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火到“破圈”老师能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湖南都市职业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觉醒年代》火到“破圈”老师能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这部剧你真的看懂了吗?

“豆瓣评分9.3”

“频繁霸榜微博热搜”

“2021高考语文素材库”

“白玉兰奖最大赢家”

“年度最值得观看的一部电视剧”

在刚刚过去的第27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颁奖典礼上,革命历史剧《觉醒年代》获得最佳导演、最佳原创编剧、最佳男主角三项大奖,成为当晚的最大赢家,再度冲上热搜话题。

要问它有多火?从这些标签中就不难看出,这样一部讲述建党历史的电视剧,从被网友们花式推荐,不断破圈,走进大众视野,实在是带给大家太多惊喜。

在前期并未进行大量宣传的情况下,这部剧作打破了收视圈层的壁垒,收获了大批年轻的观众。究竟为什么这么吸引年轻人?老师们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湖南都市职业学院

01. 思考教育的样子

我们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如果你看了这部剧,想必对这句话印象深刻:“我们中华的学校是教人明辨是非,激发向美向善的情感,和遵守道德的地方!”

这句话是《觉醒年代》中北大教授辜鸿铭所说,剧中无论是倡导新文化运动的先锋,还是坚守旧文化传统的学者,无论他们有着怎样的分歧,但在对于青年的教育、爱国情感、道德标准上是高度保持一致的。

什么是教书育人?也许就是能引导孩子们走上正确的道路,指点正确的方向,启迪孩子们的心灵,用自己的言行为青年一代树立榜样。

这部剧中的每位前辈都用自己的方式做出了很好的典范。

02.坚定信念,树立榜样

“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在李大钊先生27岁正是“青春”的年纪,他写下《青春》一文。

这篇文章吹响了理想的冲锋号,叫醒了无数青年,也叫醒了时代。

在长城之上,一群中国青年高声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以青春造福国家、造福民族、造福世界的鸿鹄之志。

李大钊等革命先辈在日常教学中以身示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和爱国主义精神。

老师们面对处于发展过程中的青少年学生,自己的思想、言行都将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这个信息多元的时代,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取舍,在理想信念中的追求,在面对不断更新变化时做出选择,不仅需要去担当和坚守,还需要有高贵的信仰之光照亮内心。

该怎样帮助学生树立理想和坚定正确的价值观,相信你能从这部剧中找到答案。

03.文化自信的觉醒

剧中的辜鸿铭,也是比较受大家喜爱的角色,很多人叫他“辜宝宝”,因为他身上天然地有一种文化自信,这是让年轻人感到认同的。

他在《中国人的精神》的演讲里说,中国人身上有一种非常独特的品性,就是「温良」,对待他人用情用心,这是中国人非常高贵的传统。

湖南都市职业学院

或许以前,大家还不太能讲文化自信,但现在,我们正在经历着觉醒。

剧中经常看到古典的、诗性的东方美学所传达出来的精气神,勾连出来的都是我们血液里本就流淌着的审美体验。

雪中陶然亭那场戏,漫天飞雪、古琴声、怒放的红梅、很好的花雕酒,在这样一种古典的诗情画意之下,陈独秀、钱玄同和刘半农三个人聊着新文化;

湖南都市职业学院

蔡元培来到中西旅社请陈独秀去北大教书,融入了“三顾茅庐”“程门立雪”的典故。“蓬门今始为君开”,不用说就知道他是答应了,这是中国人才能读懂的一种文化的力量。

04.用对方法,等于做了“加法”

《觉醒年代》对于人物与情节的持续讨论,点燃了年轻人尝试了解历史的热情,与众不同的是,它又在此基础上做了点“加法”。

不修边幅、言辞个性十足的陈独秀,满足了年轻人对“陈独秀,你坐下”这个网络梗的对照;

“蔡元培三请陈独秀”的文人互动,充满趣味也令人感动;

鲁迅、李大钊等人可信、可亲的性格让人有一种亲近感……

湖南都市职业学院

《觉醒年代》之所以受到这么多人的喜欢,在于剧作拉近了历史人物与当下年轻人之间的距离。

对于剧中人,我们不需要仰视,也不会被他们的“权威”吓倒,师长、朋友般的形象,让大家觉得他们宛若眼前,蔡元培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慢羊羊村长”,还有他那句挂在嘴边的“谁也不能伤害我蔡元培的学生”,很难不让人心生喜爱。

通过这部剧,我们很真实地看到了先辈们的面孔与身影,并且觉察到了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发现,也是让人激动的原因。

或许用年轻人所喜欢的方式来讲故事、塑造人物,不一味地迎合他们,会对老师们的教学有所启发。

05.教学应是鲜活的而非符号的

“我始终有一个观点,年轻观众从来不会排斥主旋律,他们排斥的是悬浮的、不接地气的、粗糙的、不严谨的作品。”这部剧的导演张永新说,他想让《觉醒年代》既堂堂正正又可亲可感,唯有用最朴素的方式表现出来,用最平实的视角和观众共情。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呈现的。

尽管题材宏大,但观看过程中我们丝毫察觉不到枯燥或生硬,因为剧情的呈现非常“生活化”——从我们熟知的历史事件打开一个个小的切口,通过时局中相关人物的表现,勾勒出一个时代的景象。它就像是一部现代文学史,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更容易为年轻观众接受。

生活化的剧情,也让人物更加有血有肉、真实可感,消除时代的壁垒,让生活在今天的孩子们也能感知到革命先辈们的心路历程。

湖南都市职业学院

“伟人、革命家,首先他是一个普通人。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去塑造他,让他更加生动鲜活,这丝毫不会遮蔽他们风骨的伟岸、思想的深邃,这和他们的英雄事迹并不矛盾,我认为是一种辩证的统一。”

剧中角色与大众印象中的扁平化的形象不同,他们是多面而丰富的,演员们甚至演出了伟人们身为人照样绕不开的一日三餐、生活琐碎。

湖南都市职业学院

甚至还有一些可爱的生动气息:

湖南都市职业学院

教育也是一样,我们的教育对象不是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学生的活力源于教师、源于课堂、源于校园,学生的兴趣和灵性,是他们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

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把时代的活力引入课堂,鼓励学生张扬见解,激发潜能,或许是老师们应该特别注意的。

06.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

湖南都市职业学院

《觉醒年代》中李大钊与陈独秀

剧中陈独秀得知陈延年信奉无政府主义之后,并没有批驳无政府主义或者延年,而是让陈延年多看看其他思想拓宽视野,做实验通过实验检验理论。

李大钊和教员的深夜谈话中,对于当时对无政府主义更感兴趣的教员,李大钊是以一种共同探索的志同道合的同行者的姿态,问教员知不知道十月革命、读没读过共产党宣言。

在陈独秀和李大钊身上,我们看到了作为老师最重要的品质:尊重学生。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来说,就是教师把自己当成“与学生一道探求真理的志同道合者”。

“七一”即将到来,如果你想用特别的方式给学生讲党史,不妨让学生看看这部剧作吧!是一部鲜活的教材哦~

转自 |中国教育报好老师

来源| 光明日报“鲜活的教育”、中国新闻周刊“专访《觉醒年代》导演张永新:年轻观众从来不会排斥主旋律”、澎湃新闻“《觉醒年代》为什么吸引年轻人?”“《觉醒年代》成本届白玉兰奖大赢家,6月13日将登陆广东卫视”“从《觉醒年代》中的民主教育谈起”等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湖南专科院校-湖南都市职业学院-微高校-院校号-湖南都市职业学院-《觉醒年代》火到“破圈”老师能从中获得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