方面要求学生在每一次实验前,首先要制作详细的“实验设计方案”,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方案进行修改与完善,这样,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兴趣与热情。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在校学生发表学术论文140篇,其中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80篇,50多人在校级“挑战杯”竞赛中获奖,2人获省“挑战杯”二等奖。全院教师完成了与学生科研活动相关联的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80余项,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近年来,刘胜贵主持完成了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课题2 项、校级重点教改课题2 项,参与湖南省教育厅和校级教改课题4 项,获得湖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 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 项、二等奖1 项、三等奖3 项。2005年他主讲的《微生物学》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他在《微生物学通报》《实验技术与管理》《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等刊物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篇。为了鼓励学生进行课外科技活动,刘胜贵还指导了湖南省教育厅“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项,校级项目2项。刘胜贵主攻民族药用植物抗菌有效成分和生物质的微生物降解的研究。主持和参与湖南省科技厅课题1项、教育厅科研课题3 项,参与国家科技部科技富民强县专项1 项,参与怀化市科技支撑重大专项2 项。在《食品科学》《中国生物工程杂志》《黑龙江畜牧兽医》等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23篇。
刘胜贵积极投入到服务地方的工作中。2010年,了解到麻阳县柑橘感染沙皮病较为普遍,使用农药防治效果差。于是,他多次深入麻阳柑橘种植基地,采集病理样本,采用生物防治方法进行试验研究,目前取得了初步防治效果。在校地合作中,了解到怀化正好制药厂,每年中药渣有近2000吨,采用填埋、焚烧等方法进行处理,效果差、成本高,于是,他积极与怀化市科技局联系,合作申报了“中药渣生态高值化利用的技术研究”科研课题,利用中药渣食用菌栽培取得良好的试验效果。他还利用专业特长,组织农民利用杂木资源生产反季节香菇,是沅陵县生产基地的顾问。目前在沅陵推广反季节香菇栽培150亩,农民每年增收500万元。
2
“用自己的言行给学生树立榜样”
——记第七届“师德标兵”候选人曾军英
曾军英,1971年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美国博士后,副教授,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副院长。他坚持立德树人,努力在师德师风上作出表率。
用激情点燃火焰,用情怀刻画品格
曾军英认为,教育就是点燃火焰,要用自己的言行来教育感染学生,给他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曾军英先后系统讲授了《现代食品检测技术》《食品营养学》《酶工程》《食品安全检测综合实验》等发展能力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课时量非常饱满,超额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近五年每年超工作量教分达400+。
教学过程中,他认真钻研教材,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学习各种先进的教学理论并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效果优良,深受学生的好评。他认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近七年来连续担任本科生的班主任工作,关心爱护同学,鼓励学生成才,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学生考研率达到30%以上,就业率名列前茅。先后主持省、校级教改课题2项,指导大学生国家级创业训练项目1项,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2项,发表教改论文10余篇。该同志多次被评为怀化学院“优秀班主任”、“三育人”先进个人、优秀实习指导老师等荣誉称号。
精美源于细节,细节决定成功
作为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教育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我校“区域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为导向,全面精细化落实我校“五大计划”“五大改革”。坚持科学管理,常规教学管理中强调抓常、抓细、抓小,完善“三查四考勤三评三责二督二通报”教学常规管理体系,建立优良教风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生物工程入选湖南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建设,一流专业,曾军英2018年度被评为教学管理先进个人。
从事应用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立足怀化资源禀赋,对接怀化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负责人,曾军英积极对接行业产业痛点,与教研室同仁一起探讨研究,探索“从农田到餐桌”全程监控的人才培养范式,建立了湖南省生物食品类创新创业中心、生物食品类校企合作基地。科研上主要从事湘西药用植物活性成分作用机理与功能食品研发,主持省教育厅平台项目立项课题1项,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省外国专家局项目2项。已在《Molecular Cancer Therapeutics》《中草药》《中国中药杂志》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坚持教学科研服务地方,参与怀化市国家农业科技园的申报与建设,负责《2018-2022怀化市乡村产业振兴规划》工作,助力怀化市乡村产业振兴。
3
诠释师者真谛 书写奋进之笔
——记第七届“师德标兵”候选人 黄利军
