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热爱探索的学子而言,盛夏的宝贵时光绝不仅限于欣赏户外的风情美景与荧幕上的光影跃动。春秋学期之间的空隙给予了他们充沛的时间在实验室或是社会上探索自己感兴趣的科研方向。在昆山杜克大学暑期科研学者项目(Undergraduate Summer Research Scholars Program,简称SRS)和学生实验性学习研究项目(Student Experiential Learning Fellowship Program,简称 SELF)的支持下,150余名昆山杜克本科生在这个暑期于广阔的天地之间探索自己的科研之路。
学生在贵州实地考察
SRS 项目的推动契合了昆山杜克大学将本科学生融入整体学术工作的科研发展理念。该项目通过将学者们设立的研究项目信息分享给感兴趣的学生,为暑期在校园进行研究的教师们寻找科研帮手的同时给予希望参与科研的学生们充足的实地锻炼机会。在科研期间,学校为学生们提供免费的住宿与最高12,800元人民币的科研工作津贴,从另一个层面激发参与者的科研动力。
在纯粹的科研锻炼之外,SELF 项目为大二大三的本科生们提供了一个在假期推进个人标志性成果工作的机会,学生申请并完成自己的 SELF 项目可以计入完成“标志性成果”中的课外体验部分。该项目支持学生独立进行科研,或在校外科研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科研探索或者实习,并提供旅行、当地生活和研究物资等方面最高共计12,800元人民币的补助。
昆山杜克暑期科研学者项目开创于2020年。与去年相比,这个夏天研究项目的数量大幅增加,疫情的好转也使得现场研究成为可能。
在昆山杜克大学本科生院院长玛西娅·弗朗斯 (Marcia France) 博士看来,暑期科研项目能够帮助学生们走出教室,在真实社会和科研工作中获得宝贵的一手经验,给他们带来可能改变一生的经历,“与课堂学习相比,研究与实验性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知行合一,在学生的创造力、独立性和思想成熟的培养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史海泛舟,兴趣使然”
暑期科研项目的设立吸引了很多热爱自身专业的学生走上了研究道路。历史学(全球化中国研究)专业的本科生张殊槐于去年暑期加入了由历史学副教授盖科琳 (Kolleen Guy) 和访问教授杰·温特 (Jay Winter) 带领的 SRS 项目研究团队,从事关于二战期间逃难到上海的欧洲犹太难民生活的比较研究。在团队中,他需要寻找并整理自己选择的难民研究对象样本的相关史料,并帮助完成以当时上海隔都(犹太难民聚集区)为主题的交互时间线以及最终的学术报告。
来到昆山杜克前,张殊槐对历史的兴趣就已萌芽。不过据他表示,让他决定本科期间选修历史学并加入这个研究项目的动力之一正是盖科琳老师在课堂上幽默风趣的讲课风格。在兴趣之外,他相信这次科研锻炼可以为自己未来个人标志性成果的工作提供经验,这个想法在他加入团队后也很快得到了证实。
与出于爱好在史海泛舟不同,系统的历史学研究要求研究者掌握一整套搜寻、鉴别史料以及通过史料佐证自己观点的方法。通过走访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寻找资料、过往研究以及在网络上寻找当时难民留下的文献,张殊槐期待可以通过这些证据,重现犹太难民社群在上海的生活方式与处境。尽管目前研究还未进行到最后阶段,但是通过在博物馆的奔走、与团队成员的合作交流以及无数次文献的翻阅,他逐渐掌握历史研究工作的整个流程,研究经验也随着史料信息在脑海中的反复冲刷而日积月累。即使有时会遇到挫折,如因种种原因无法获得想要的资料,他也能从中学习到经验,从而对科研的认识更加深刻。
研究团队中的另一名成员 、历史学(全球化中国研究)的大二学生 Nino Nadirashvili 也基于相似的想法加入了这个项目。盖科琳和温特老师在去年秋季推出的课程 “Writing the History of War” 点燃了当时作为大一新生的她对于历史研究,尤其是对研究关于战争中平民生活的兴趣。在这个项目中, Nino 计划追踪二战期间唯一幸存的犹太授业座(Yeshiva,即讲授犹太教律法文献的教育机构) 密尔经学院(Mir Yeshiva)的师生们从立陶宛通过向东逃亡,穿过整个西伯利亚来到日本神户,并最终落脚上海的经历。通过从档案馆和网络搜集各类资料,Nino 希望能最终还原出他们在颠沛流离之间坚持进行经文研究的艰辛历程以及分析战争对他们研究的影响。
这项研究为初入科研世界的她带来不小的挑战。很大一部分史料以意第绪语(犹太人使用的国际语)写作和讲述,而对这门语言一窍不通的她只能通过和其他组员合作来一点一点消化其中的信息。国际旅行的限制导致前往档案馆实地调查史料不再可行,她不得不依赖宜宝(YIVO,即意第绪语科学研究所)和美国大屠杀纪念博物馆 (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简称 USHMM) 的有限数字资源来推进研究。不过通过与分散在全球各个角落的伙伴之间的互相鼓励和交流,她成功通过尘封的记录和泛黄的图片构建了密尔经学院中诸位成员的个人档案,并期待对他们的进一步解读能解答自己的疑问。
