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百家讲坛》走进南航的红色基因、蓝色梦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跟《百家讲坛》走进南航的红色基因、蓝色梦想!

每一所大学都有其独特的气质

每一所大学都有着动人的成长历史

创建伊始

南航经历了怎样的艰辛

在航空航天领域

南航又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嫦娥、天问和C919总设计师校友

又与南航结下了怎样的不解之缘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在今天播出的《百家讲坛》栏目

《我们的大学》节目中

校长单忠德院士携知名校友

吴光辉院士、孙泽洲总师

向全国观众讲述了

南航的红色基因和蓝色梦想

跟晓航一起来听听

校长和校友们的精彩讲述吧

“隐秘而伟大”的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伟大: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

1950年10月,党和政府以非凡的气魄和胆略迈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坚定步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航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当时的办学条件十分艰苦,在南京明故宫的遗址上,一层小平房被隔成五间,里面放了几个柜子、桌子还有几条板凳,这样就成了学校。

南航的第一届学生是从原华东军区1200名现役军人中选拔的。没有床,学生就睡木板,没有教室,学生们就在铁皮棚子下上课。老师和学生自己制作各类教学挂图、科研模型,靠智慧和双手克服了教学资源短缺的种种困难。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952年的首届开学典礼上,第一批南航学子喊出了“过去为祖国战斗,今天为祖国学习”。而到了今天,我们是“今天为祖国学习,明天为祖国战斗”。从那时起,“航空报国”就内化为南航的“基因血脉”。

隐秘:矢志不渝的“蓝色梦想”

诞生于抗美援朝烽火之中的南航,与身俱来就怀揣着“志在长空”的蓝色梦想,肩负着航空强国、服务国防的使命担当。由于行业特殊性,很长一段时间,南航师生的蓝色梦想都是在默默无闻中潜心耕耘。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航是我国最早开展无人机研制的单位之一,从1958年就开始了无人机技术的研究。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但在原子弹爆炸之后如何穿云取样,这是一个很大的一个问题。如果取不到样品,即使爆炸成功,也很难精确得出爆炸威力的结论,试验成效也会大打折扣。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世界上只有美国、英国少数国家掌握这项技术。1977年3月,原国防科委向南航下达了将“长空一号”中高空靶机改型为无人取样机的型号任务,全校上下刻苦攻关,试用取样取得圆满成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接力奋斗,矢志不渝

顶天立地、献身国防的国家使命

今年的两院院士大会期间,有位“笑起来很可爱”的院士上了热搜。

1992年,54岁的赵淳生教授坚定了“要搞中国人自己超声电机”的人生目标。他带着五大包的资料,来到南航,开始了超声电机的研制。因为积劳成疾,他在2000年的时候被查出了患有肺癌,后又被查出患有胃癌。即使如此,躺在病榻上的他依然想着超声电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甘为人梯、薪火相传的育人情怀

靠一把计算尺,一台手摇计算机,青春时期的陈达院士在环境恶劣的西北戈壁,先后完成了原子弹和氢弹的(核爆诊断)分析工作。年逾六旬,他来到南航创办了核科学工程系,为国家培养急需的核技术应用人才。

当时核反应堆物理师资稀缺,陈达院士亲自上阵,为本科生讲授《核反应堆物理分析》课程,每一次课他都是穿着西装,打着领带上课,不坐板凳,用粉笔满黑板写板书、做推导。每份习题作业,陈达院士都要亲自做一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矢志一流、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

在南航有众多创新团队,瞄准四个面向,勇担国家重大工程任务,服务社会发展,以赵淳生院士、朱荻院士、宣益民院士、郭万林院士等为代表的南航人始终以服务国防、献身国防为己任,奋力书写了我国航空科技史的若干个第一,成为了祖国航空航天事业不可替代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有两支年轻的科研团队被称作造“星星”的南航人。一支是“天巡一号”的团队。2011年由南航自主研制的“天巡一号”微小卫星被成功送入太空,“天巡一号”团队除了总设计以外,平均年龄只有32岁。无数个日子,他们风雨兼程,赶赴外地试验,他们通宵达旦、组织集体攻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另一支是火星信标团队。就在今年,“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其中搭载的火星探测器应急信标装置是由南航研制的。用一年时间将航空器载荷从设计、研制到出厂具备发射条件,难度可想而知。这支同样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的团队连续作战。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航精神代代相传,去年暑假,南航有一个“00后”的火箭少年刘上在网上火了。刘上是我校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大二的学生,他的梦想就是“靠技术改变世界”,成为祖国航天强国事业的一员。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两位总师和南航的故事