黄利军,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国家公派美国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从事研究2年,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2005年本科毕业于湖南大学通信工程专业;2011年获湖南大学电路与系统硕士学位。2017年获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湖南科技大学硕士生导师,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湖南省光学学会理事;Frontiers in Physics(中科院SCI三区收录)客座主编; Optics Express、IEEE Photonics Journal、Journal of 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Applied Optics等期刊审稿人。
倾心教育 做道德行为的示范者
黄利军深深地热爱着教育事业,2005年本科毕业加入怀化学院物电系,作为通信工程专业专任教师,他十几年如一日,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努力做一个有师德的教师。
他作为一名教育者,深知“身教胜于言教”的道理,时时为人师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寓教育于无形之中。他作为通信工程专业专任教师,为了能获得良好教学效果,要求自己在教学中做到严谨认真,对所授的课程做到课前备课,课后认真批改作业,认真做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从2006年开始,共担任3届班主任,历时10年,做到用爱心感染学生,他认为关心学生就像关心孩子、兄弟姐妹一样,既要关心他们生活,又要关心他们健康,还要关心他们是否懂得怎样做人。
生活上用爱心感染学生。2006级大一班上有位学生得了急性阑尾炎,黄利军接到电话,第一时间赶到学生宿舍,把学生送到医院治疗,学生家庭条件差,黄利军便慷慨解囊,帮助学生度过难关。黄利军经常下寝,找学生谈心谈话,并及时化解同学间的矛盾。
学习上用激励激发潜能。2006级3班许多同学在黄利军的激励下,加入了创新实验室,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中屡次获奖,其中周善祥同学大学毕业后成功加入了国防科技大学某研发团队,工作表现突出,荣获二等功。2017级范春雨同学参加教育厅A类学科竞赛,荣获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黄利军坚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让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彰显个性,班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得到增强。从事教育工作15年来,黄利军在2019年度考核中获优并获嘉奖。2010-2011学年度评为“三育人”先进个人,3次荣获怀化学院年度“优秀班主任”。在读博期间,2014-2015年度荣获北京邮电大学信通院优秀共产党员。
深化教学改革,勇于探索实践
作为教师要善学,要将读书和思考变成一种习惯和一种时尚,做一个有“功底”的教师。
黄利军在专业教学上,不断思考钻研,不断地提高专业学术修养,提升专业水平,夯实理论知识,拓展学术视野,做到扎根专业、扎根讲台。黄利军先后担任了《计算机网络》《现代通信网》《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通信电子线路》等课程的教学工作。2018年主持湖南省电子信息技术研究会项目《湖南省电子信息技术人才需求分析》,并在学术年会上做结题主题交流发言,获“优秀论文奖”;2018年主持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作为执行人建设通信工程专业,2019年评为湖南省“双一流”专业建设点;2019年负责通信工程专业参与湖南省专业综合评价,评为B级;2019年主持湖南省教育规划课题《校企双主体模式提升产教供需对接研究》,2019年主持的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产教融合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和《通信工程专业物联网实践创新平台建设》,2019年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发表“校企合作“双主体”模式助推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论文1篇。2019年以第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申请国家发明2项和实用新型专利2项。2019年以第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湖南大学生智能导航科技创新大赛(A类)获湖南省一等奖2项,学校获“优秀组织奖”;2019年以第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1项;2019年以第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物联网应用创新设计大赛获湖南省三等奖2项。指导学生参加2017年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获湖南省赛区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第四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技术大赛湖南省赛区二等奖;2011年参加国家精品课程师资培训,获骨干教师高级研究班结业证书;2012-2013学年度获“优秀实习指导教师”;2018-2019学年度获“优秀实习指导教师”称号。
投身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
