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视光创一流
精神儿康品牌强
学院介绍
徐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成立于2019年6月,是由原临床医学系和医学技术学院分化的部分专业组建,2021年6月临床医学(急救与救援医学)专业调入。
学院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附属徐州儿童医院、附属徐州东方医院、附属徐州市立医院、附属徐州康复医院等五家附属医院为依托,分别设有急救与救援医学系、儿科学系、精神医学系、眼视光医学系和康复医学系五个学系,现有临床医学(急救与救援医学)、儿科学、精神医学、眼视光医学、康复治疗学以及听力与言语康复学六个本科专业。学院设党政办公室、教学办公室和学生工作办公室,拥有儿内科、儿外科、精神病学、眼视光学、康复基础、康复临床、康复治疗学、急救医学、创伤医学、灾害与重症医学和急救心理学等11个教研室,设有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和急诊医学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500 余人,在读硕士生研究生80余人 。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各相关专业教师240余人,能够满足专业理论和临床见习课的教学需求。学院全体师生将秉承“以德载医、博学创新”的校训精神,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坚持人才培养质量为第一位,牢固树立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努力拼搏,不断进取,为新形势下培养和输送更多国家急需的重点专业医学人才。力争实现学院“十四五”发展的新飞跃,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
专业介绍
儿科学
专业简介
学校从2016年开始招收临床医学(儿科方向)学生,2019年获教育部批准招收五年制儿科学专业,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儿科学专业挂靠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三级甲等),师资力量雄厚,系主任安新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妇幼重点学科及江苏省医学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目前任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小儿心律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儿科心血管学组副组长,徐州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州市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本专业有教师62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57人,占92%,博士7人,硕士49人。荣获省级以上课题19项,国家、省市校级比赛奖项十余项。近三年,教师发表论文150余篇,SCI 48篇,中华系列期刊20篇。医院积极提高带教老师的教材编纂能力,先后出版《儿科疾病诊治与临床进展》等教材。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完成医学基本训练,能在医疗卫生部门从事儿童医疗、预防、康复、医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具备创新精神、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主要课程:人体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局部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理学、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小儿内科学、儿童保健学、小儿外科学、小儿传染病学、医学心理学、卫生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实习安排52周。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学位。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儿科学及相关专业研究生教育、出国深造。
学生就业方向:主要在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医院、医学院校、医学研究机构等单位就业。
精神医学
专业简介
学校从2016年开始招收临床医学(精神医学方向)学生,2019年获教育部批准招收五年制精神医学专业,授予医学学士学位。专业挂靠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东方医院,现有教师38名,其中副高以上职称30人,占78%,硕士23名。近年来医院先后合作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作项目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合作项目1项,主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预防医学课题1项,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12项;获淮海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得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徐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6项;发表学术论文150篇,核心期刊论文79篇;SCI论文7篇;编写《医患沟通学》、《护理心理学》、《医学心理与精神病学》、《临床心理学》、《常用心理量表手册》、《心理健康教程》等专著8部。医院建立了精神医学实验室,承担本科生和留学生的精神病学教学工作,在精神科、医学心理科和神经内科的临床医疗、教学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精神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完成医学基本训练,能在医疗卫生部门从事医疗、预防、康复、医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具备创新精神、初步掌握临床精神疾病诊治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精神医学
主要课程:人体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局部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理学、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医学心理学、行为医学、卫生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心理测量与评估、临床精神病学、精神病学基础、精神药理学、急救医学、灾害医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实习安排52周。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学位。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精神医学及相关专业研究生教育、出国深造。
学生就业方向:在精神心理专科医院、综合性医院、社区医院、医学院校、医学研究机构从事精神心理或相关专业的临床诊疗、科研与教学工作。
眼视光医学
专业介绍
