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讯||东南大学一周新闻集锦(8.16~8.22)

东南大学本科招生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周讯||东南大学一周新闻集锦(8.16~8.22)

东南大学研究生党支部获评

第二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二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创建名单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21〕14号),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道铁硕士生笃行党支部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样板党支部”。这是继我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6级硕士通信党支部获“第一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之后再次获此殊荣。

据悉,此评选创建工作两年一次,经组织推荐、通讯评审、集中会审、结果公示,最终产生全国100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100名研究生党员标兵。

东南大学陶立团队

在全色氮化硼量子点及其柔性显示的研究上

取得新突破

近日,东南大学青年首席教授陶立团队与合作者率先实现了具有热稳定性的全色氮化硼量子点及其柔性显示应用,相关研究成果“Efficient Full-Color Boron Nitride Quantum Dots for Thermostable Flexible Displays”以东南大学作为第一单位发表于纳米领域国际权威期刊ACS Nano。

氮化硼是继石墨烯之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层片二维材料,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极好的抗氧化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低毒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器件、绝缘热管理、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研究表明,将二维宽带隙氮化硼“裁剪”成零维量子点可以实现前所未有的发光性能。然而相关实验研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比如氮化硼量子点发光主要集中在蓝绿区域、量子产率不高以及稳定性不明等。

东南大学本科招生

针对这一现状,陶立教授团队提出了表面钝化与匹配溶剂的协同选择新策略来调控由氮化硼量子点氨基化程度决定的表面态,从而实现发光波长的可控改变。不同于常见的带边发光机制,基于表面态发光的氨基功能化氮化硼量子点首次实现了从蓝光到红光(420 to 610 nm)的全光谱发光,且蓝光量子效率刷新了目前文献纪录值。基于氮化硼量子点的光学薄膜成功演示了柔性显示及信息防伪功能,且在150oC下能**。该研究厘清了氮化硼量子点发光机理,探索了其在柔性显示上的应用潜力,并与团队近三年在二维半导体材料及微纳器件相关工作(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2018, 47, 6370;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0, 30, 2004546; 2D Materials, 2021, 8,035002; InfoMat, 2021, 3, 271)一起为柔性可穿戴感通融合电子信息技术提供了材料和器件基础。

论文第一作者为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丁亚梅和本科生何平,通讯作者为陶立教授和南京理工大学曾海波教授,东南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东南大学材料学院于金教授和南京大学吴三械教授课题组负责了本论文的材料计算工作。论文相关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双创人才计划、东南大学十大科学技术问题(二维材料精准构筑)、东南大学柔性射频技术研究中心等项目和机构的支持。

东南大学张袁健团队

在五元环氮化碳生物传感方面

取得新进展

近日,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省富碳材料器件工程实验室张袁健教授课题组报道了窄带隙五元环氮化碳的合成及其近红外光生物传感的研究进展,相关成果以“Carbon Nitride of Five-Membered Rings with Low Optical Bandgap for Photoelectrochemical Biosensing”为题在Chem(Cell姊妹刊)在线发表。

以六元环或和五元环为核心连接方式的-C-N-共轭结构是大自然亿万年中自然选择的结果,决定了蛋白质、核酸等诸多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价值。同样,这些基本组装方式在化学领域也推动了诸多颠覆性创新,例如分别以五元环并六元环和六元环碳为基本重复单元的富勒烯和石墨烯,相关研究曾两度获得诺贝尔奖。

东南大学本科招生

近年来,石墨态氮化碳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从分子结构来看,它可以看成是石墨烯骨架中部分C原子以一定的规律被N原子取代后的产物。由于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独特的化学结构和电子能带结构,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人工树叶(光合成)等新兴领域。在前期的工作中,该团队另辟蹊径地发现了氮化碳在光电传感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氮化碳发展了针对遗传物质DNA损伤等多种疾病相关小分子和标志物的超高灵敏度光电检测新方法(Chem. Soc. Rev.2018, 47, 2298)。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最常见的g-C3N4以及其它化学计量比的氮化碳,如C3N、C2N和C3N5等通常采用六元环作为基本单元。受限于五元环氮化碳的不稳定性,以五元环结构为基本单元的氮化碳鲜有实验报道。

为了突破主流氮化碳六元环拓扑结构的局限性,近日,东南大学张袁健教授团队提出通过金属配位预稳定的策略,克服了热聚合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挑战,实现了五元环C3N2的成功制备。由于其独特的拓扑结构和丰富的悬挂键,C3N2的光学带隙窄化低至0.81 eV,是氮化碳家族中迄今为止报导的最窄带隙。进一步借助C3N2突出的近红外光响应能力,利用该材料首次实现了不透明血液生物样品中外源性抗氧化剂抗坏血酸的实时、动态、定量光电化学检测。

本工作的第一作者为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博士生杨宏,通讯作者为张袁健教授,东南大学为该工作的唯一完成单位。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的资助。

编辑|张艺禾

图文来源于东大新闻网

往期推荐

东南大学本科招生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江苏本科院校-东南大学-微高校-院校号-东南大学本科招生-周讯||东南大学一周新闻集锦(8.16~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