黄利军深知科学研究是增强学科特色的重要基础,是衡量高校办学、团队和个人能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一直从事光检测传感技术等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检测传感理论研究方面有相当的工作积累,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黄利军是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科技大学硕士生导师,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湖南省光学学会理事;Frontiers in Physics(中科院SCI三区收录)客座主编; Optics Express、IEEE Photonics Journal、Journal of 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Applied Optics等期刊审稿人。在WCAM-2018国际会议中担任Sensing and Sensing Technology分会场主席并做口头报告。发表包括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在内的SCI论文和国际会议论文27篇,SCI论文被引达500余次,SCI论文中hi-index为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在CLEO、SPIE国际会议作口头报告7篇次。2020年作为总负责人承担地方合作项目“雪峰山片区优质稻米全生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经费42万;2018年主持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1项;2019年在国际会议中做口头报告和海报报告各1次,在国内学术会议中做口头报告2次,吉首大学邀请做学术报告1次。2019年获湖南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次(排名第三)。参与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项目3项,在国外研究期间参与美国部级以上项目3项。多次参加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北京邮电大学、湖南大学、东北大学等各类学术交流活动。
4
用程序驱动人生 用编程书写青春
——记第七届“师德标兵”候选人杨玉军
他,以基地为家,白天、黑夜,周末、寒暑假,你都能在那里见到他忙碌的身影;
他,以辅导学生为乐趣,恨不得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奉献给他们,无论时间与青春,无论知识与智慧;
他,憨厚朴实,至纯至洁,用一颗赤子之心书写着一名普通教师的诗意人生;
他,就是我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杨玉军老师。
用满腔激情指导学生
自2009年以来,杨玉军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斩获省级奖项87个,国家级奖项36个。
第38 届ACM-ICPC中国杭州邀请赛上,杨玉军指导余威、朱家和、卿继权三名学生获得了亚洲区域赛银奖,这是我校继2010年首次参加ACM-ICPC 亚洲区域赛现场赛以来第4 次获得亚洲区域赛奖项,也是自参赛以首次荣获银奖的好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ACM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简称ACM-ICPC)是全球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竞赛活动中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一项赛事,被冠以"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奥林匹克"的尊称。
为了让学生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以学科竞赛来提升学生能力,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专门创立了ACM基地。作为指导老师,杨玉军经常驻扎在基地里,给学生布置任务,与学生一道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规律,选择解题的方法,随后再历经“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运行程序、分析结果、编写程序文档”等步骤。每年暑假,杨玉军放弃跟家人外出旅游的机会,整日“泡”在基地,晚上,他有时就在基地“打地铺”休息。
时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彭小宁曾经目睹了杨玉军在基地“打地铺”的情景,他当时鼻子一酸,心头为之一振。“这就是我们的老师,多么可爱的老师。”
“如果知识能复制的话,我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知识都复制一份给他们。”杨玉军说道。
用科学方法引导学生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平台建设中,数字化课程教学系统、精品课程视频点播系统、ACM在线评判系统、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等6款教学辅助软件、3个门户网站都出自杨玉军老师之手。
2007年,当时学校教学设施较为落后,培训学生只能在机房,回到宿舍就没有办法继续在线练习和获取学习资源,有时宿舍停电了,学生往往要跑到网吧做题和查阅资料。杨玉军就萌发了研发一款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软件。如今,ACM在线评判系统的题库拥有5400余套程序设计的试题,满足了不同年级、不同基础学生的学习需求。
ACM在线评判系统这款软件,从研发到完善,杨玉军老师花了2年多的时间。正是这款软件,学生可以24小时随时随地自主学习、在线提交、实时评判、智能提示,正是这款软件,引入了游戏机制,极大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专业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杨玉军还引入淘宝的积分规则和百度游戏的奖牌机制,学生每日登录网站签到可获得积分,成功解题可获得积分,节假日做题加倍积分,学生所得积分用于换取礼物和题目测试数据,并在网站首页及时公布每天、每月最佳排名。如此一来,学生学习兴致高昂,潜能得到有效激发。凌晨时刻,仍有学生在与程序设计奋战,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甚至大年初一系统还显示有学生在刷题。有些题目解答出来需要花上两至三天的时间,但学生们像“着魔”般,坚持不懈,乐此不疲。系统运行至今,每年有10万余人次登录ACM在线评判系统使用题库。
冯甜同学,荣获了第38届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长沙赛铜奖。说每个女孩子都有一颗爱美之心,可“黑眼圈”和散乱的头发是冯甜留给记者的最深印象。冯甜告诉记者:“自从入了杨老师的‘道’,我们每天只想在题库里做题,每成功解答一道题,它会给我们带来莫大的快乐和满足。也自从沉迷程序设计后,我们发现自己越来越爱上学习了,越来越钻研学习了。感谢杨老师,让我们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学学习!”
