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8岁的罗小丽,1998年进入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后,一直耕耘在三尺讲台上。她始终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信念,脚踏实地,孜孜不倦,用23年的青春芳华换来桃李遍天下,为集团公司培养了大批高技能人才,先后获得集团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标兵”“优秀共产党员”,湖南省高校党组织“双带头人标兵”等称号。今年,她被评为集团公司劳动模范。
笃志教学 精益求精
罗小丽深知,没有扎实的教学技能,仅有一腔热情是无法完成教书育人这一使命的。她把练习职业技能作为提升自我的追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探索钻研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教学上,她潜心研究教材教法,广采他山之石。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深入了解电机制造工艺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操作知识,她连续5年到公司相关单位进行暑期下企业锻炼,从线圈嵌线工等一线操作员岗位做起,日复一日的磨练,精益求精的精神,让她逐渐成长为电机装配工艺的行家里手、电气职院的“双师型”骨干教师。罗小丽将在企业锻炼整理的一沓沓学习手稿进行优化重构,形成了具有学院特色的校企合作开发教材《电机制造工艺及装配》。该书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公开发行后,已重印3次,售出量超万册。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每个新班级的第一堂课,罗小丽总会先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以掌握教学的重点,做到深钻教材、举一反三,持续完善自己的讲授方法,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课堂上的她激情四溢、勇于创新,把知识讲解得形象生动、深入浅出。主讲的《电机制造工艺》《供配电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等风电专业群核心课程,学生们都爱学乐学,广受好评。《电机制造工艺》被评为省级名师空间课堂课程,并入选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十百千万工程。
罗小丽深谙教学科研相辅相成的道理,但日常管理与教学工作几乎占满了她的全部工作时间。为此,她牺牲节假日时间,深扎教学改革、研究一线,取得了丰硕成果。近5年来,罗小丽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其他省级及厅级项目8项,公开发表论文15篇,其中核心论文6篇;积极参与师生技能竞赛,获得省级以上教师能力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指导学生技能大赛省级以上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授人以渔 提质为本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风能工程学院院长的罗小丽,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始终将引领的职责担负在肩,鼓励与指导青年教师。她定期组织开展教研活动,与老师们一起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她坚持深入课堂听课,研究课堂教学艺术,积极探索,在教学领域起到模范引领作用。她每学年至少担任两名青年老师“传帮带”的指导工作,量身定制“拜师学艺手册”,使其能够“站稳三尺讲台,融入团队,提质培优实现成长”,成为出色的职业教育“授渔者”。
青年教师周笔锋非常擅长科学研究工作,罗小丽与他的指导老师一起“定制”了一套适合周老师的教学科研成长指南,助其在短短6年的时间内发表SCI论文2篇、EI论文2篇,已授权发明专利1项。由于周笔锋的突出表现,2019年,他被任命为电工电子教研室教研室主任。在罗小丽的引导下,刘万太、刘宗瑶、练红海等众多青年教师逐步成长起来,在国家级、省级教学能力竞赛与科研项目中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教育教学与科研攻关的专家能手、业务高手。
敬业奉献 勤奋耕耘
有人说:老师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与你的孩子没有血缘关系,却愿意因您的孩子进步而高兴,退步而着急,满怀期待,助其成才,功成身退并且无怨无悔的“外人”,这也意味着需要老师更多的无私奉献。毫无疑问,罗小丽就属于这样的人。加班加点是常态,熟悉她的人都说,“罗老师不是在学校,就是在去学校的路上。”
疫情期间,罗小丽为了更好地开展线上教学,她带领专业教师团队优化线上资源,特设线上学习专栏,利用互联网优势实施“学习平台+仿真软件+直播课堂”,巧用抖音视频、直播、录屏等网络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了“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团队教师成功立项2020年湖南省职业院校线上教学优秀案例。
她把立德树人、追求卓越贯穿到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带领风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全体教师全身心投入各项工作中,先后成功立项了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育部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全国机械行业新能源技术装备职业教育集团以及省特色专业、省示范性骨干院校重点专业、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专业群等重点项目,成功打造了一支省内一流、国内领先、对接国际水平,特色鲜明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在这二十多年的工作中,有苦有乐。每当看着一届届毕业生能够进入到自己心仪的企业工作,或者进入更高层次的学校读书,心里就有无以言表的喜悦,也对我是一名教师充满了自豪感。”在未来的日子里,罗小丽将继续勤勉探索,追求卓越,用三尺讲台书写她的无悔人生。
1
END
1
转载自:湘电集团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