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他们用青春足迹丈量祖国大地!

南京理工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点赞!他们用青春足迹丈量祖国大地!

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刚刚过去的暑假

学校社会实践的接力棒稳步传递

今年

我校共组建了170支社会实践团队

奔赴全国26个省,129个地区

他们以实际行动

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

01

党史研学,赓续红色精神

化学与化工学院

军工精神研习团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化学与化工学院军工精神研习团赴湖北开展“行走的军工课堂”社会实践活动。

团队赴武汉革命博物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并先后参观调研了多家国防单位,研习团成员在走访军工人、了解军工事、感受军工魂的学思践悟中涵育家国情怀、弘扬军工精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在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洪流中释放青春活力。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红色足迹学习队

南京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赴黑龙江、天津、江苏等地开展社会实践。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学习党史的方式重温党的百年光辉历程,更好地传承红色足迹、担当时代责任,成为合格的大学生党员,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级本科生代表组成的“红色足迹学习队”积极响应“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开展了一次深入的党史学习调研活动。

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行走百年”——红岩精神研学团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师生赴重庆开展“行走百年”——红岩精神研学活动。

7月16日—17日,电光学院研学团分别来到歌乐山红岩魂陈列馆、白公馆和渣滓洞、红岩革命纪念馆等红色基地,学习红色精神。

通过两天的实地研学,团队成员对红岩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红岩精神是伟大而不可磨灭的,它不仅是先烈们在革命年代对真理的追寻,也是人们在和平年代对过往的坚守、对自身的勉励——不遗忘、不忽略历史。将伟大的红岩精神内化到个人的一言一行、自我发展,升华到对国家担当公民责任,承载中华梦想去为之奋斗。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走访党代表社会实践活动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能源动力与工程学院开展走访党代表社会实践活动。

7月16日-8月22日,各实践小分队成员在家乡寻访各级党代表,聆听他们的教导,学习榜样的事迹,感悟党百年来传承的红色精神。

活动中,同学们还邀请党代表为青年学子写下寄语,“党是一面鲜明的旗帜,引导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党是一股团结的力量,凝聚人民创造和谐社会。国家的希望在于青年,民族的未来在于青年。时代新青年应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

外国语学院

雨花英烈精神学习实践团

南京理工大学

在党的创立时期和大革命时期,江苏是我们党活动的重要区域,在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他们的事迹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为了更加深刻地学习与领悟雨花英烈精神,用好用活红色资源,7月14日,外国语学院雨花英烈精神学习实践团一行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参观学习,通过此次实地参观,团队成员对雨花台牺牲的烈士事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雨花英烈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

“追梦博物馆 传承红基因”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开展“追梦博物馆 传承红基因”社会实践活动。

受假期疫情影响,该团队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以“红色博物馆”为调研对象,调研检索红色文化相关博物馆791个,实地考察红色博物馆10余家,撰写调研实录5篇。

通过调研,团队发现红色博物馆的全局性、系统性尚有进步空间,对青年学生红色文化知识架构的形成产生一定影响,该团队结合调研结果与时代背景,针对“红色文化需要全局、系统的信息资源架构”、“大学生需要‘红色文化’自主深度学习平台”、“后疫情时代红色教育趋于常态化”三个客观要求,设计了红色“云”博物馆标志徽章,搭建了红色“云博物馆”门户网站。

目前,该网站正在搭建完善中。后期,该红色“云博物馆”将深耕红色线路、红色专题公开课等内容,实现红色教育“常态化”和红色文化的“深度学习”。

马克思主义学院

“寻迹人**工、赓续忠诚奉献”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寻迹人**工、赓续忠诚奉献”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江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为响应党和国家“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的号召,7月19日至23日,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寻迹人**工,赓续忠诚奉献”暑期实践团队14位成员赶赴江西兴国、吉安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回溯“兵工摇篮”记忆,走访老区干部与村民,积极探索红色工业文化发展样本。

活动过程中,团队前往江西省兴国县将军园、官田中央兵工厂旧址群,积极探索人**工精神与革命精神起源与发展。团队成员还寻访了兴国县奋战乡村振兴一线的模范先锋人物以及退休的党员干部,记录他们深入农村、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事业的贡献智慧和力量的事迹。成员们在“三下乡”这堂社会大课堂中,更加树立了强国有我的坚定信念,展现了青年人在建功“十四五”、乡村振兴中的责任与担当。

中法工程师学院

“学党史,铸初心,

悟一代之觉醒”

南京理工大学

中法工程师学院“学党史,铸初心,悟一代之觉醒”党史实践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延安,是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延安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暑假,中法工程师学院2019级本科生缪刘昊、刘奕果、王泽霖、薄楷润四人组成“学党史,铸初心,悟一代之觉醒”党史实践团走近延安这座红色城市,接触这段壮阔的历史。

在新时代新条件下,作为延安精神的后人,如何将这宝贵的精神财富继承发扬光大则是历史赋予我们所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实践团成员表示必须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延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立足自身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恪尽职守,勤政务实。