用生动案例启示学生
杨玉军是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怀化学院青年骨干教师。他先后系统讲授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信息与知识获取》等十余门课程。他善于学习各种先进的教学理论并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实践开发能力,教学效果较好,深受学生的好评。
杨玉军的教学生动有趣、很“接地气”,他总能把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巧妙地引入实际教学当中。“栈”和“队列”是算法中重要的概念,学生在理解过程中存在诸多疑问。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栈”先进后出的特性,杨玉军举了“叠碗”的例子,假设食堂阿姨在给学生打饭,在最上面的食盘是最后放上去的,而在最底下的一个则是最先放好的,先堆叠好的反而在最后拿出来。又如“队列”的特性为先进先出,杨玉军说:“就像你排队打饭一样,先到先得。或者联想一下洗车通道,先进去的车,会先从出口出来,最后进的最后洗完出来。”
“杨玉军老师讲课很细致,极有条理,能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让我们很轻松就掌握了生僻的理论和概念。”2013级于成程同学评价。
杨玉军老师善于总结教育教学的经验,他主持的《以学科竞赛为平台,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湖南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怀化学院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9年获怀化学院第八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
用科学精神浸润学生
杨玉军老师是一名优秀的青年学者,电子科技大学博士毕业,出版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二区2篇)、EI收录16篇、CPCI收录12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17项,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项目3项。多次被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评为年度科研突出贡献奖。在理论研究之余,杨玉军老师还积极从事应用型科学研究。他是具有高级大数据分析师的双师双能型教师,主持洪江市税务局和佳惠集团服务地方项目2项,合同经费10多万元,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同时担任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导师和怀化市信息化项目建设咨询专家,服务兄弟高校和怀化地方经济发展。在《信息与知识获取》课程中教学生获取和分析数据、处理数据和可视化,手把手教学生申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让学生具有独立申请专利的能力,有效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研究精神。
用爱岗敬业服务学生
作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分管教学、校企合作、学科竞赛、人事、继续教育等工作的副院长,杨玉军老师带领全院老师积极投身课堂教学研究、课程群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撰写、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建设、专业评价、教育部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省级和国家级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等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近几年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学工作和内涵建设在学校年度考核中名列前茅。此外,他还担任了2007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班主任。任职期间,细致耐心,主动关心同学,因材施教。班上有同学不上课、不积极准备毕业,生活和学习上遇到困难,他都会与这些同学逐个交流了解情况后,对他进行教育、开导和帮助,后来这些学生考上了浙江大学、中南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等重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班上有同学经济条件较差,无法缴全学费或生病没钱看病时,他知道后立马掏钱和想办法给学生把费用缴齐和看病;班上同学不管谁生病住院,他都会去医院看望和慰问等等,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关心和帮助同学成长、成才。他特别注重引导和培训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考证,该班班风良好,学习气氛浓厚,学生获奖率和考证率较高,在各项评比中居于前列,班级获得了“优秀班级”和“红旗团支部”的称号。
杨玉军老师还积极投身于专业建设,参与了国家一流专业和湖南省综合专业改革申报及建设工作,牵头完成湖南省大学生计算机类专业创新训练中心、湖南省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湖南省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的申报和验收工作。这些都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和平台,学生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项、校级及省级教改项目7项、教材项目2项、慕课项目1项、精品课程和微课项目2项,主编《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教程》教材1部,发表12篇教改论文等都推动了学院学科专业建设以及教学管理的发展,教改论文获2019年湖南省高教育协会计算机年会二等奖。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杨玉军老师始终践行立德树人职责使命,严于自律、奋发有为,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服务水平,为培养更多学生而努力工作,争取为学校多做贡献!