眼视光医学专业2017年获教育部批准招生,学制五年,授医学学士学位。专业挂靠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眼科(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徐州市眼病防治研究所)。该专科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徐州市眼病诊疗中心,徐州市优势学科。眼科拥有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病、眼眶及整形、泪器病、小儿眼科等亚专科及眼视光中心、眼屈光手术中心、小儿斜弱视训练中心、徐州市眼科重点实验室、眼科临床研究中心、淮海眼科联盟AI远程会诊中心、国家级药物临床试验基地。该科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在江苏省居领先地位,年门诊量达到30余万人次、手术近两万例,病床200余张,眼科面积28000平米,均为全省之首。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32名,其中副高以上职称24人,占75%,博士7人,硕士24名。主持国家级、省市级课题20余项,主持三、四期药物临床试验7项。视光专业团队8名硕士,3名博士,团队中有两名教师赴美国进修学习眼视光学。系主任李甦雁教授,硕士生导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副院长,眼科主任、徐州市眼病防治研究所所长。目前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眼视光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眼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委员;中华实验眼科杂志编委,中国中医眼科杂志编委,中国人文医生杂志编委,徐州医科大学学报编委;江苏省医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徐州市眼病诊疗中心主任、徐州市眼科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州市医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获得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江苏省十大女杰;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第十二届党代表、徐州市第十二届党代表、徐州市劳动模范、江苏省百名医德医风标兵、感动中国江苏十大感动人物,获中国人文医生和淮海科技人才奖。2005年曾赴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医学中心眼科进修、2017年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医学院眼科交流。擅长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主持国家卫计委、省卫生厅、市课题8项,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三等奖数多项。在职期间发表核心期刊论文70余篇,其中SCI和中华系列论文15篇。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眼视光学和眼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创新精神、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能在医疗卫生部门从事眼科学疾病、眼视光学诊疗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医学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眼视光医学
主要课程: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视觉神经生理学、眼科学基础、临床视光学基础、眼镜学、眼视光器械学、眼科学、验光学、角膜接触镜学、斜弱视与双眼视觉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实习安排52周。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学位。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医学及相关专业研究生教育、出国深造。
学生就业方向:主要在综合性医院、眼专科医院、医学院校和眼视光产品企业等。
临床医学
(急救与救援医学)
专业简介
临床医学(急救与救援医学)专业依托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2014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将原来在麻醉学专业中招收“急救医学”专业方向本科生,改为在临床医学专业中招收“急救与救援医学”专业方向本科生。2003年江苏省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急诊医学”学科成为急诊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可授“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于2004年开始招收急诊医学研究生,至2020年已毕业14届150名硕士研究生,在校研究生50名。2017年成为急诊专业博士点(二级学科)。现有专职教师74人,其中博士8人、硕士54人,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60人,教授7人,副教授8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6人。许铁教授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现任江苏省卫生应急研究所所长、救援医学研究所常务所长、徐州市急诊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第七届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顾问,江苏省综合性紧急医学救援(徐州)中心主任等二十多项社会职务。燕宪亮教授是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兼急诊医学科主任,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第十三批“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兼任中华医学会第八届急诊医学分会青年委员、危重病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侯任主任委员、江苏省急诊专业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和江苏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副会长等。本专业主编的《急救医学》、《医学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教材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急救医学》课程是学校A级精品课程。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4年)和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11年)。
本专业近5年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30余项,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1项,国际多中心合作研究课题2项,欧盟开放合作课题1项,科技部重大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教育厅重大课题1项以及多项市厅级科研课题,省“大创”课题12项、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12项,总经费超过1000万元。近五年发表SCI收录论文、中华系列及核心期刊论著100余篇。获中华医学科技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淮海科技进步奖和徐州市科技进步奖10多项。获授权专利12项。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急救与救援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完成医学基本训练;能在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急诊科、重症医学科)从事急诊急救、重症监测与调控、灾害事故医学救援、急性心理调适,以及预防、康复和医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具备献身医学事业的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牢固的专业思想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终身学习能力、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急救与救援医学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应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1、基础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2、人类疾病病因、病理分类鉴别的基本理论和技能;3、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4、急诊急救、重症监测与调控、灾害事故医学救援、急性心理调适等方面的基本工作能力;5、预防医学和中医学的基本知识;6、临床医学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急救与救援医学。