从“嫦娥三号”到“天问一号”

孙泽洲总师走过了怎样一段旅程

从一个心怀梦想的青年

到大型客机的总设计师

吴光辉院士在南航

又收获了怎样的学习与成长的经历

孙泽洲:在南航四年

是我人生中非常美好的一段时光

《孙泽洲:九天揽月的极致浪漫》

1988年,孙泽洲进入南航读书。他的父母都是沈阳飞机制造公司的职工。飞机试飞时划过蓝天留下的痕迹,以及突破音障时的轰鸣声,都是他儿时的记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孙泽洲 1988级校友

“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天问一号”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

正是在大学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锻炼了他的工作协调能力,让他学会了如何团结同伴,如何激励队友,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去努力。

2014年3月6日,孙泽洲回到他日夜牵挂的母校,受聘为南航的兼职教授。在受聘仪式上,佩戴校徽的那一刻,在南航的美好回忆一起涌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吴光辉:南航让我对飞机设计的热爱

变成了一生的事业

《吴光辉:除了造飞机还会开飞机的总师》

拿到了南航的通知书,看到有飞机设计这个专业,吴光辉兴奋了,他说,“飞机设计这个专业好,这个专业将来能当,飞机的总设计师”。真的没有想到,过了20年,这句话成了现实,他当上了一个重点型号的,总设计师。30年后,他真正成为了,大型客机,C919的总设计师。

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本科生,吴光辉和同期的学生都如饥似渴地学习。很多五六十多岁的老教授倾囊相授,为这些学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吴光辉 1977级校友

中国工程院院士、C919大型客机总设计师

吴光辉回忆起,“记得当时我们上飞机设计课的时候,就在飞机机库里面,我们就爬到飞机里面,研究飞机,针对每一架飞机,来进行学习。”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节目中

还全片播放了南航形象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点击图片观看南航形象片

今天中午

南航师生通过电视、网络、客户端等

多种方式收看了本期节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报国”这四个字对于许许多多南航学子来说是深刻于心中的理想,是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是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未来。单忠德院士对南航“红色基因”与“蓝色梦想”的讲述以及知名校友吴光辉院士、孙泽洲总师对属于他们的南航故事的回忆,都生动地刻画出这所有理想、有担当、有情怀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宣金婷 航空学院硕士生

传承红色基因,筑牢蓝色梦想。在校长单忠德院士的娓娓道来中,在校友吴光辉院士、院友孙泽洲总师的倾情讲述下,我好像也跟随着“C919大飞机”、跟随着“天问一号”开启了探索之旅。身为南航学子的自豪感和使命感迸发开来,在我心中开出了立志学有所成、报效国家的绚丽花朵。

——邵新宇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本科生

在观看直播时,作为一名南航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学子,我内心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校长单忠德院士、吴光辉院士和孙泽洲总师,无数光辉灿烂的校友像是灯台一般在前方指引我们的方向。前方是大师和国之重器,后方是强大的祖国给我们的底气,我们更应该不负韶华,增强本领,为航空强国和制造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刘子羽 机电学院本科生

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

矢志不渝的“蓝色梦想”

一代代南航人

接力奋斗、矢志不渝

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面对航空航天民航强国事业的责任担当

南航青年一代定能在

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

接过棒,扛起责,挑起担

展现出南航人的力量与担当

延伸阅读

航空报国选南航 l 央视《开学第一课》 :C919总师、南航77级校友吴光辉院士讲述“中国创造”的幕后故事

校友孙泽洲获国际宇航联合会世界航天最高奖!

出品丨晓南晓航工作室

素材来源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组、南航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丨王伟、赵燕喃

审核丨王晖、许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求分享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求点赞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求在看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江苏本科院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跟《百家讲坛》走进南航的红色基因、蓝色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