5
挥洒青春汗水 点燃梦想激情
——记第七届“师德标兵”候选人张显
张显,男,1985年3月出生,副教授、双师型教师、怀化学院青年骨干教师。现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创新训练中心主任教师,湖南农业大学校外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怀化市信息化项目建设专家库专家成员、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南赛区评委。
张显2011年6月硕士毕业后在广州一家上市公司从事嵌入式软件研发工作,2013年7月怀揣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信念,带着青春的无限激情,满怀对教育事业的真诚热爱,放弃了一线城市高薪的工作回到怀化学院。自入校工作以来,秉承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和尽心尽责的态度,在教学、科研、管理、学生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教学为本
张显认真准备、对待每一节课,结合各班级的实际情况和90后学生的学习特点,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做到因材施教。在短短的7年时间里先后担任嵌入式系统测试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ACCESS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Java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协议分析与开发、大学计算机、人机交互界面设计、VF程序设计等10多门课程。特别是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学院自2013年以来开始实行教考分离,采用与湖南农业大学、吉首大学、怀化学院三校联考的方式。由于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地区且初次接触编程语言,对程序设计学习起来非常吃力,为了更好的让学生能够吃透弄懂该课程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张显基本每天晚自习都会去机房指导、答疑学生,业余休息时间也通过QQ来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甚至晚上12点还在通过QQ回答学生提出的C语言程序相关问题。在张显的认真教学、耐心辅导下,学生也不负期望,通过在期末联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来作为回报,其在2018、2019学年度所带班级期末考试平均分都位列全院第一,特别是在2019学年度所带软件工程6班的46个同学三校联考期末考试成绩全部及格,班级平均分高出年级平均分10多分。张显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和改革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改革来落实立德树人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他先后主持了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项、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1项、怀化学院教学改革项目3项、参与教改项目多项;获得怀化学院教学成果二等项2项,其中主持人1项。
科研当先
教学与科研是大学教师的两条腿。张显老师非常重视科研活动,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来做科研,以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通过科研来服务教学、服务地方。张显先后主持了省自科基金项目、省社科评审委员会项目、省教育规划项目1项、教育厅课题、市科技局重点课题、省物联网协会课题,以及武陵山片区生态农业智能控制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项目各1项,校级科研项目2项,科研进账总经费达30余万元;参与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其中EI、ISTP检索8篇、CSCD核心1篇,科技核心1篇,获得中国实用新型专利1项、国家软件著作权8项。
育人之上
张显自入校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为了更好的管理、了解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张显老师经常下到班级寝室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经常组织小型活动来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与学生们打成一片,因此也被学生们亲切的称为“显哥”。2013级一个学生张国晓同学,多次表示不想再读书了,在最后毕业论文设计中也不想做了,张显老师多次联系该学生谈话,说“毕业证书或许对你现在没用,但书到用时方恨少、证到用时方恨无”,也多次联系其家长,要家长给学生做思想工作,最后在张显老师和其家长的共同说服下,该同学最终顺利完成毕业设计,拿到毕业证、学位证。真心付出,荣誉随之而来,张显先后获得2014年度、2015年度、2018年度优秀班主任和优秀学生工作者;所带班级多次获优秀团支部、优秀班集体等荣誉;所带18级网络工程5班在学校2019年主题班会观摩月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张显自2014年以来一直担任学院创新训练中心主任,在创新训练中心建设和管理上也是用尽心思,每年都精心制作一本成长手册记录学生的创新创业的点点滴滴。因此在实验室和基地管理中表现优秀,张显获2019年学校优秀实验室主任,同时中心建设也取得了较好成绩。