02

理论宣讲,初心如磐润心灵

自动化学院

“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

勇担新时代青春使命”

南京理工大学

自动化学院开展“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勇担新时代青春使命”社会实践活动。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8月上旬,自动化学院“科学家精神寻迹”团队开展“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勇担新时代青春使命”实践活动,同学们对家乡科学家及其精神进行调研学习,更深刻地理解了科学家精神,并纷纷表示要将科学家精神转化为自强的内驱力,外化为青年学生的一言一行,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公共事务学院

老西藏精神宣教团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公共事务学院“老西藏精神宣教团”赴南京、拉萨等地开展社会实践。

为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假期,公共事务学院“老西藏精神宣教团”在南京、拉萨等地开展党史思政宣讲,援藏干部访谈,民族团结进步交流会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形成17例援藏干部事迹、5万余字实践报告,活动受到新华网、江苏共青团、江苏省学联、西藏青年报等各级媒体的深度报道。

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红色文化焕新生

革命精神永传承”

南京理工大学

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开展“红色文化焕新生,革命精神永传承”主题实践活动。

为响应“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要求,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让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成为新时代有担当、有情怀的接班人。

7月,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念往昔,忆峥嵘”理论学习实践团走进红色武乡,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发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不仅深入了解了红色革命故事,深切感悟了红色精神,还结合专业能力,分析红色基地问题,帮助宣传红色故事,让更多人了解党成立之初的艰苦的历史,为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钱学森学院

“回收九天揽月,坚定百年初心”

南京理工大学

钱学森学院“回收九天揽月,坚定百年初心”理论实践宣讲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探索真理之光引领的伟大征程,体悟践行并厚植传承红色基因,七月上旬,钱学森学院组织“回首九天揽月,坚定百年初心”理论宣讲实践团,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进行调研学习。

实践团参观了中共一大会址、中共二大会址、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进一步感受了中国共产党从幼小走向成熟的奋斗史,学习回顾了党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发展轨迹,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奋斗的力量。

03

深入基层,助力乡村振兴

机械工程学院

“数字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开拓者团队”开展“数字赋能,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为破解“三农”问题带来了新希望。

7月11日,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背景下“互联网+”与农业融合发展的情况,机械工程学院“开拓者团队”的队员在辅导员的带领下,通过实地调研、半开放式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等方法,从农业局负责人、电商工作者、种植农户、酥梨消费者等方面深入调研研究,探寻砀山梨产业发展困境,并撰写调研报告,为其产业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南理学子的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经济管理学院

乡村振兴青年工作队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乡村振兴青年工作队赴河南汝阳开展社会实践。

学校自2019年起承担对河南省汝阳县的定点教育帮扶工作,依托“志智双扶”体系,助力汝阳县脱贫攻坚。

如今,汝阳早已在2020年2月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经管学院学子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围绕“金融扶贫实施现状调查与研究”这一主题开展实地调研,计划总结汝阳县实施金融扶贫的经验,提出建议。

这是该团队的队员们第一次参加下乡社会实践,也是第一次真正走进农村,他们在基层一线近距离了解到金融扶贫政策在汝阳农户实际生产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并将经管学子所学专业知识为汝阳过渡期内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理学院

返家乡助力乡村振兴

南京理工大学

理学院开展返家乡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乡村振兴实践团由理学院团委书记带队,来自理学院2019级应用统计学、工程力学、应用物理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等4个专业的10名学子参与,于7月15日至7月29日开展了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根据工作要求,结合疫情防控,采取“返家乡”与“三下乡”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因地制宜制定了调研计划和工作方案,分别走进山西太原、安徽阜阳、四川江油等10个省市的乡村振兴示范点,通过实地考察和走访调研,有序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活力关中”乡村振兴实践团

南京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赴陕西省礼泉县、周至县开展社会实践。

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关中地区涌现出一批个性鲜明、成果斐然的振兴模式,其中礼泉县和周至县的模式尤为突出。

7月9日至11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会“活力关中”乡村振兴实践团赴陕西礼泉县、周至县开展社会实践调研,聚焦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深入了解当地乡村振兴成效和未来发展规划,总结经验、助力发展。

知识产权学院

地理标志振兴乡村小队

南京理工大学

知识产权学院赴扬州市宝应县开展社会实践。

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三农”工作总抓手,而地理标志是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

7月13日,为深入了解与感悟乡村振兴,知识产权学院“地理标志振兴乡村小队”由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主任徐升权副教授带队开展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走访了扬州市宝应县,寻迹“宝应荷藕”“鲁垛乱针绣”等地理标志,感悟乡村特色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这个特殊的假期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

南理工学子

深入田间地头、走进一线企业

奔赴红色纪念馆

在祖国各地留下青春足迹

在这个盛夏奏响青春乐章

出品丨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策划丨新媒体研究会

来源丨各学院团委

文字丨焦文静 孔小敏

编辑丨李秋雪

审核丨屈艺 卢晓云

“点赞”+“在看”+“分享”,一起接续奋斗!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江苏本科院校-南京理工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南京理工大学-点赞!他们用青春足迹丈量祖国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