对于 Nino 而言,以大一学生的身份加入一个成熟的研究团队有特殊的意义:“漫长的研究过程锻炼了我的心性,因为我必须保持耐心和细致才能解开一个个小小的谜团来接触历史的真面目。在不同语言、文化、情绪和战火交杂的信息海洋中漂流给予我从多角度理解当今社会的能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田野调查 (field research) 是一个在人类学、环境科学和地球物理学等学科中频繁出现的学术名词,特指研究者离开实验室或书房,前往室外进行原始材料的收集。这个蕴含古怪的乡土气息的词说明在许多学科中,鞋底不沾点土很难创造有意义的产出。在诸多自然或社会学科之中,在实地考察中得到锻炼都是成为一名合格学者不可或缺的一环。
此次暑期科研项目为学生们提供了许多在田野调查中锻炼的机会,由环境经济学副教授张俊杰和环境政策助理教授高丽娜 (Coraline Goron) 指导的项目就是其中之一。为了聚焦中国能源产业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和各群体受到的影响,该项目团队需要前往不同的省份接触相关的政策制定者、能源企业领导、工人和当地居民来获取必要的信息。
由本科生董昊扬、洪于涵、李安然、宋思颖和曲汶睿组成的学生团队在暑期分别前往河北以及贵州进行实地调研。在石家庄当地农村,能源转型促使当地居民的取暖方式从煤炭转变为燃气。通过走访当地居民、镇政府和住建局,学生们能够切身感受能源产业转型对居民生活的改变,和相关部门职员的面对面交流也让他们更透彻地理解政策设计背后的思路。
学生们在贵州的任务有所不同。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煤炭生产主力省,贵州在中国承诺的“30-60”目标(2030年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中扮演重要角色。能源结构的全面转型在引入诸多低碳新能源的同时意味着许多传统煤矿和煤炭加工产业的退出。在云贵高原明亮的天空之下,学生团队的足迹遍布当地村支部和各个煤矿,从村民和工人的言语中了解到他们最真实的生活和感受。
政治经济学专业的大三学生洪于涵在回忆中认为这次实地考察是一次很宝贵的经历:“我们每天出发前会在早餐期间制定一天的行程和目标,在晚餐或晚餐后做一次当天工作的总结汇报,我很幸运能参加这样一个专业团队,了解搭建一个研究项目的全过程。”白天奔波于当地煤矿与能源局、人社局等政府部门,入夜后依然需要整理资料、汇总信息和思考走访方案,但洪于涵和他的伙伴们依然坚信汗水的价值:“我们能够亲眼看到纸上的政策如何在现实中实施,以及政策对各个相关利益团体影响有何不同,这些收获在千里之外都无法想象。”
开会总结在研究中不可或缺
“在未知中摸索,在摸索中学习”
生物专业的学生尤计成相信完成一次 SELF 项目不仅可以给未来个人标志性成果的工作做铺垫,也能帮助他提前适应之后的科研生活以及补充必要技能。对于刚入门的研究者而言,生物学的研究比其他学科有着更高的门槛,因为熟练高效的操作技巧往往需要长期的实验经验来培养。尤计成此次项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实验了解 DCL 基因的生物化学性质,并据此分析该基因在植物聚合酶进化中的作用。这类实验通常需要许多本科阶段很难接触到的实验室设备与试剂,因此让许多同龄人望而却步。
在实验室忙碌的尤计成
不过身为昆山杜克的学生,尤计成却并没有这种烦恼。指导老师生物学副教授黄林峰授予了他充分的实验室和实验材料的使用权,正如黄博士带领的其他做暑期科研项目的学生一样。黄林峰在带学生做研究这方面秉持“无为而治”的道家理念,该碰的壁学生自己要去碰,该吸取的教训也只能他们自己体会,坚信这点的黄林峰只有在指导学生选题的时候才会于岸边轻推他们在学海的方舟。
有了黄林峰博士和暑期科研项目的资助,尤计成对待科研也没有掉以轻心。本应和他的同学一样在家中放松的他选择在实验室度过夏天,而如果把他的行踪数据用 GPS 绘出,那将是在昆山杜克生物实验室的坐标上描一个浓厚但不四散的点。这项从二月开始的研究时常需要他在实验室忙碌到凌晨,但他并没为这些独自消磨的时光而感到后悔:“从颤颤巍巍、做啥问啥的实验小白成长为可以熟练使用技术和设计每天的实验人,我在建立科研自信的同时积累了大量经验。”
夏季的酷热已经出现了消退的势头,不过长时间在室内的尤计成却并不在意萧瑟秋风何时到来。实验室某种意义上是个时间凝固的空间,生物研究的特点决定了很多时候即使花费了大量时间也看不到有意义的成果,不过尤计成早已习惯等待。如今研究课题中 SELF 项目覆盖的内容已经告一段落,余下的工作将会作为他个人标志性成果的一部分而继续。行百里者半九十,他作为一名学者的生涯才刚刚开始。
作者:高歌
▲向上滑动
昆山杜克大学
杜克教育 中美经历 国际视野
dukekunshan
昆山杜克大学
Duke_Kunshan
长按右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