他先后主笔申报获批了2018年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计算机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2019年普通高校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创新教育基地。张显自2014年开始指导学生竞赛工作以来,积极指导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坚持周末、寒暑假跟学生一起训练,工作日更不例外。2013级有位同学舒善军,在大一的时候课外时间基本就在寝室玩游戏,张显了解到舒善军同学对程序设计很有兴趣人也聪明,就是自律性差一点,于是张显就多次找舒善军谈话,要他加入ACM基地学习,这样可以在基地学习同时还能老师、学长指导,舒善军同学同意了,在ACM基地学习也很认真、爱钻研,舒善军在2015年的时候获得蓝桥杯全国决赛一等奖。2016年7月15日,这时正值暑假的时候,大部分老师此时都已经处于休假状态,张显老师带领31位同学去重庆大学参加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决赛,清早6点就从东校区出发去火车站赶火车,等到达火车站的时候,由于前一天晚上湖南地区下暴雨,途径的火车全部晚点,在火车站等到10点多火车仍是显示晚点,咨询火车站工作人员,说火车今日内都很难恢复,可是比赛在明天就要进行了,于是张显请示领导同意后转道重庆,从怀化没有直达重庆的汽车,只有到酉阳转车,即从怀化到酉阳,酉阳到重庆,在汽车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又预定了酉阳到重庆的汽车票,就这样一波三折的所有人于当天晚上12点赶到了重庆,正常参加了第二天的比赛,并取得了全国决赛三等奖的好成绩。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老师们发现周末时间张显基本都在辅导学生、或者带学生外出比赛。付出终有收获,张显老师近年来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省级及以上竞赛奖励100多项,多次获优秀组织单位奖、优胜学校奖等,为学校挣得了荣誉。他还指导学生获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国家级立项2项、省级立项4项、校级立项10多项。指导学生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10多项。指导18级学生邹虎、李浩等同学创业成立一家科技公司,实现业务创收20余万。
路漫漫其修远兮,立德树人之路任重而道远。张显表示,他会把工作中已经取得的成绩一并归零,而把克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作为努力方向,不忘育人初心,通过课堂教学、科学研究、竞赛指导、项目指导等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以更好的培养学生,让学生成才。以“大爱无疆”的精神,去爱每一位学生,陪伴学生健康茁壮成长!
6
“把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化作每一次坚毅的行动”
——记第七届“师德标兵”候选人余凌云
余凌云,女,中共党员,风景园林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双师型教师。自2010年来校工作以来,热爱教育,潜心育人,兢兢业业,用自己的行动塑造学生的品格,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带动着学生成长成才。
敬业爱生,用行动诠释了教师职业的神圣
余凌云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积极为学生排忧解难,耐心为学生答疑解惑,指点迷津。疫情期间,更是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对身体不适的学生,常常一连几天给学生和家长打电话问候,对有学习困难的学生经常通过线上进行帮助,对就业有困难的学生积极与企业联系帮助其就业。
余凌云是一位非常优秀且负责的老师,她热爱教育事业,能够把自己的精力、能力全部用于教学,在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教师形象。一位学生在教学舆情中写道:“很久之前我就在学院的微信推文里看到过余凌云老师的感人事迹,这让我十分敬佩余老师。这个学期是线上授课,余老师总是提前把平台的功能掌握的非常清楚,每节课的PPT都做的非常详细,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每堂课的学习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她还特别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来教学。为了调动上网课的氛围,她还特意设立了有奖问答机制,以调动同学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在疫情期间,余凌云老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还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结合疫情适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正如学生所说,“余老师不仅专业课教得特别好,还会经常和我们谈心,问我们在家的状态,跟我们讨论一些时政问题,十分亲切。”余凌云老师不仅备课、上课严谨认真,作业批改和作业讲评及时细致,尤其做到关注学生线上授课效果,耐心帮助学生解答疑难问题,尽力确保学生学有所获。正如学生评价所说,“我们每次提交的作业,老师都会一个一个的点评。虽然现在只能在家上网课,但是我觉得上余老师的课效率非常高,和在校上线下课没有太多区别。在上大学之前,我就经常听家里的哥哥姐姐说,大学的学习全靠自己自觉,大学老师是不会像中学老师那么操心管着学生的。可在我看来,余老师完全不是这样的,我每次在专业学习上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向她请教,余老师都会耐心地给我解答。”