主要课程:人体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卫生学(不含统计)、流行病学、神经病学、急救医学、重症医学、创伤医学、急救心理学、急救与救援医学技能。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实习安排52周。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学位。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医学及相关专业研究生教育、出国深造。
学生就业方向:主要在三级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各级地方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急救中心、灾害救援机构、医学院校、医学研究机构等。
医学技术类
(康复治疗学、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
专业简介
医学技术类为大类招生,分为康复治疗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
康复治疗学专业2007年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是国内较早开设的康复治疗学专业,专业挂靠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康复医院。2008年招收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研究生。目前已建成运动治疗学实验室、物理因子治疗学实验室、作业治疗学实验室、言语治疗学实验室和康复工程学实验室,实验室面积720㎡,教学仪器设备100余万元。2016年1月,康复治疗学专业获批徐州医科大学校品牌专业, 2020年获批江苏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截止至2020年,康复治疗学专业共计毕业10届903人,在校生385名;学生毕业率达100%,就业率达98.92%。有多名学生赴英国格拉斯哥大学、邓迪大学、班戈大学,美国东北大学、杜肯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日本立命馆大学,中国香港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境内外知名高校留学深造,毕业生主要分布在江苏,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河南、四川、湖北等省市二级以上医院或者康复专科型医院,毕业生素质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享有较高的声誉。康复医学系拥有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教师队伍,系主任陈伟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徐州市康复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心肺康复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委会常委,江苏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候任主委,江苏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教育专委会主委等重要任职,在国内康复医学届享有很高的声誉。专业现有教师34名,其中副高以上职称21人,占62%,博士4人,硕士22人。荣获省级以上课题7项,国家、省市级比赛奖项11项。近三年,教师发表论文89篇,SCI23篇,中华系列期刊19篇。主编及参编教材10部,其中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6部(“十三五”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规划教材3部),其他出版社教材4部。长期以来,我们都一直致力于打造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满足教学工作需要、具有良好发展趋势的教师队伍。因此在大力引进高层次师资的同时,还分别与美国杜肯大学和台湾中山医学大学等高水平院校开展师资培训合作,选派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师资水平。随着康复治疗教育国际化教学改革的推进,我们还将按照国际物理治疗师联盟和作业治疗师联盟的课程标准,积极推进物理治疗学(PT)专业、作业治疗学(OT)专业的分化和启动国际化认证工作。为本专业的毕业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深造机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医学人文精神,能够提供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康复专业技术服务,肩负起专业的社会责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一定的科研发展潜能,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民政、教育等相关机构及政府管理部门从事康复治疗、教育、管理和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康复治疗学。
主要课程:人体系统解剖学、生理学、内科学、外科学、人体发育学、人体运动学、康复心理学、康复机能评定、中医康复治疗学、运动治疗学、物理因子治疗学、作业治疗学、言语治疗学、神经康复学、肌肉骨骼康复学、康复工程学、内外科疾患康复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实习安排52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康复治疗学及相关专业研究生教育、出国深造。
学生就业方向:主要在综合性医院、康复专科医院、医学院校和社区康复治疗科室等。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2018年获教育部批准招生,与康复治疗学专业大类招生,后期进行专业分化,隶属于康复医学系。拥有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教师队伍。学科带头人乔月华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现为全国眩晕医学专科联盟副主席兼江苏省执行主席,江苏省听力康复医学委员会副主委。江苏省人工听觉工程实验室主任,徐州医科大学临床眩晕听力中心主任,徐州医科大学听觉与平衡医学研究所所长;依托徐州医科大学听觉与平衡医学研究所和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在眩晕耳聋耳鸣的诊治在省内达到领先水平,耳石症诊治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耳科疾病及听力检测已形成规范,在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具有较广泛的影响。主持国家级、省级自然课题,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科研文章。已建成听力评估实验室、听力训练实验室和言语治疗学实验室。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基础医学、言语治疗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对常见病和残疾的康复治疗、评定及宣教的基本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初步临床能力,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能在各级医疗单位、康复机构、特殊教育机构从事听力障碍、言语障碍、语言障碍以及嗓音问题人群的评定、康复训练、教育的康复治疗人才。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言语治疗学、听力学
主要课程:系统解剖学、 生理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导论、临床康复学、人体发育学、语言学导论、运动学、康复评定学、基础听力学(含应用声学)、临床听力学、诊断听力学、康复听力学理论与实践、言语病理学、构音语音障碍、运动性言语障碍、言语治疗学临床技巧、吞咽障碍、临床语音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毕业实习安排5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相关专业研究生、出国深造
学生就业方向:综合性医院康复科、康复专科医院、医学院校、言语和听力康复设备相关企业等。
欢迎加入第二临床医学院
欢迎报考徐州医科大学
文稿来源:第二临床医学院
编辑:谭梦彤 王梦慧
审核:刘莹、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