2019年4月,她带学生去广东实习,由于劳累,在实习点的石凳上睡着了,学生拍下的照片感动了许多人,党委书记刘望同志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学生更是在微信推文中说,“我爱这位累趴在街头石凳上的老师”。
勇于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她进学校工作十年来,始终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先后讲授过《展示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生态旅游资源》《景观规划设计》《风景园林规划原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风景区规划》和《居住区景观设计》等20门课程。指导课程设计100余人次,指导毕业设计100余人次。任职以来共担任过风景园林专业9门专业课程的教学,近五年共完成2900多教分,平均每年582教分。
近五年共发表教学改革研究论文6篇,主持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校级教学改革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4项。
2019年获湖南省课堂教学竞赛三等奖、怀化学院教学优秀奖、湖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对成果的贡献度达40%以上)、怀化学院教学成果三等奖和优秀毕业设计指导老师称号。2018年获怀化学院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年度综合考核为优秀,被评为优秀教研室主任、教学管理先进个人、优秀毕业设计指导老师、第四届全国应用型人才技能大赛先进个人。2017年获怀化学院微课竞赛一等奖,被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研室主任、优秀实习指导教师。2016年被评为优秀毕业设计指导老师,2015年年度考核为优秀,2014年获教学比武二等奖、年度综合考核为优秀。2017年指导学生获湖南省城乡规划设计大赛三等奖、第四届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三等奖,2019年指导学生获怀化学院“挑战杯”三等奖、园冶杯荣誉奖。
自来校工作以来,她聚焦于湘西地区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与发展科研方向上并努力攻关,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发表作品2幅(CSSCI)、科研论文12篇,主持科研项目3项,参与省教育厅1项,主持服务地方项目1项,申请计算机软件著作5件,独立编写著作1部,指导学生省级创新性研究项目1项、校级项目3项,指导学生发表科研论文7篇。
自2015年9月至2019年8月,她一直担任风景园林学院景观设计教研室主任,带领教研室老师积极开展教研活动,进行教学改革,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同时管理创新创业工作室,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性项目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以创新创业工作室为载体的教学成果荣获2019年怀化学院教学成果奖三等奖。教研室2017、2018连续两年荣获怀化学院“优秀教研室”称号,她本人被评为优秀教研室主任。她还担任2013级风景园林3、4班班主任,学生毕业时就业率达到97%,并于2017年荣获优秀班主任称号。
自2019年7月至今,她担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学生工作卓有成效取得了一系列成绩。积极组织各项学科竞赛和学生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19年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创业训练项目1项、省级项目3项。她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认真组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多次带领学生进行田野调查,并将调研成果转化为科研成果,指导学生发表论文7篇。她重视学生就业工作,加强校企合作,举办行业专场招聘会,积极促进学生就业,2019年就业率达到92.63%,在全校排名第二。她重视学生考研工作,组织学生开展英语晨读活动,扎实做好学生考研动员,实施考研自修室和资料阅览室建设,积极帮助学生联系考研学校,指导学生进行复试。2020年全院研究生录取人数12人,占毕业班总人数9%。
迎难而上,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党总支书记张义秋在一次学院教职工会议中讲改革发展要培养强大的精神力量时,特别表扬了余凌云的精神,就是“勇于面对挑战,无所畏惧,毫不犹豫,勇往直前,坚决完成任务”。
作为风景园林学院的党总支副书记,同时又承担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任务,平时的工作任务非常繁杂,尤其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持续严峻的情况下,经常有许多诸如课题项目申报、学生疫情排查、就业困难学生帮扶等应急性工作需要赶时间、赶进度,面对挑战,她总是毫无怨言,积极面对,加班加点,用去了本学期所有的双休日,不怕苦不怕累,坚决完成任务。老师们都注意到,在毕业生离校前的一段时间里,她基本上每天晚上都是工作到很晚才回家。为了落实北京新一轮疫情防控工作,她连续好几天带领辅导员、班主任深入学生寝室,一间间排查,一个个统计,确保了风景园林学院的疫情防控工作未出任何疏漏情况。她在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
往期推荐
▼
◢
怀化学院第七届“师德标兵”候选人先进事迹报道(一)
◢
怀化学院第七届“师德标兵”候选人先进事迹报道(二)
END
资料来源:怀化学院新闻网
微信编辑:胡东升
责任编辑:卓东
一审:卓东
二审:卢宗旺
三审:杨若邻
怀化学院新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